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又呈吴郎
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注)呈:呈送。吴郎:杜甫吴姓亲戚。杜甫将草堂让给他住,这位亲戚住下后,即有筑“篱”,护“枣”之举;妇人向杜甫诉苦,杜甫便写此诗去劝告吴郎。转须:反而更应该。甚:太。征求:指赋税征敛。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作者过去放任邻妇扑枣,因为这位妇人没有吃的、也没有儿女;诗人其实是暗示吴郎应该让她打点枣。
B.颔联紧接一二句,叙述邻妇扑枣是因为生活太贫困,目的是希望吴郎能够体谅对方,对邻妇更加亲善友好。
C.颈联出句“防”的主语是妇人,对句“插”字的主语是吴郎;这两句诗,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妇人的多心与敏感。
D.尾联看似与诗歌主题无关,实则欲借邻妇的诉苦,揭示当时百姓贫困的根源,表达诗人对苛政与战争的痛恨与不满。
【小题2】清人卢德水说:“杜诗温柔敦厚,其慈祥恺悌之衷,往往溢于言表。”你从本诗中看到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8-09-25 11:31:1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
【小题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君子意如何?”直言自己心境,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于许多话不知从何说,这不经意之语反表现出最关切的心情。
B.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这足可见出诗人想念之殷切。
C.“文章憎命达”,意谓文采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流放夜郎是遭人诬陷,这两句蕴含哲理,意味深长。
D.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的表达出来,而是千回百转,沉郁深微。
【小题2】古诗中和“秋”字搭配的意象多数情况下都表达悲凉之意。下列诗句中加点的意象所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个意象不同的一项是()
A.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B.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C.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D.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秋浦歌》)
【小题3】诗人为什么说“应供冤魂语”?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