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王丞相拜扬州,宾客数百人并加沾接,人人有说色。唯有临海一客姓任及数胡人为未洽。公因便还到过任边云:“君出,临海便无复人。”任大喜说。因过胡人前弹指云:“兰阇,兰阇。”群胡同笑,四坐并欢。
上面的文字选自《世说新语·政事》,请说明任姓客人“喜”和胡人“笑”的原因各是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7-11-21 11:02:1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芳容至孝

周孝子名芳容,华亭人。其父文荣,游楚客死归州官舍矣。芳容十四岁,祖父母相继死,临终抚芳容叹曰:“安得汝为寻亲孝子,使我瞑目九泉乎!”芳容泣而志之,由是始有负骨归葬之念。芳容自顾年已及壮,可跋涉险阻,乃自奋曰:“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乃焚香告家庙曰:“此去不父骨,誓不归矣。”

自出都后,芳容日行风霜雨露中,寒燠(燠:读yù,热)失度,饥饱无时。投止旅店,头晕目眩,遍身焦灼如火。次日,病不能起。主人见芳容病状,惧不敢留,欲徙置邻庙。芳容乃曰:“吾病虽剧,心实了然,药之可以即愈。且吾有大事未了,为吾招里正(里正:古代地方官吏名),当告以故。”未几里正至,闻言色动,邀医至。直至六月初始能步履。麻鞋短服,日行三四十里。或风雨骤至,往往淋漓达旦。或赤脚行山蹊中,踵决肤裂,流血不已。终至归州,赖老役指迷,获父骸。

芳容负骨登舟,半月余竟达里门。葬父于祖墓旁,得报祖父母遗命于地下。

选自《世说新语》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芳容泣而之(__________)    (2)之可以即愈(__________)
(3)且吾有大事了(__________)  (4)闻言动(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的“于”与“葬父于祖墓旁”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告之于帝B.贤于材人远矣C.仓鹰击于殿上D.万钟于我何加焉
【小题3】翻译下列句子。
(1)天下岂有无父之人哉!
(2)为吾招里正,当告以故。
【小题4】全文表现了芳容哪些美好的品格?

同类题2

下面的语段均出自《世说新语》,阅读并回答下列小题
(1)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母王夫人在壁后听之,再遣信令还,而太傅留之。王夫人因自出,云:“新妇少遭家难,一生所寄,唯在此儿。”因流涕抱儿以归。谢公语同坐曰:“家嫂辞情慷慨,致可传述,恨不使朝士见!”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第39则)
(2)张凭举孝廉,出都,其才气,谓必参时彦。欲诣刘尹,乡里及同举者共笑之。张遂诣刘,刘洗濯料事,处之下坐,唯通寒暑,神意不接。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真长延之上坐,清言弥日,因留宿。
(《世说新语·文学第四》第53则节选)
(3)南阳宗世林,魏武同时,而甚其为人,不与之交。及魏武作司空,总朝政,从容问宗曰:“可以交未?”答曰:“松柏之志犹存。”世林既以忤旨见疏,位不配德。文帝兄弟每造其门,皆独拜下。其见礼如此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第2则)
(4)郭淮作关中都督,甚得民情,亦屡有战庸。淮妻,太尉王凌之妹,凌事,当并诛。使者征摄甚急,淮使戒装,克日当发。州府文武及百姓劝淮举兵,淮不许。至期遣妻,百姓号泣追呼者数万人。行数十里,淮乃命左右追夫人还,于是文武奔驰,如徇身首之急。既至,淮与宣帝书曰:“五子哀恋,思念其母。其母既亡,则无五子。五子若殒,亦复无淮。”宣帝乃表,特原淮妻。
(《世说新语·方正第五》第4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B.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C.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D.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未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其才气 负:依靠,仗恃
B.魏武同时,而甚其为人  薄:轻视,看不起
C.凌事,当并诛  坐:正,恰好
D.帝乃表特淮妻  原:宽恕,赦免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孝廉,汉代以后选官的一种科目,州郡每年可举荐孝顺父母和清廉者各一人,经考核后授予一定的官职。
B.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一般指童年。
C.床,古代的卧具。最初极矮,古人读书,写字,饮食,睡觉都在床上进行。
D.宣帝,司马懿的谥号。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谥号有表扬性的,也有批判性的,还有同情性的。

同类题3

阅读《世说新语· 言语》篇相关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第 5 则)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 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亦收至。

(第 18 则)嵇中散既被诛,向子期郡计入洛,文王引进,问曰:“闻君有箕山之志,何以在 此?”对曰:“巢、许狷介之士,不足多慕。”王大咨嗟。

(第 19 则)晋武帝始登阼,探策得一。王者世数,系此多少。帝既不说,群臣失色,莫能有言 者。侍中裴楷进曰:“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帝说,群臣叹服。

(第 28 则)崔正熊诣都郡,都郡将姓陈,问正熊:“君崔杼几世?”答曰:“民去崔杼,如明府之去陈恒。

(第 31 则)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 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当共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第 62 则)谢太傅语王右军曰:“中年伤于哀乐,与亲友别,辄作数日恶。”王曰:“年在桑榆, 自然至此,正赖丝竹陶写,恒恐儿辈觉损欣乐之趣。”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B.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C.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D.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籍卉饮宴/周侯中坐而叹曰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亦收至/未果,病终
B.向子期郡计入洛/今亡亦死,大计亦死
C.君崔杼几世/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D.当共力王室/臣与将军力而攻秦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箕山之志:山名。尧时巢父、许由在箕山隐居。这里说箕山之志,就是指归隐之志。
B.登阼:登上帝位,阼,大堂前西边的台阶。帝王登上阼阶来主持祭祀,所以也用阼来指帝位。
C.楚囚,原指被俘的楚人。《左传》载:楚国伶官钟仪为晋所囚,仍奏楚声,表示不忘故旧。
D.桑榆:太阳下山时,阳光照着桑树,榆树的树梢,便用桑榆比喻黄昏,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