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B.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C.以子城未 克:攻破
D.倾朝野  望:名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见文中划线处)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0 09:3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景安,魏昭成(帝)五世孙也。父永,自积射将军为元天穆荐之于尔朱荣,参立孝庄之谋,赐爵代郡公,持节招纳降户四千余家。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释褐尔朱荣大将军府长流参军。高祖平洛阳,领军娄昭荐补京畿都督,父永启回代郡公授之。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世宗入朝,景安随从在邺。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景安妙闲驰骋,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世宗嗣事,启减国封分赐将士,封石保县开国。天保初,加征西将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四年,从讨契丹于黄龙。后频从驾再破茹茹,迁或卫大将军,兼七兵尚书。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皇建元年,又兼侍中,驰驿诣邺,慰劳百司,巡省风俗。肃宗曾与群臣于西园宴射,中的者赐与良马及金玉锦彩等。有一人射中兽头,去鼻寸余。唯景安最后有一矢未发,帝令景安解之,景安徐整容仪,操弓引满,正中兽鼻,帝嗟赏称善。天统初,出为徐州刺史。四年,除豫州道行台仆射、豫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司。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绥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又管内蛮多华少,景安被以威恩,咸得宁辑,比至武平末,招慰生蛮输租赋者数万户。入周,以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率众讨稽胡,战没。

(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B.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C.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D.天平末/大军西讨/景安临阵自归高祖/嘉之/即补都督/邙山之役力战/有功赐爵西华县都乡男/代郡公如故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代表皇帝亲临,可以行使权力。
B.释褐,“褐”指平民所穿的粗布短衣,释褐即脱去平民衣服,常喻指始任官职。
C.子,爵位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封赐爵位,依序为公、侯、伯、男、子五等。
D.赐姓,多指国君以国姓赐功臣。文中皇帝赐元景安高姓,用来表示对他的褒宠。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景安出身显贵,历任多职。他是魏昭成帝的后代,父亲元永被赐爵代郡公;他自己也深受器重,担任过将军、尚书、行台仆射、刺史等职务。
B.元景安擅长骑射,深受赏识。世宗令他与梁国使者一起骑马射箭,见到的人都很赞叹;君臣在西苑宴饮射箭时,他一箭正中兽鼻,得到世宗夸奖。
C.元景安体恤将士,为官清廉。世宗即位,元景安请求减少自己的封地拿来分赏将士;在边界驻守防护时,共事的人贪污严重,只有他丝毫没有触犯。
D.元景安恪尽职守,治理有方。兼任侍中时,他乘驿马赶往邺地,慰劳百官,巡视风土人情;他恩威并施,让管区内的少数民族和汉人和睦相处。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景安之在边州,邻接他境,缓和边鄙,不相侵暴,人物安之。
(2)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乃绐为谒曰“贺万钱”,实不持一钱。(《高祖本纪》)
(3)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淮阴侯列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性深沉有鉴识,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年十八,领本州中正。寻兼尚书度支郎,仍历五兵、左民郎中。

天统中,除信州刺史,即其本乡也,时人之。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使以下,爰逮鳏寡孤幼,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普出过诣诸州,梁、郑、兖、豫,疆境连接,州之四面,悉有兴劾,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还京后,州民郑播宗等七百余人请为立碑,敛缣布数百匹,托中书侍郎李德林为文以纪功德。府省为奏,敕许之。

聿修少平和温润,素流之中,最有规检。以名家子历任清华,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在郎署之日,值赵彦深为水部郎中,同在一院,因成交友,彦深后被沙汰停秩,门生藜藿,聿修独故情,存问来往。彦深任用,铭戢甚深,虽人才无愧,盖变由其接引。为吏部尚书以后,自以物望得之。

在官廉谨,当时少匹。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聿修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尚书邢劭与聿修旧款,每于省中语戏,英才常呼聿修为清郎。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巡省,仍命考校官人得失。经历兖州,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后,遣关白紬(chóu,丝织品)为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云:“今日仰过,有异常行,瓜田李下,古人慎,多言可畏,譬防川,愿得此心,不贻厚责。”邢邵忻然领解,报书云:“一日之赠,率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然。弟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即其本乡也,时人之。 荣:认为……荣耀。
B.府省为奏,敕许之   报:报告。
C.时望多相器待,其风鉴 许:称赞。
D.敬承来旨,吾无然   间:嫌隙,不满。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聿修独故情,存问往来。 ②具沛公言报项王。
B.①一日之赠,率不思   ②一宫之间,气候不齐
C.①瓜田李下,古人慎。 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知也
D.①多言可畏,譬防川。 ②师道不传也,久矣。
【小题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袁聿修为官廉谨的一组是(   )
①清净寡欲,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②聿修退紬不受,与邢书
③及解代还京,民庶道俗,追别满道
④在尚书十年,未受升酒之馈
⑤御史竟不到信州,其见知如此
⑥瓜田李下,古人所慎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聿修出身于名门,自幼清净寡欲,与世无争,受到赏识。十八岁就担任本州中正官,后不断升迁,历任清要之职。
B.在担任信州刺史期间,袁聿修为政清靖,不言而治,深受信任。在离职时,百姓争相来送,挤满道路;后又立碑以记述他的德政。
C.袁聿修和水部郎中赵彦深结为朋友,赵彦深免职后,门前冷落,聿修念及旧情,仍去看望。赵彦深后来复出,对袁聿修感念甚深。
D.袁聿修以太常少卿的身份出使巡察,考核官员的得失。途径兖州,特意拜访旧友邢劭,以叙别情,但没有接受邢劭所赠的白紬。
【小题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物无竞,深为尚书崔休所赏识。
(2)或将酒脯,涕泣留连,竞欲远送。
(3)魏、齐世,台郎多不免交通饷遗。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斛律光,字明月,少工骑射,以武艺知名。末,从其父斛律金西征,周文帝长史莫者晖时在行间,光驰马射中之,因擒于阵,光时年十七。高祖嘉之,即擢为都督。尝从世宗于洹桥校猎,见一大鸟,云表飞飏,光引弓射之,正中其颈。此鸟形如车轮,旋转而下,至地乃大雕也。世宗取而观之,深壮异焉。当时传号落雕都督。

晋州东有周天柱,新安,牛头三戍,招引亡叛,屡为寇窃。天保七年,光率步骑五千袭破之,又大破周仪同王敬俊等,获口五百余人,杂畜千余头而还。武平二年,周遣纥干广略围宜阳。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成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光以为军人多有勋功,未得慰劳,若即便散,恩泽不施,乃密通表请使宣旨,军仍且进。朝廷发使迟留,军还,将至紫陌,光仍驻营待使。帝闻光军营已逼,心甚恶之,急令舍人追光入见,然后宣劳散兵。拜光左丞相,又别封清河郡公。

穆提婆求娶光庶女,不许。帝赐提婆晋阳之田,光言于朝曰:“此田常种,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由是穆积怨。

周将军韦孝宽忌光英勇,乃作光反谣言。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后,光至,引入凉风堂,刘桃枝自后拉而杀之,时年五十八。于是下诏称光谋反,尽灭其族。光性少言刚急,严于御下,治兵督众,唯仗威刑。罪既不彰,一旦屠灭,朝野痛惜之。周武帝闻光死,大喜,赦其境内。后入邺,追赠上柱国、崇国。指诏书曰:“此人若在,朕岂能至邺!”

(节选自《北齐书·斛律光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B.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C.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D.光率步骑五万/赴之大战/于城下乃取周建安等四戍/捕虏千余人而还/军未至邺/敕令便放兵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北朝之一,从北魏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建都邺,史称“东魏”。
B.文帝,天保,世宗,分别是谥号,年号和庙号,而这三者都是皇帝专有。
C.庶女,在封建宗法制度下,侧室所生女子;正妻、继室所生子女为“嫡出”。
D.公,爵位名,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一等。五等爵位指公、侯、伯、子、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斛律光箭艺高超。斛律光十七岁时,阵前箭射莫者晖,又陪同世宗在洹桥打猎,引弓射雕,正中其脖颈,得到高祖和世宗的称赞。
B.斛律光英勇善战。北周的天柱、新安,牛头三处成所多次侵扰齐境,斛律光率五千步骑偷袭击败了他们,虏获五百多人、杂畜千余头。
C.斛律光抗令不从。在攻克北周建安等四处城成后,他没有遵命将士兵解散,而是希望朝廷慰劳有功之人,皇帝不得已为之。
D.斛律光遭冤被杀。北周将军韦孝宽忌恨斛律光的英勇,就散布他要造反的谣言,恰好北齐皇帝对斛律光起了疑心,就设计杀死了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田常种,饲马数千匹,以拟寇难。今赐提婆,无乃阙军务也?
(2)会帝前所疑意,谓何洪珍云:“我前疑其欲反,果然。”
【小题5】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斛律光的英武勇敢?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元文遥,字德远,河南洛阳人。敏慧夙成,济阴王晖业每云:“此子王佐才也。”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河间邢邵试命文遥:“诵之几遍可得?”文遥一览便诵,时年十余岁。济阴王曰:“我家千里驹,今定如何?”邢云:“此殆古来未有。”起家员外散骑常侍。遭父丧,服阕,除太尉东阁祭酒。以天下方乱,遂解官侍养,隐于林虑山。武定中,文襄征为大将军府功曹。齐受禅,于登坛所受中书舍人,宣传文武号令。杨遵彦每云:“堪解穰侯印者,必在斯人。”后忽被中旨幽执,竟不知所由。如此积年。文宣后自幸禁狱,执手愧谢,亲解所著金带及御服赐之,即日起为尚书祠部郎中。孝昭摄政,除大丞相府功曹参军,典机密。及践祚,除中书侍郎,封永乐县伯,参军国大事。及帝大渐,与平秦王归彦、赵郡王睿等同受顾托,迎立武成。天统二年,诏特赐姓高氏,籍属宗正,子弟依例岁时入朝。文遥历事三主,明达世务,每临轩,多命宣敕,号令文武,声韵高朗,发吐无滞。齐因魏朝,宰县多用厮滥,至于士流耻居百里。文遥以县令为字人之切,遂请革选。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既与赵彦深、和士开同被任遇,虽不如彦深清贞守道,又不为士开贪淫乱政,在于季、孟之间。然性和厚,与物无竞,故时论不在彦深之下。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魏之将季,宗姓被侮,有人冒相侵夺,文遥即以与之。及贵,此人尚在,乃将家逃窜。文遥大惊,追加慰抚,还以与之。彼人愧而不受,彼此俱让,遂为闲田。

(选自《北齐书·元文遥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B.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C.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D.于是密令搜扬贵游子弟/发敕用之/犹恐其披诉/总召集神武门/令赵郡王睿宣旨唱名/厚加慰喻/士人为县/自此始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起家,从家中征召出来授以官职,即受贬谪罢官后被重新起用。
B.祭酒,职官名,汉置六经祭酒,秩上卿;后置博士祭酒,为五经博士之首。
C.摄政,代替君主处理国政。摄政者可能是朝廷重臣、太后或者太上皇。
D.赐姓,天子以国姓赐予功臣,以表恩宠。如汉代娄敬,高祖赐姓刘氏之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文遥少年聪慧,受人赞美。元文遥被济阴王元晖业称赞为有辅佐君王的才能,河间人邢邵看到十多岁的元文遥背诵文章的情况后说,元文遥大概是自古以来没有见过的神童。
B.元文遥突然入狱,皇帝道歉。齐朝时,突然有圣旨将元文遥幽禁,过了好多年,文宣帝亲自到监狱,握着元文遥的手道歉,并解下佩带、脱下衣服赏赐给他,任命他为郎中。
C.元文遥分析时事,看法准确。齐朝因为魏朝有旧例,所以朝廷任命的县令多是随便挑选的人,造成那些士流耻于做县令,元文遥认为县令是治理百姓的关键,应淘汰选拔。
D.元文遥为人平和,不用官威。魏将灭亡时,有人侵占了元文遥家的土地,后来元文遥在齐朝官位显赫,这个人吓得带全家逃跑,元文遥知道后就亲自劝慰。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晖业尝大会宾客,有人将《何逊集》初入洛,诸贤皆赞赏之。
(2)初,文遥自洛迁邺,惟有地十顷,家贫,所资衣食而已。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日:“彼众我寡,其若之何?”答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等曰:“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河清二年十二月,周武帝遣将率羌夷与突厥合众逼晋阳。时大雪之后,周人以步卒为前锋,从西山而下,去城二里。诸将皆欲逆击之。韶曰:“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彼劳我逸,破之必矣。”既而交战,大破之。世祖嘉其功,别封怀州武德郡公,进位太师。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竟以疾薨,谥曰忠武。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天”,旧时常与“后土”并用,合称天地,李密《陈情表》中“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即是此意。
B.“县男”是爵名,“正五品日县子,从五品日县男”,唐代开始设置,明代废止。
C.“薨”是指古代称诸侯或有职位的大官死去。古代表示死亡的词语很多,例如“失恃”指死了父亲,“失怙”指死了母亲。
D.“忠武”是谥号。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诸葛亮被谥曰“忠武侯”。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文段一、文段二、文段三、文段四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文段一
(1)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文段二
(2)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5分)
文段三
(3)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
文段四
(4)步人气势自有限,今积雪既厚,逆战非便,不如阵以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