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范式字巨卿,山阳金乡人也。少游太学,为诸生,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拜尊亲,见孺子焉。”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母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相信之审邪?”对曰:“巨卿信士,必不乖违。”母曰:“若然,当为尔酝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拜饮,尽欢而别。
后元伯寝疾笃,同郡郅君章﹑殷子征晨夜省视之。元伯临尽,叹曰:“恨不见吾死友!”子征曰:“吾与君章尽心于子,是非死友,复欲谁求?”
元伯曰:“若二子者,吾生友耳。山阳范巨卿,所谓死友也。”寻而卒。式忽梦见元伯,玄冕垂缨,屣履而呼曰:“巨卿,吾以某日死,当以尔时葬,永归黄泉。子未我忘,岂能相及!”式恍然觉寤,悲叹泣下,具告太守,请往奔丧。式便服朋友之服,投其葬日,驰往赴之。巨卿既至,叩丧言曰:“行矣元伯!死生路异,永从此辞。”式遂留止冢次,为修坟树,然后乃去。
后到京师,受业太学。时诸生长沙陈平子亦同在学,与式未相见。而平子被病,将亡,谓其妻曰:“吾闻山阳范巨卿,烈士也,可以托死。吾殁后,但以尸埋巨卿户前。”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既终,妻从其言。时式出行适还,省书见瘗,怆然感之,向坟揖哭,以为死友。乃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长沙上计掾史到京师,上书表式行状。三府并辟,不应。
(《后汉书·独行列传》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二人并告归乡里  四美具,二难并
B.尔何相信之审邪  审容膝之易安
C.后元伯寝疾笃    则刘病日笃
D.时式出行适还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说明范式是位信士的一组是(    )
①至其日,巨卿果到     ②子未我忘,岂能相及    
③投其葬日,驰往赴之   ④营护平子妻儿,身自送丧于临湘  
⑤省书见瘗,怆然感之   ⑥三府并辟,不应
A.②③⑤B.②④⑥C.①⑤⑥ D.①③④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范式跟张劭关系很好,两人分别时,范式对张劭说两年后要去拜见他的母亲,并看望他的孩子。
B.元伯请求母亲设宴款待范式,但母亲对两年之约有所疑虑,元伯对范式的肯定打消了母亲的疑虑。
C.张劭托梦给范式说自己要在某天死去,某时下葬,埋怨范式忘了自己,不来奔丧。范式醒来后忍不住悲叹流泪。
D.陈平子与范式同在京师太学学习,虽然二人素昧平生,但陈平子认为范式是个可以把身后事相托的义士。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2)乃裂素为书,以遗巨卿。
(3)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6-16 10:33:5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令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常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子德为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著,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一切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又尊飨国老,宴会诸。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

(选自《后汉书·鲍昱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B.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C.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D.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指任命,授职,一般指免去旧职授予新职,如李密《陈情表》“除臣洗马”中的“除”。
B.儒,指读书人,学者,如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中的“鸿儒”指的是学问渊博的人。
C.薨,古人讳言“死”,不同身份地位的人去世的委婉说法不同,也有指死而复生,如“崩”指帝王或王后之死,“薨”都指诸侯之死。
D.践天位,践,登上;天位,天子之位。践天位指皇帝登基,与“践阼”意思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昱为官有方,受到提拔。鲍昱担任沘阳长时,施行仁政,境内安定,荆州刺史上表奏明他的政绩,他受到提拔。
B.鲍昱家风良好,子孙敬老。鲍昱的儿子鲍德在南阳当太守时,尊敬赡养老人;孙子鲍昂,衣不解带服侍患病多年的祖父,鲍昱死后,他守孝三年,因居丧过哀而极度瘦弱。
C.鲍昱敢于进言,得到采纳。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鲍昱如何消灾,他大胆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应当释放无辜的人,让生者死者各得其所,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
D.鲍昱关心民瘼,谨守职责。鲍昱在汝南任太守时,在汝南的河流上游修建水闸和石砌的水渠,使水量常年充足,百姓可灌溉更多的农田,生活也因此富足。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
(2)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鲍昱字文泉。少传父学,客授于东平。建武初,太行山中有剧贼,太守戴涉闻昱鲍永子,有智略,乃就谒,请署守高都长。昱应之,遂讨击群贼,诛其渠帅,道路开通,由是知名。后为沘阳长,政化仁爱,境内清净。荆州刺史表上之,再迁,中元元年,拜司隶校尉,诏昱诣尚书,使封胡降檄。光武遣小黄门问昱有所怪不。对曰:“臣闻故事通官文书不著姓,又当司徒露布,怪使司隶下书而著姓也。”帝报曰:“吾故欲今天下知忠臣之子复为司隶也。”昱在职,奉法守正,有父风。永平五年,坐救火迟,免。后拜汝南太守,郡多陂池,岁岁决坏,年费帑三千余万。昱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饶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十七年,代王敏为司徒,赐钱帛什器帷帐,除子德为郎。建初元年,大旱,谷贵。肃宗召昱问曰:“旱既太甚。将何以消复灾眚?”对曰:“臣闻圣人理国,三年有成。今陛下始践天位,刑政未著,如有失得,何能致异?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一人呼嗟,王政为亏。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如此,和气可致。”帝纳其言。四年,代牟融为太尉。六年,,年七十余。

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吏人爱悦,号为神父。时郡学久废,德乃修起横舍,备俎豆黻冕,行礼奏乐。又尊飨国老,宴会诸儒。百姓观者,莫不劝服。子昂,字叔雅,有孝义节行。初,德被病数年,昂俯伏左右,衣不缓带;及处丧,毁瘠三年,抱负乃行;服阕,遂潜于墓次,不关时务。

(节选自《后汉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B.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C.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D.但臣前在汝南/典理楚事/系者千余人/恐未能尽当其罪/先帝诏言/大狱一起/冤者过半/又诸徙者骨肉离分/孤魂不祀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建武,汉光武帝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先秦至汉初无年号。
B.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是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刺”是弹劾进谏之意,表明刺史要对郡县履行监察之职。
C.肃宗,为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庙号只褒不贬;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君王都有庙号。
D.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高官死去,也可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身上。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鲍昱善理狱讼,依法公平处理案件。建初元年,遇大旱,皇帝问他如何消灾,他乘机进言,说这是冤狱不平所致,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释放了无辜被囚禁的人。
B.鲍昱的后代,都受人爱戴。郡里人称鲍德为神父。鲍德患病多年,鲍昂在身边服侍,日夜不解衣带;后居丧,守孝三年;三年服满,便隐居墓旁,不过问时政。
C.鲍昱不忘百姓利益。任汝南太守时,他修建水利工程,使水量充足,更多农田得到灌溉,人民生活富足。
D.鲍昱谨守职责,不矜名节。他在做司隶校尉时,光武帝下诏让他在招降胡人的露布上注明自己的姓氏,鲍昱认为这样做违反了旧例。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宜还诸徙家属,蠲除禁锢,兴灭继绝,死生获所。
(2)子德,修志节,有名称,累官为南阳太守。时岁多荒灾,唯南阳丰穰。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般字伯兴,宣帝之玄孙也。般数岁而孤,独与母居。王莽败,天下乱,太夫人闻更始即位,乃将般俱奔长安。会更始败,复与般转侧兵革中,西行上陇,遂流至武威。般虽尚少,而笃志修行,讲诵不怠。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建武八年,隗嚣败,河西始通,般即将家属东至洛阳,修经学于师门。明年,光武下诏,封般为菑丘侯,奉孝王祀,使就国。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侯。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脩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永平元年,以国属沛,徙封居巢侯,复随诸侯就国。数年,扬州刺史观恂荐般在国口无择言,行元怨恶,宜蒙旌显。显宗嘉之。十年,征般执金吾事,从至南阳,还为朝侯。明年,兼屯骑校尉。每行幸郡国,般常将长水胡骑从。帝曾欲置常平仓,公卿议者多以为便般对以常平仓外有利民之名而内实侵刻百姓豪右因缘为奸小民不能得其平置之不便帝乃止。是时下令禁民二业,又以郡国牛疫,通使区种增耕,而吏下检结,多失其实,百姓患之。般上言:“郡国以官禁二业,至有田者不得渔捕。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夫渔猎之利,为田除害,有助谷食,无关二业也。又郡国以牛疫、水旱,垦田多减,故诏敕区种,增进顷亩,以为民也。而吏举度田,欲令多前,至于不种之处,亦通为租。可申敕刺史、二千石,务令实核,其有增加,皆使与夺田同罪。”帝悉从之。

肃宗即位,以为长乐少府。建初二年,迁宗正。般在位数言政事。其收恤九族,行义尤著,时人称之。年六十,建初三年卒。

(选自《后汉书·刘般传》,有删改)

(注)①择言:败言,不合法度的话。②常平仓:古代为调节粮价而设置的粮仓,丰年谷贱,加价购进粮食,饥年谷贵,低价卖出,以平衡粮价。③二业:农民从事农业以外的行业,指经商。①区种:按一定距离开沟挖穴,播入种子。区种法是综合运用深耕细作、密植全苗、增肥灌溉、精细管理等措施创造高产的方法。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B.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候/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C.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侯/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D.后以国属楚王徙/封杼秋候/十九年/行幸沛/诏问郡中诸候行能/太守荐言般束修至行/为诸侯师/帝闻而嘉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夫人:大夫人,即嫡妻,是人生中第一次娶的妻子,也称结发之妻。
B.行:代理。“行执金吾事”即代理执金吾的事务,但并没有获得这一官衔。
C.郡国:“郡”为汉代行政区划,直属朝廷;而“国”是诸侯王的封地。
D.二千石:汉制,郡守体禄为二千石,故称郡守(太守)为“二千石”。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般立志求学,刻苦不怠。即使流落到边地武威,他也讲习诵读,从不懈息;河西道路开始通行,他就带着家人到洛阳,在老师门下修习经学。
B.刘般重视修养,言行谨慎。刘般做居巢候时,扬州刺史向皇帝举荐他,说他在封地没有不合法度的言论,没有招致怨恨憎恶的行为。
C.刘般批评政事,犯颜敢谏。对朝廷下令禁止百姓兼事农商、官吏虚报田亩数量的做法,刘般持批评态度,最终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D.刘般心系百姓,关心民生。他认为常平仓实际上是侵害百姓,又建议允许农民渔猎,要求官员如实核查田亩,为民谋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其母及诸舅,以为身寄绝域,死生未必,不宜苦精若此,数以晓般,般犹不改其业。
(2)今滨江湖郡率少蚕桑,民资渔采以助口实,且以冬春闲月,不妨农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和熹邓皇后讳绥,太傅禹之孙也。父训,护羌校尉;母阴氏,光烈皇后从弟女也。后年五岁,太傅夫人爱之,自为剪发。夫人年高目冥,误伤后额,忍痛不言。左右见者怪而问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怜为断发,难伤老人意,故忍之耳。”六岁能史书,十二通《诗》、《论语》。诸兄每读经传, 辄下意难问。志在典籍,不问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习 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务学,宁当举博士邪?“后重违母言,昼修妇业,暮诵经典,家人号曰“诸生”。父训异之,事无大小,辄与详议。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贵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元兴元年,帝崩。殇帝生始百日,后乃迎立之。尊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是时新遭大忧,法禁未设。宫中亡大珠一箧,太后念,欲考问,必有不辜。乃亲阅宫人,观察颜色,即时首服。左右莫不叹服,以为圣明。及殇帝崩,太后定策迎安帝,犹临朝政,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故天下复平,岁还丰穰。

(选自《后汉书•和熹邓皇后纪》,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B.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C.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以救灾厄/
D.自太后临朝水旱/十载/四夷外侵/盗贼内起/每闻人饥或达旦/不寐/而躬自减彻/ 以救灾厄/
【小题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母常之 责备
B.深自抑损 贬损
C.辄下意难问   虚心
D.父训之 奇怪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贵人”,皇帝妃嫔封号之一。东汉光武帝时始置,其位仅次于皇后,清代置贵人于嫔位之下,后世也把贵人当作对地位尊崇的人的尊称。
B.“诸生”,古代经过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的生员,“今诸生学于太学”(《送东阳马生序》)里面“诸生”即为此意。
C.“从弟”,唐以前指同曾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唐以后指同祖父不同父亲而年幼于己的同辈男性,同今之“堂弟”。
D.“掖庭”,即永巷,汉武帝时改为掖廷。宫中旁舍,在帝后寝宫的东西两侧,通常作为嫔妃所居,也是宫女居住的地方。
【小题4】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皇后识大体明大义,不娇宠。她入宫后虽深得皇上恩宠,但她对皇上特许她母亲和兄弟入宫探病且久留一事予以拒绝。
B.邓皇后恭良孝顺,善解人意。祖母为她剪发时不小心弄伤了她的额头,她为了不伤害老人家的好意,就忍住痛苦没有出声。
C.邓皇后心忧黎民,厉行节约。她主政时,国家内忧外患不断,她关注民生疾苦,减少自己的生活用度,天下恢复了丰足。
D.邓皇后宅心仁厚,明察秋毫。有一次宫里丢了大珠,她不想严刑逼问导致伤害无辜,而是通过察言观色将作案者揪出。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
⑵以连遭大忧,百姓苦役,殇帝殉器及诸丧礼,事事减约,十分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