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泉企字思道,上洛丰阳人也。世雄商洛。企九岁丧父,哀毁类于成人。服阕袭爵。年十二,乡人皇平、陈合等三百余人诣州请企为县令。州为申上,时吏部尚书郭祚以企 年少,未堪宰民,请别选遣,终此一限,令企代之。魏宣武帝诏曰:“企向成立,且为本 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遂依所请。企虽童幼,而好学恬静,百姓安之。寻 以母忧去职。县中父老复表请殷勤,诏许之。起复本任,加讨寇将军。
永安中,梁将王玄真入寇荆州。加企持节、都督,率众援之。遇玄真于顺阳,与战, 大破之。除抚军将军、使持节,假镇南将军、东雍州刺史,进爵为侯。部民杨羊皮,太保椿之从弟,恃托椿势,侵害百姓。守宰多被其凌侮,皆畏而不敢言。企收而治之,将加极法,于是杨氏惭惧,宗族诣阁请恩。自此豪右屏迹,无敢犯者。性又清约,纤毫不 扰于民。在州五年,每于乡里运米以自给。梁魏兴郡与洛州接壤,表请与属。诏企为行台尚书以抚纳之。大行台贺拔岳以企昔莅东雍,为吏民所怀,乃表企复为刺史,诏许之。 蜀民张国隽聚党剽劫,州郡不能制,企命收而戮之,阖境清肃。魏孝武初,加车(大) 骑将军、左光禄大夫。
三年,高敖曹率众围逼州城,杜窋为其乡导。企拒守旬余,矢尽援绝,城乃陷焉。 企谓敖曹曰:“泉企力屈,志不服也。”及窦泰被擒,敖曹退走,遂执企而东,以窋为刺 史。企临发,密诫子元礼、仲遵曰:“吾生平志愿,不过令长耳。幸逢圣运,位亚台司。 今爵禄既隆,年齿又暮,前途夷险,抑亦可知。汝等志业方强,堪立功效。且忠孝之道, 不可两全,宜各为身计,勿相随寇手。但得汝等致力本朝,吾无余恨。不得以我在东, 遂亏臣节也。尔其勉之!”乃挥涕而诀,余无所言,闻者莫不愤叹。寻卒于邺。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三十六》)
【小题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服阕袭爵  阕:结束。
B.假镇南将军、东雍州刺史。   假:代理。
C.大行台贺拔岳以企昔莅东雍。 莅:到。
D.企命收而戮之,阖境清肃。   阖:全。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忧”,文中指母亲之丧。古代如果官员的父母亲去世,官员就应该辞官回乡为父母 亲守丧三年以尽孝道。
B.“永安”是年号。年号,始于汉代,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贞观” “靖康”“康熙”等。
C.“行台”,是古代行政机构。中央的尚书省称“台”,行台是中央的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
D.“侯”,是古代的爵位之一。古代的爵位分为“公、侯、子、伯、男”五等,五爵位的尊贵等级依次递减。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泉企极有孝道,父母去世后,他马上就辞去官职,回家为父母守丧三年,悲痛哀伤得与成人一样。
B.泉企深受百姓拥戴,因为他好学恬静,廉洁自律,不扰乱百姓生活,这最终也成就了 他的政声。
C.泉企一生担任过许多官职,他多能不负众望,尤其是惩治豪右,剿灭乱匪,因此深得 皇上的信任。
D.泉企对朝廷忠心耿耿,即使身处险境,也教导晚辈,希望他们能够忠于朝廷,自己更 是躬身践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企向成立,且为本乡所乐,何为舍此世袭,更求一限。
(2)但得汝等致力本朝,吾无余恨。不得以我在东,遂亏臣节也。尔其勉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29 03:3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该下面的课外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人也。少好学,励精不倦。初从陈达受《三传》,又从房虬受《周礼》,并通大义。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遂博通《五经》,然专以《三礼》教授,弟子自远方至者千余人。乃讨论图纬,捃摭异闻,先儒所朱悟者,皆发明之。齐河清中,阳休之特奏为国子博士。
时朝廷既行《周礼》,公卿以下多习其业,有宿疑踬滞者数十条,皆莫能详辨。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安生曰:“《礼》义弘深,自有条贯,必欲升堂睹奥,宁可汩其先后?但能留意,当为次第陈之。”公正于是具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公正深所嗟服,还,具言之于高祖,高祖大钦重之。
及高祖入邺,安生遽令扫门。家人怪而问之,安生曰:“周帝重道尊儒,必将见我矣。”俄而帝幸其第,诏不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谓之曰:“朕未能去兵,以此为愧。”安生曰:“黄帝尚有阪泉之战,况陛下恭行天罚乎!”高祖又曰:“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朕救焚拯溺,思革其弊,欲以府库及三台杂物散之百姓,公以为何如?”安生曰:“昔武王克商,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陛下此诏,异代同荧。”高祖又曰:“朕何如武王?”安生曰:“武王伐纣,悬首白旗;陛下平齐,兵不血刃,愚谓圣略为优。”高祖大悦,赐帛三百匹、米三百石、宅一区,并赐象笏及九环金带,自余什物称是。又诏所司给安车驷马,令随驾入朝,并敕所在供给。至京,敕令于大乘佛寺,参议五礼。宣政元年,拜露门博士、下大夫,时年八十余。寻致仕,卒于家。
(节选自《周书·熊安生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事徐遵明,服膺历年 服膺:铭记子心
B.先儒所未悟者,皆发明之    发明:研究创造
C.当为次第陈之 次第:按照顺序
D.齐氏赋役繁兴,竭民财力    繁兴:繁多繁重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丽骤问之/
B.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
C.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末至者/便撮机要而骤问之/
D.天和三年/齐请通好/兵部尹公正使焉/与齐人语及《周礼》/齐人不能对/乃令安生至宾馆/与公正言/公正有口辩安生/语所未至者/便撮机要两骤问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五经》指的是《诗》《书》《论语》《孟子》《春秋》五部儒家经典著作。
B.年号是中国古代帝王用来纪年的名号,是皇帝当政的时代标志,如河清、天和等。
C.象笏是用象牙做的笏。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用的手板,有事可以记在上面备忘。
D.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尹公正对熊安生渊博的学识深为叹服,他从北齐回到北周后,向高祖详细报告了熊安生的情况,高祖对熊安生大为钦佩推重。
B.北周高祖尊儒重道,对没有早一点离开战场来看望熊安生感到很愧疚,熊安生认为即便是黄帝也会忙于战事,更何况高祖是在替天行道。
C.熊安生年少时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起初跟随陈达学习“春秋三传”,又跟着房虬学习《周礼》;后来师从徐遵明,潜心学习了好些年。
D.北周朝廷推行《周礼》的学说,公卿以下官员多研习《周礼》,但积累下来了几十个没有弄懂的疑难问题,一时没有人能解释清楚。
【小题5】把上面课外文言文中加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正于是具问所疑,安生皆为一一演说,咸究其根本。
(2)俄而帝幸其第,诏不拜,亲执其手,引与同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别将。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茹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突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解衣以衣,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㧑,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摘编自《周书·史宁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拜”指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职位,“迁”指官职变动,“除”指免除官职。
B.“阙”指古代王宫、祠庙门前两边的高建筑物,引申为帝王所居之地,朝廷。
C.“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如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公”既指古代的一种爵位,也可用于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指后者。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宁作战有方。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史宁先到凉州,陈说利害,不费一兵一卒,攻克凉州;茹茹部落抄掠河西,史宁率兵截击,大获全胜。
B.史宁君臣情深。史宁在梁期间向梁武帝陈情,表明归魏之心;史宁后派使者谒见太祖,太祖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等赐给史宁。
C.史宁仕途顺畅。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不久加授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自梁归阙,转凉州刺史;截获吐谷浑使者,就拜大将军。
D.史宁晚节不保。晚年在荆州,史宁奢靡放纵贪婪昏浊,不修法度,曾经外出,把案子交给被状告歪曲法律的州佐去处治,名声在西州受损。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
(2)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㧑,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文表,其先天水西人也,后徙居南郑。累世为二千石。文表少而修谨,志存忠节。便弓马,能左右驰射。好读《左氏春秋》,略举大义。起家为太祖亲信。魏恭帝元年,从开府田弘征山南,以功授都督。复从平南巴州及信州,迁帅都督。又 从许国公宇文贵镇蜀,行昌城郡事。加中军将军、左金紫光禄大夫。保定元年,除许国公府司马,转大都督。五年,授畿伯下大夫。又为许国公府长史。寻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仍从宇文贵使突厥,迎皇后,进止仪注,皆令文表典之。文表斟酌而行,皆合礼度。及皇后将入境,突厥托以马瘦,行除。文表虑其为变,遂说突厥使罗莫缘曰 :“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 。”莫缘然之,遂倍道兼行,数日至甘州。以迎后功,赐食邑六百户
天和三年,除梁州总管府长史。所管地名恒陵者,方数百里,并生獠所居,恃其险固,常怀不轨。文表率众讨平之。迁蓬州刺史,政尚仁恕,夷獠怀之。加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进位大将军,爵为公。
大象中,拜吴州总管。时开府于顗为吴州刺史。及隋文帝执政,尉迟迥等举兵,远近骚然,人怀异望。顗自以族大,且为国家肺腑,惧文表图己,谋欲先之。乃称疾不出。文表往问之,顗遂手刃文表。因令吏人告云“文表谋反 ”,仍驰启其状。隋文以诸方未定,恐顗为变,遂授顗吴州总管以安之。后知文表无异志,虽不罪顗,而听其子仁海袭爵。
(《周书·赵文表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
B.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
C.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
D.后自发/彼藩已淹时序/途经沙漠/人马疲劳/且东寇每伺间隙吐谷浑/亦能为变/今君以可汗之爱女/结姻上国/曾无防虑/岂人臣之体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
B.公,文中指我国古代的一种爵位。我国春秋时期有王、公、侯、伯、男五等爵位。
C.突厥,是我国活跃于西北与北方草原地区继匈奴、鲜卑等以来又一个重要游牧民族。
D.天和,文中指年号。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文表年少时候修身严谨,喜好阅读《左氏春秋》,又擅长骑射,能够左右奔驰射箭,具有高强的本领。
B.赵文表跟随宇文贵迎接皇后回国,但突厥借故拖延,他劝说突厥使者罗莫缘,顺利完成了任务。
C.赵文表出使突厥时,皇上下令礼法制度都由他掌管,还要他考虑后才行动,他所做的都符合礼节制度。
D.对依仗险阻牢固的地势而不遵守法度的生獠,赵文表率兵讨伐平定;任蓬州刺史时仁爱宽容,夷獠都归向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莫缘然之,遂倍道兼行,数日至甘州。以迎后功,赐食邑六百户。
(2)顗自以族大,且为国家肺腑,惧文表图己,谋欲先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宇文贵字永贵,其先昌黎大棘人也。贵少从师受学,尝辍书叹曰:“男儿当提剑汗马以取公侯,何能如先生为博士也!”正光末,贼兵围夏州,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后送子雍还,贼兵又处处屯聚,出兵邀击,贵每奋击,辄破之。又从子雍讨葛荣,军败奔邺,为荣所围。贼屡来攻,贵每缒而出战,贼莫敢当其锋。然凶徒实繁,围久不解。贵乃于地道潜出,北见尔朱荣,陈贼兵势,荣深纳之。因从荣擒葛荣于滏口。大统初,与独孤信入洛阳。东魏颍州刺史贺若统据颍川来降,东魏遣其将尧雄、赵育率众二万攻颍。贵自洛阳率步骑二千救之,军次阳翟。诸将咸以彼众我寡,不可争锋。贵曰:“兵机倚伏,固不可以常理论。尧雄等必以为颍川孤危,势非其敌,又谓吾寡弱独进,若悉力以攻颍,必指掌可破。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愿勿疑也。”遂入颍川。雄等稍前,贵率千人背城为陈,与雄合战,贵马中流矢,乃短兵步斗。士众用命,雄大败轻走,赵育于是降。魏废帝三年,诏贵代尉迟迥镇蜀。时隆州人李光赐反于盐亭,与其党攻围隆州。州人李柘亦聚众反,张遁举兵应之。贵乃命叱奴兴救隆州,又令成亚击柘及遁。势蹙遂降,执送京师。除益州刺史,就加小司徒。先是蜀人多劫盗,贵乃召任侠杰健者,令其督捕,由是颇息。武成初,与贺兰祥讨土谷浑。军还,进爵,邑万户。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天和二年薨,赠太傅,曰穆。

(节选自《周书·列传第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人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B.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C.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人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D.若颍川一陷/吾辈坐此何为/进据颍川/有城可守/雄见吾入城/出其不意进/则狐疑退/则不可/然后与诸军尽力/击之何往不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士,古代学官名称,这里相对于“提剑汗马”的武士行为,指博学的文人。
B.刺史,本指皇帝派往地方的监察官员,后逐渐发展为一州的军事行政长官。
C.魏废帝三年,采用以帝王即位年次纪年的一种方法,如鲁隐公元年也属这类方法。
D.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加以褒扬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宇文贵少有大志。小时候跟老师读书时就认为男儿应当纵横疆场来博取公侯,为他以后弃文从戎在沙场建功立业打下了基础。
B.宇文贵作战勇敢。他跟从源子雍讨伐葛荣,兵败被围,常用绳子拴住自己从城上垂下出战,贼军不敢抵挡他的锋芒。
C.宇文贵善于捕捉战机。颍川战役中,面对敌众我寡的形势,他力排众议,入城据守,凭着骁勇善战,最终以少胜多。
D.宇文贵治乱功绩突出。代替尉迟迥镇守蜀地时,他指挥部下平定叛乱,又招募侠义勇士督责搜捕劫犯盗贼,蜀地因此平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刺史源子雍婴城固守,以贵为统军,前后数十战,军中咸服其勇。
②贵好音乐,耽弈棋,留连不倦,然好施爱士,时人颇以此称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士。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博览群书,尤善《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摛为右卫率。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范。每有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迁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为郢州别驾。寻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侯景作乱,梁简文帝命信率宫中文武千余人,营于朱雀航。及景至,信以众先退。台城陷后,信奔于江陵。梁元帝承制,除御史中丞。及即位,转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加散骑常侍郎,聘于西魏。属大军南讨,遂留长安。江陵平,拜使持节、抚军将军、右金紫光禄大夫、大都督,寻进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周孝闵帝践阼,封临清县子,邑五百户,除司水下大夫。出为弘农郡守,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宪中大夫,进爵义城县侯。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时陈氏与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各许还其旧国。陈氏乃请王褒及信等十数人。高祖唯放王克、殷不害等,信及褒并惜而不遣。寻征为司宗中大夫。

世宗、高祖并雅好文学,信特蒙恩礼。至于赵、滕诸王,周旋款至,有若布衣之交。群公碑志,多相请托。唯王褒颇与信相埒,自余文人,莫有逮者。

信虽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以致其意。其辞曰:“楚歌非取乐之方,鲁酒无忘忧之用。追为此赋,聊以记言,不无危苦之辞,惟以悲哀为主。”大象初,以疾去职。隋开皇元年卒,隋文帝深悼之,赠本官,加荆雍二州刺史。子立嗣。

(《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B.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C.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D.摛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东宫/出入禁闼/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征士,不就朝廷征辟的士人。如陶渊明,去世之后,其好友为之作《陶征士诔》。
B.传,属古籍注释体例之一。《春秋左氏传》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
C.聘,或指古时国与国遣使访问,或指请人担任某种职务,或指定亲、嫁。文中“聘”均指出使。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布衣”指代平民百姓,“布衣之交”可指平民间的友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庾信出生优越,且少负盛名。他父亲为朝廷命官,他本人聪颖过人,初入仕后官职也不断得到升迁。
B.庾信名满文坛,但少有战功。“侯景之乱”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后流寓北方,未能南归。
C.庾信身历四朝,均居高位。他分别受到梁、西魏、北周、隋朝君王的赏识恩遇。
D.庾信以文名世,文学风格前后迥异。早期作品绮靡浮艳;晚期作品苍劲沉郁,如《哀江南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2)俄拜洛州刺史。信多识旧章,为政简静,吏民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