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段韶,字孝先,小名铁伐。少工骑射,有将领才略。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
中兴元年,从高祖拒尔朱兆,战于广阿。高祖谓韶曰:“彼众我寡,其若之何?”韶曰:“韶闻小能敌大,小道大淫。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尔朱外贼天下,内失善人,知者不为谋,勇者不为斗。不肖失职,贤者取之,复何疑也?”遂与兆战,兆军溃。以军功封下洛县男。
武定四年,从征玉壁。时高祖不豫,攻城未下,召集诸将,共论进止之宜。谓大司马斛律金、司徒韩轨等曰:“吾每与段孝先论兵,殊有英略。吾患势危笃,恐或不虞,欲委孝先以邺下之事,何如?”金等曰:“知臣莫若君,实无出孝先。”即令韶镇邺。
武平二年,周又遣将寇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师出讨,韶亦请行。七月,屠其外城,大斩获首级。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并无走路,唯恐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韶疾甚,先军还。以功别封乐陵郡公。竟以疾薨,谥曰忠武。
韶出总军旅,入参帷幄,功既居高,望倾朝野。又雅性温慎,有宰相之风。然尤啬于财,虽亲戚故旧略无施与。其子深尚公主,并省丞郎在家佐事十余日,事毕辞还,人唯赐一杯酒。
(选自《北齐书》,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尔朱外天下 贼:窃取
B.实无孝先 出:超出,超过
C.以子城未 克:攻破
D.倾朝野  望:名望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B.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C.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D.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于东南涧口/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击之/大溃/尽获其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段韶颇有战略眼光。与尔朱兆大战时,在敌众我寡的局势中,他坚信有道义者天助之,最终大败尔朱兆。
B.段韶深得高祖信任。高祖征讨玉壁,攻城久不下,高祖犹豫不决,于是召集诸将商讨,最终还是委任段韶镇守邺城。
C.段韶确能料敌如神。面对内城还未攻下的现状,他献计兰陵王,认为只要挑选精兵把守东南口,就会取得成功。
D.段韶十分吝啬钱财。儿子段深迎娶公主时,丞、郎来家中理事十多天,婚礼结束,段韶只赏赐每人一杯酒。
【小题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以武明皇后姊子,尽器爱之,常置左右,以为心腹。(见文中划线处)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3)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荆轲刺秦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1-10 09:38: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卢叔武,范阳涿人。叔武少机悟,豪率轻侠,好奇策,慕诸葛亮之为人。为贺拔胜荆州开府长史。胜不用其计,弃城奔梁。叔武归本县,筑室临陂,优游自适。世宗降辟书,辞疾不到。天保初复征,不得已,布裘乘露车至邺。杨愔往候之,以为司徒谘议,称疾不受。
肃宗即位,召为太子中庶子,加银青光禄大夫。问以世事,叔武劝讨关西,画地陈兵势曰:“人众敌者当任智谋,智谋钧者当任势力,故强者所以制弱,富者所以兼贫。今大齐之比关西,强弱不同,贫富有异,而戎马不息,未能吞并,此失于不用强富也。轻兵野战,胜负难必,是胡骑之法,非深谋远算万全之术也。宜立重镇于平阳,与彼蒲州相对,深沟高垒,运粮积甲,筑城戍以属之。彼若闭关不出,则取其黄河以东,长安穷蹙,自然困死。如彼出兵,非十万以上,不为我敌,所供粮食,皆出关内。我兵士相代,年别一番,谷食丰饶,运送不绝。彼来求战,我不应之,彼若退军,即乘其弊。自长安以西,民疏城远,敌兵来往,实有艰难,与我相持,农作且废,不过三年,彼自破矣。”帝深纳之。又愿自居平阳,成此谋略。上令元文遥与叔武参谋,撰《平西策》一卷。未几帝崩,事遂寝。
世祖践阼,拜仪同三司、都官尚书,出为合州刺史。武平中,迁太子詹事、右光禄大夫。叔武在乡时有粟千石,每至春夏,乡人无食者令自载取,至秋,任其偿,都不计校。然而岁岁常得倍馀。既在朝通贵,自以年老,儿子又多,遂营一大屋,曰:“歌于斯,哭于斯。”魏收曾来诣之,访以洛京旧事,不待食而起,云:“难为子费。”叔武留之,良久食至,但有粟飧葵菜,木碗盛之,片脯而已。所将仆从,亦尽设食,一与此同。
齐灭归范阳遭乱城陷叔武与族弟士遂皆以寒餧至毙周将宇文神举以其有名德收而葬之。
(节选自《北齐书·卢叔武传》,有删改)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叔武淡泊功名。贺拔胜投奔梁后卢叔武回到本县居住,朝廷两次征召他,杨愔甚至前去迎候他,他都找借口推辞没有上任。
B.卢叔武善于谋划。肃宗与卢叔武商讨国家大事,他为肃宗分析了齐与关西双方的情况,认为齐应该不出战,与关西相持。
C.卢叔武乐善好施。他在故乡有千石粮食,在春夏之交乡人缺粮食吃的时候让他们自己去拿,秋收后再任凭他们还多还少。
D.卢叔武生活简朴。魏收去拜访他,他就留魏收吃饭,但最后端出来的也只有小米饭、葵菜和几片干肉而已。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陆卬,字云驹。少机悟,美风神,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五经多通大义。善属文,甚为河间邢邵所赏。邵又与卬父子彰交游,尝谓子彰日:“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意欲为群拜纪可乎?”由是名誉日高,儒雅播绅,尤所推许。起家员外散骑侍郎,历文襄大将军主簿,中书舍人,兼中书侍郎,以本职兼太子洗马。自梁、魏通和,岁有交聘,卬每兼官燕接。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虽未能尽工,以敏速见美。

除中书侍郎,修国史。以父忧去职,居丧尽礼,哀毁骨立。诏以本官起。文襄时镇邺,嘉其至行,亲诣门以慰勉之。卬母魏上庸公主,初封蓝田,高明妇人也,甚有志操。卬昆季六人,并主所生。故邢邵常谓人云:“蓝田生玉,固不虚矣。”主教训诸子,皆禀义方,虽创巨痛深,出于天性。然动依礼度,亦母氏之训焉。印兄弟相率庐于墓侧,负土成坟,朝廷深所嗟尚,发诏褒扬,改其所居里为孝终里。服竞当袭,不忍嗣侯。

天保初,常山王荐卬器干,文宣面授给事黄门侍郎,迁吏部郎中。上洛王思宗为清都尹,辟为邑中正,贝丘县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又感风疾。第五弟搏遇疾临终,谓其兄弟曰大兄起病如此性至总爱持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家人至于祖载,方始告之。印闻而悲痛,一恸便绝,年四十八。卬自在朝,笃慎固密,不说人短,不伐已长,言论清远,有人伦鉴裁,朝野甚悲惜之。赠卫将军、青州刺史,谥曰文。所著文章十四卷,行于世。齐之郊庙诸歌,多卬所制。子㐅嗣,袭爵始平侯。

(节选自《北齐书·列传二十七》)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B.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C.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D.谓其兄弟曰/大兄旭病如此/性至慈爱/搏之死日/必不得使大兄知之/哭泣声必不可闻彻/致有感恸/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是儒家的主要经典。
B.交聘:聘,是访问的意思;“交聘”指两国间互相遣使通好往来。
C.食干:指享受干禄,是东魏至北齐时特有的一种任用官员的制度。
D.祖载:指将要埋葬先人时,把灵柩移升到车上行祖祭之礼。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卬好学不倦,富有才干。他博览群书。五经中大多能通晓其义;擅长写文章。深受河间邢邵的赏识;齐国郊庙诸歌大多由他创作。
B.陆卬出身高贵,孝顺守礼。他的母亲是北魏的上庸公主,性格高亢爽朗;他的父亲去世。他守丧尽礼,在父亲的墓旁筑庐居住,背土成坟。
C.陆卬文思敏捷,受人称赞。在皇帝的宴席上赋诗,他总是最先完成;他的诗作虽不能全都达到精巧,但因为敏捷迅速而被人称赞。
D.陆卬为人宽厚,谨言慎行。他在朝为官时,既不说别人的短处,也不夸耀自己的长处。言谈清明高远,有审察识别人才优劣的才能。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朝廷深所嗟尚,发诏褒扬,改其所居里为孝终里。
②遭母丧,哀慕毁悴,殆不胜丧,至沉笃,顿昧伏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独孤永业,字世基,本姓刘,中山人。母改适独孤氏,永业幼,随母为为独孤家所育养,遂从其姓焉。止于军士之中,有才干,便弓马。被简擢补定州六州都督,宿卫晋阳。或称其有识用者,世宗与语悦之,超授中外府外兵参军。天保初,除中书舍人,豫州司马。永业解书计,善歌舞,甚为显祖所知。乾明初,出为河阳行台右丞,迁洛州刺史,又转左丞,刺史如故,加散骑常侍。宜阳深在敌境,周人于黑涧筑城戍以断粮道,永业亦筑镇以抗之。治边甚有威信,迁行台尚书。至河清三年,周人寇洛州,永业恐刺史段思文不能自固,驰入金墉助守。周人为土山地道,晓夕攻战,经三旬,大军至,寇乃退。永业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加仪同三司,赏赐甚厚。性鲠直,不交权势。斛律光求二婢弗得,毁之于朝廷。河清末,征为太仆卿,以乞伏贵和代之,于是四境蹙弱,河洛人情骚动。武平三年,遣永业取斛律丰洛,因以为北道行台仆射、幽州刺史。寻征为领军将军。河洛民庶,多思永业,朝廷又以疆埸不安,除永业河阳道行台仆射、洛州刺史。周武帝亲攻金墉,永业出兵御之,问曰:"是何达官,作何行动?"周人曰:"至尊自来,主人何不出看客?"永业曰:"客行忽速,是故不出。"乃通夜办马槽二千。周人闻之,以为大军将至,乃解围去。永业进位开府,封临川王。有甲士三万,初闻晋州败,请出兵北讨,奏寝不报,永业慨愤。又闻并州亦陷,为周将常山公所逼,乃使其子须达告降于周。周武授永业上柱国。宣政末,出为襄州总管。大象二年,为行军总管崔彦睦所杀。

(节选自《北齐书·独孤永业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业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
B.永业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
C.永业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
D.永业久在河南/善于招抚/归降者万/计选其二百人为爪牙/每先锋/以寡敌众/周人惮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指幼年父亲去世或父母双亡,封建时代王侯也以此作为对自己的谦称。
B.书计,文字与筹算,具体指“六艺”中的“六书”和“九数”这两种技艺。
C.征,征辟制的组成部分,征辟制是汉代推行的一种自下而上选拔官吏的制度。
D.至尊,本意为最尊贵的地位,后多代称帝王,文中是周人对周武帝的尊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独孤永业才识兼备,颇得赏识。其才用和见识为人称道,世宗与他交谈后非常满意,破格提拔他为中外府外兵参事。
B.独孤永业性情耿直,遭人忌恨。他不和权贵结交,斛律光向他索取两名婢女,他没有答应,斛律光就在朝廷上诋毁他。
C.独孤永业爱护百姓,治边有方。离任河洛后,当地百姓大多很想念他,因此,朝廷又任命他为河阳道行台仆射、幽州刺史。
D.独孤永业遇事机敏,智退敌军。周武帝攻打金墉时,他冷静应对,并连夜置办两千马槽,以疑兵之计,使周人最终撤兵。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河清三年,周人寇洛州,永业恐刺史段思文不能自固,驰入金墉助守。
(2)又闻并州亦陷,为周将常山公所逼,乃使其子须达告降于周。

同类题5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苏琼,字珍之,武强人也。幼时随父在边,尝东荆州刺史曹芝。芝戏问曰:卿欲官不?对曰:设官求人,非人求官。芝其对,署为府长流参军。除南清河太守。零县民魏双成失牛,疑其村人魏子宾,送至郡,一经穷问,知宾非盗者,即便放之。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但付府君。”有邻郡富豪将财物寄置界内以避盗,为贼攻急,告曰:我物已寄苏公矣。贼遂去。琼性清慎,不发私书。道人道研为济州沙门统,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常得郡县为征。及欲求谒,度知其意,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研虽为债数来,无由启口。其弟子问其故,研曰:“每见府君,径将我入青云间,何由得论地上事?”郡民赵颍曾为乐陵太守,八十致事归。五月初,得新瓜一双自来送。颍恃年老,苦请,遂便为留,仍致于听事梁上,竟不剖。人遂竞贡新果,至门间,知颍瓜犹在,相顾而去。天保中,郡界大水,人灾,绝食者千余家。琼普集郡中有粟家,自从贷粟以给付饥者。州计户征租,复欲推其贷粟。纲纪谓琼曰:“虽饥馁,恐罪累府君。”琼曰:“一身获罪,且活千室,何所怨乎?”遂上表陈状,使检皆免,人户保安。迁左丞,行徐州事。旧制以淮禁,不听商贩辄度。淮南岁,启听淮北取籴。后淮北人饥,复请通籴淮南,遂得商估往还,彼此兼济,水陆之利,通于河北。

(节选自《北齐书·苏琼传》)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尝东荆州刺史曹芝_________(2)芝其对_________
(3)虽饥馁_________(4)淮南岁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密走私访,别获盗者
B.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
C.每见则谈问玄理,应对肃敬
D.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小题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从此畜牧不收,多放散,云:“付府君。”  卿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B.将财物寄置界内避盗   告先帝之灵彰其咎
C.人竞贡新果 大江南北谓忠烈未死
D.一身获罪,活千室,何所怨乎 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在城邦中矣
【小题4】把划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小题5】请各举一例,简析苏琼在为人、处事上的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