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解释下面重要实词和虚词。
(1)就
三径就荒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荆轲刺秦王》)
臣请就汤镬(《廉颇蔺相如列传》)
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2)策
策扶老以流憩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绝
请息交以绝游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
(4)以
耕植不足以自给
家叔以余贫苦
引壶觞以自酌
园日涉以成趣
请息交以绝游
农人告余以春及
木欣欣以向荣
(5)之
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
悟已往之不谏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句读之不知(《师说》)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苏武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12-01 09:48: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习题。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下列对诗中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表明了作者具有不迎合世俗、喜欢田园生活的本性。
B.“守拙归园田”中的“拙”即“拙朴”,含有“原始本质”的意思,即作者坚守的节操。
C.“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描绘出远处村庄隐约可见、乡里炊烟轻柔缓慢飘升的画面。
D.“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中的“无尘杂”是说居住环境干净,“虚室”说家境贫寒。
(2).下列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诗歌的开头八句,概括叙述了自己弃官归园田居的缘由。
B.诗歌的中间八句,具体描述了草屋炊烟等田园生活内容。
C.诗歌的最后四句,赞美和总结田园生活,否定官场生活。
D.全诗是在寻找心灵归宿,田园生活是逃避官场无奈选择。
(3).下列对诗歌表达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
A.多处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田园生活和官场生活的对比,在对比中表明作者情感态度。
B.诗中出现了大量的比喻,这些比喻的情感倾向并不明朗,却显得形象生动、贴近生活。
C.诗人采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构成了清新自然、恬静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
D.平白如话的语言中有丰富的意趣,使全诗具有了平淡自然与深厚醇美完美统一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