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日本是机器人生产、研发和使用大国,全球工业机器人约有四成在日本。近年来,日本工业机器人公司纷纷转移生产基地到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将产生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日本成为机器人使用大国的根本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足
B.技术先进,科技发达
C.痴痴赋存少,资源不足
D.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小题2】日本机器人公司将生产转移到我国,主要是因为我国
A.劳动力丰富廉价
B.自然资源充足
C.潜在消费市场广阔
D.制造业技术先进
【小题3】与日本相比,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主要优势是
A.科技力量强
B.生产成本低
C.重工业基础好
D.政策支持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2-14 12:04: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唐装是中国的传统服装,面料主要使用真丝、织锦缎等,大都是手工精心缝制,具冇强烈的民族气息和传统色彩。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仅从面料来看,盛行唐装较广的地区最可能是
A.西双版纳
B.成都平原
C.山东半岛
D.青藏高原
【小题2】为了进一步提高唐装的市场竞争力,其生产企业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以机器代替手工
B.扩大生产规模
C.提高劳动力工资
D.加强品牌宣传
同类题2
欧洲某企业在我国投资建立某个新厂,其产品主要出口欧洲,这一决策使得为其生产零部件的一些生产厂陆续迁至该厂附近。该企业设想:早晨接到订单,立即组织生产,下午发货,次日产品运到欧洲。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厂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
B.电子产品
C.建筑陶瓷
D.生物药品
【小题2】该工厂布局首先需考虑靠近( )
A.航空港
B.海港
C.公路枢纽
D.铁路枢纽
【小题3】该产品零部件生产厂与成品生产厂在地理上集聚,主要有利于企业的( )
A.快速交货,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
B.降低产品销售费用
C.集体快速转移生产线
D.有利于总部的管理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菠萝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喜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为5-5.5的沙质土壤或山地红壤。中国最大的菠萝生产基地在广东徐闻县。徐闻县以火山熔岩台地及火山丘陵为主的缓坡台地地貌为主,土质大部分为砖红壤,生产了中国近一半菠萝,也制造了中国罕有的壮美景观——“菠萝的海”。近几年,除了种植菠萝之外,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还发展了规模庞大的菠萝加工产业,将菠萝加工成果汁、果酒、罐头等。此外菠萝的叶还可以做纺织材料,根可以提取菠萝酶,加工成保健药品和化妆美容品。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菠萝主要种植省区示意图。
(1)试解释徐闻县成为“菠萝的海”的土壤条件。
(2)分析徐闻县所在的湛江地区菠萝加工产业规模庞大的原因。
(3)为以菠萝种植为基础的徐闻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同类题4
下图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产业转换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对应的产业是( )
A.汽车、电子、精密仪表
B.纺织、钢铁、煤炭、电力
C.机械、化工、电子、电力
D.食品、砖瓦、煤炭、种植业
【小题2】下列关于山地高原地区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地理位置的偏远性限制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
B.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导致了经济发展的非持续性
C.自然资源丰富,适宜发展技术—智力密集型产业
D.地域闭塞,观念落后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同类题5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风速为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读我国有效风能密度(瓦/平方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风能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地区丰富
B.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丰富
C.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利用率高
D.台湾海峡夏季风能资源大于冬季
【小题2】图中甲、乙两地周边地区的风能电站,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有效风能密度
B.交通运输
C.市场距离
D.国家政策
【小题3】东南沿海地区陆地风能较丰富区面积较小,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地势起伏
B.经济发达程度
C.季风强弱
D.人口密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的区位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