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祭遵字弟孙,颍川颍阳人也。少好经书。家富给,而遵恭俭,恶衣服。

及光武破王寻等,还过颊阳,遵以县吏数进见,光武爱其容仪,署为门下史。从征河北,为军市令。舍中儿犯法,遵格杀之。光武怒,命收遵。时,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今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也。”光武乃贳之,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备祭遵!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卿也。”

涿郡太守张丰执使者举兵反,自称无上大将军,与彭宠连兵。四年,遵与朱祜及建威大将军耿介、骁骑将军刘喜俱击之。遵兵先至,急攻丰,丰功曹孟宏执丰降。初,丰好方术,有道士言丰当为天子,以五彩囊裹石系丰肘,云石中有玉玺。丰信之,遂反。既执当斩,犹曰:“肘石有玉玺。”遵为椎破之,丰乃知被诈,仰天叹曰:“当死无所恨!”诸将皆引还,遵受诏留屯良乡拒彭宠。因遣护军傅玄袭击宠将李豪于潞,大破之,斩首千余级。相拒岁余,数挫其锋,党与多降者。及宠死,遵进定其地。

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身衣韦裤,布被,夫人裳不加缘,帝以是重焉。及卒,悼之尤甚。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丧礼成,复亲祠以太牢,如宣帝临霍光故事。诏大长秋、谒者、河南尹护丧事,大司农给费。至葬,车驾复临,赠以将军、侯印绶,朱轮容车,介士军陈送葬,谥曰成侯。葬,车驾复临其坟,存见夫人室家。其后会朝,帝每叹曰:“安得忧国奉公之臣如祭征虏者乎 !“遵之见思若此。

(节选自《后汉书·祭遵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为门下史    署:提拔
B.丰功曹孟宏执丰降 执:逮捕
C.愍悼之尤甚    愍:怜悯
D.既葬,车驾复临其坟    既:在……之后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B.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C.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D.遵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先会丧所/车驾素服临之/望哭哀恸还/幸城门过/其车骑涕泣不能已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祭遵家境很好,但是他为人恭顺俭朴,厌恶穿华丽的衣服。
B.祭遵杀了刘秀身边的童仆,因人说情没有获罪,但刘秀告诫他人出事要躲着祭遵。
C.张丰因听信自己能当天子的话而造反,到被捕临杀前才知道是受人欺骗。
D.祭遵死后,刘秀亲自用太牢祭祀他,像汉宣帝祭祀霍光一样。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17 06:01:2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贾复字君文,南阳冠军人也。少好学,习《尚书》。事舞阴李生,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王莽末,为县掾,迎盐河东,会遇盗贼,等比十余人皆放散其盐,复独完以还县,县中称其信。
光武至信都,以复为偏将军。及拔邯郸,迁都护将军。从击青犊于射犬,大战至日中,贼陈坚不却。光武传召复曰:“吏士皆饥,可且朝饭。”复曰:“先破之,然后食耳!”于是被羽先登,所向皆靡,贼乃败走。诸将咸服其勇。又北与五校战于真定,大破之。复伤创甚。光武大惊曰:“我所以不令贾复别将者,为其轻敌也。果然,失吾名将。”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士卒,令复居前,击邺贼,破之。
光武即位,拜为执金吾,封冠军侯。更始郾王尹尊及诸大将在南方未降者尚多,帝召诸将议兵事,未有言,沉吟久之,乃以檄叩地曰:“郾最强,宛为次,谁当击之?”复率然对曰:“臣请击郾。”帝笑曰:“执金吾击郾,吾复何忧!大司马当击宛”。 遂遣复与骑都尉阴识、骁骑将军刘植南渡五社津击郾,连破之。月余,尹尊降,尽定其地。
建武十三年,定封胶东侯。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复以列侯就第,加位特进。复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朱佑等荐复宜为宰相。帝方以吏事责三公,故功臣并不用。是时,列侯唯高密、固始、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恩遇甚厚。三十一年,卒谥曰刚侯。
(选自《后汉书•冯岑贾列传第七》,有删改)
(注)①青犊:当时一支起义军。②射犬:地名,今河南武陟县西北。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B.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C.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D.复知帝欲偃干戈/修文德/不欲功臣拥众京师/乃与高密侯邓禹并/剽甲兵/敦儒学/帝深然之/遂罢左右将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五经之一,为一部上古皇室档案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室文献。
B.执金吾,西汉末年时率禁军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官员,类似于近现代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
C.建武,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汉武帝首创,一个皇帝往往只有一个年
D.三公,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共同负责朝政。明清时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仅用作大臣的最高荣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贾复忠于职守。早年担任县掾时,奉命与同僚到河东地区运盐,途中遇到盗贼,同僚都弃盐逃跑,唯有贾复把盐运回县里,受到人们的称费。
B.贾复骁勇善战。担任都护将军时,在攻打青犊的战斗中,贾复身先士卒,披着羽旗冲向敌阵,所向披靡,大败敌军,诸将都佩服他的神勇。
C.贾复深受重视。贾复在真定与五校交战时身负重伤,光武帝知道后为其揪心:光武帝整顿吏治时,弃用功臣,但贾复却是例外,反被委以要职。
D.贾复讲究大节。贾复准确揣摩光武帝罢武崇文的心思,积极行动,所做很合光武帝心意;以列侯的身份回家后,闭门养威严,不结党营私。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李生奇之,谓门人曰:“贾君之容貌志气如此,而勤于学,将相之器也。”
(2)复病寻愈,追及光武于蓟,相见甚欢,大飨土卒,令复居前,击邺,破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
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赦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
纡廉洁无资,常筑墼①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②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③:“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
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威跼蹐④,京师肃清。
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
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侮慢王室,当伏诛戮。”
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
(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改)
【注】 ①墼(jī):没有烧过的砖坯。②寺:官署。③铃下:指属下。④跼蹐:(jújí):行动小心,十分慌恐的样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为州内所则  则:准则
B.后坐杀无辜  坐:因犯……罪
C.案夏阳侯瑰  案:同“按”,按照
D.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  幸:幸运
【小题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说明周纡“刻削少恩”的一组是(  )
①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 ②收考奸臧,无出狱者 ③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 ④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 ⑤二人被掠生虫 ⑥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
A.①③④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纡年轻时就喜欢韩非子的法治方式,任南行唐长,一上任,就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惊。
B.周纡担任勃海太守时,廷掾想煞其威风,弄尸体立于官署门前;周纡通过观察问讯,很快破案,自此再无人敢欺骗周纡了。
C.周纡担任洛阳令时,手下官吏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
D.周纡因其“严酷,专任刑法”而多次被免官;但因其“廉洁”“公正”,不但未被仇人加害,而且朝廷多用之。
【小题4】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
(2)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充字大逊,陈留人也。家贫,兄弟六人同食递衣。妻窃谓充曰:“今贫居如此,难以久安,妾有私财,愿思分异。”充伪酬之曰:“如欲别居,当酝酒具会,请呼乡里内外,共议其事。”妇从充置酒晏客。充于坐中前跪,白母曰: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坐中惊肃,因遂罢散。充后遭母丧,行服墓次,人有盗其墓树者,充手自杀之。服阕立精舍讲授。
太守鲁平请署功曹,不就。平怒,乃援充以捐沟中,因鼟署县都亭长。不得已,起亲职役。后和帝公车征,不行。延平中,诏公卿、中二千石各举隐士大儒,务取高行,以劝后进,特征充为博士。时鲁平亦为博士,每与集会,常叹服焉。
充迁侍中。大将军邓骘贵戚倾时,无所下借,以充高节,每卑敬之。尝置酒请充,宾客满堂,酒酣,骘跪曰:“幸托椒房①,位列上将,幕府初开,欲辟天下奇伟,以匡不逮,惟诸君博求其器。”充乃为陈海内隐居怀道之士,颇有不合。骘欲绝其说,以肉啖之。充抵肉于地,曰:“说士犹甘于肉!”遂出,径去。骘甚望之。同坐汝南张孟举往让充曰:“一日闻足下与邓将军说士未究,激刺面折,不由中和,出言之责,非所以光祚子孙者也。”充曰:“大丈夫居世,贵行其意,何能远为子孙计哉!”由是见非于贵戚。
迁左中郎将,年八十八,为国三老。安帝常特进见,赐以几杖。卒于家。
(选自《后汉书•独行列传第七十一》)
注:①椒房:后妃的代称。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B.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C.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D.此妇无状而教充/离间母兄罪/合遣斥/便呵叱其妇/逐令出门/妇衔涕而去
【小题2】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车”是汉代官署名,后也代指举人进京应试。原指入京请愿或上书言事,也特指入京会试的人上书言事。
B.古代表示征召、举荐官职的词语有:举、辟、征、诏、迁等。
C.“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D.“足下”在古代称谓上,或同辈相称,都用“足下”,足下意为“您”。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充家境贫寒。虽已娶妻成家,但仍与母亲兄弟居住在一起。妻子不堪忍受贫困,主动分家,自立门户,遭到李充的数落和休弃。
B.鲁平很佩服李充,曾经强令李充出来做官。朝廷征召天下名士,鲁平力荐李充入朝担任博士。每有集会,鲁平便要赞赏李充。
C.李充遭遇母亲离逝的不幸,十分哀伤。服丧期间,李充住在母亲墓旁守丧;有人偷盗母亲墓上的树,他怒不可遏,竟然亲手将其杀死。
D.李充曾为大将军邓骘列数天下高士,因为其中有人不合邓骘口味,邓骘不想让他再说,拿肉给他吃,李充将肉扔到地上,扬长而去。
【小题4】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大丈夫居世,贵行其意,何能远为子孙计哉!
(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仇览字季智,一名香,陈留考城人也。少为书生淳默,乡里无知者。年四十,县召补吏,选为蒲亭长。劝人生业,为制科令,至于果菜为限,鸡豕有数。农事既毕,乃令子弟居,还就学。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览初到亭,人有陈元者,独与母居,而母诣览告元不孝。览惊曰:“吾近日过舍,庐落整顿,耕耘以时。此非恶人,当是教化未及至耳。母守寡养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于一朝,欲致子以不义乎?”母闻感悔,涕泣而去。览乃亲到元家,与其母子饮,因为陈人伦孝行,譬以祸福之言。元卒成孝子。

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鹘之志邪?”览曰:“以为鹰不若鸾凤。”涣谢遣曰:“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今日太学曳长裾,飞名誉,皆主簿后耳。以一月奉为资,勉卒景行。”

览入太学。时诸生同郡符融有高名,与览比宇,宾客盈室。览常自守,不与融言。融观其容止,心独奇之,乃谓曰:“与先生同郡壤,蝰房牖。今京师英雄四集,志士交结之秋,虽务经学,守之何固?”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后融以告郭林宗,林宗因与融赍就房谒之,遂请留宿。林宗嗟叹,下床为拜。

览学毕归乡里,州郡并请,皆以疾辞。虽在宴居,必以礼自整。妻子有过,辄免冠自责。妻子庭谢,候览冠,乃敢升堂。家人莫见喜怒声色之异。后征方正,遇疾而卒。

(节选自《后汉书卷七十六 循吏列传第六十六》)

(注)鹰鹘:鹰隼。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B.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C.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D.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躬助丧事赈恤/穷寡期年/称大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黉,古时候指学校。“庠”“序”“校“”以及“杏坛”等在古时候都可指称学校。
B.诸生,指古代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如增生、附生、廪生等,统称诸生。
C.署,指代理、暂任或试充官职。古时候指代理官职的还有“领”“判”“知”“权”等。
D.刺,指古时谒见时所用的名帖。汉初未有纸,削木竹为刺,写姓名于上,故又称门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仇览长于治理。他在作蒲亭长时,鼓励百姓从事生产,制定律令,在不长的时间里把地方治理得很好。
B.仇览以德化人。他在担任主簿期间,遇到陈元的母亲诬告陈元不孝,他劝导陈元母亲,成就陈元的孝名。
C.仇范胸怀大志,王涣知道仇览胸怀鸾凤之志后,鼓励他走出考城,到太学求学,并拿出一个月的俸金资助他。
D.仇览为人方正。在太学时因为不喜游谈交友,而不与同郡的符融说话;平日居家,也要以礼要求自己。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无少鹰鹘之志邪?”
(2)览乃正色曰:“天子修设太学,岂但使人游谈其中!”高揖而去,不复与言。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更始元年,拜会稽都尉。会稽颇称多士。延到,皆聘请高行,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扫洒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遂署议曹祭酒。 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建武初,诏征为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趾,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视事四年,拜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既之武威,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之,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将军,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又造立校官,自掾吏子孙,皆令诣学受业。郡遂有儒雅之士。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以为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节选自《后汉书•循吏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龙丘先生躬德履义
履:实行。
B.修书记,致医药
致:得到。
C.皆令诣学受业
诣:到……去。
D.视事九年
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A. A    B. B    C. C    D. D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B.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C.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D.每时行县/辄使慰勉/孝子就餐饭之/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王莽时/四辅三公/连辟不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任延尊敬品德高尚的人。他任会稽都尉时,聘请品德高尚的士人,以师友之礼敬待他们;对具有伯夷之节的龙丘先生,他不同意征召,而是用恭敬的方法感化对方主动来府任职。
B.任延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任九真太守时,针对当地百姓不善农耕、生活贫困的情况,他下令制造农具,指导百姓开荒种田,使百姓逐渐富裕起来。
C.任延正直敢言。赴武威太守任前,光武帝告诫他要好好地奉事上司,保住名誉,他却不以为然,并严词驳斥了皇帝的说法,明确拒绝了皇帝的要求。
D.任延敢于打恶除暴。武威将兵长史田绀的子弟门客为人凶暴,为害一方,任延到任武威太守后,逮捕了田绀,把他及部分子弟门客严惩,还平定了田绀小儿子田尚发动的暴乱。
【小题4】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和教材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