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可谓景美,是乐;而“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可谓极视听之娱,也是乐。
B.“不知老之将至”,作者不免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为“痛”的感觉。
C.作者推测未来人的感情变化也必和古人一样,等到现在的一切成为历史遗迹,未来人也会像我们一样临今人之文而感叹,如此无情的变迁再次引发作者的感慨。
D.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作者通过这个递进关系的句子,把本段与前两段连成一个整体,使全文意脉相连。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25 03:20:1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人之相   与:交往
B.虽趣舍万   殊:差别
C.未尝不临文嗟   悼:叹息
D.不能之于怀   喻:明白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所既倦   项伯乃夜驰沛公军
B.当欣于所遇   而余亦悔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游目骋怀
D.寄所托 左手把秦王之袖
【小题3】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语段节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本文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体现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俯”“仰”表示时间过得很快,暗含着人怎样度过短暂一生的深沉问题。
C.作者借“虽趣舍万殊……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几句表达了深沉的感慨:人生一世虽各有所好,但终会随着时间和心境的变化而变化。
D.“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是古代高寿的人,在这里以专名代泛称,代指长寿;“殇”即未成年而死去的人,在这里代指短命。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2)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3)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殊:不同
B.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由:原因
C.未尝不临文嗟悼  临:摹写
D.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情致
【小题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D.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
【小题3】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文化史上,《兰亭集序》在文学和书法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其文在思想、语言上具有独特价值,其帖也是书法艺术中的瑰宝。
B.丝竹管弦,是中国的传统乐器,故有时人们用“丝竹管弦”代指音乐,如文中的“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句。
C.“齐彭殇为妄作”中的“彭”即彭祖。相传彭祖高寿,在中国文化里,彭祖也就成了长寿的代名词。
D.“流觞曲水”是古代文人中盛行的一种高雅的游艺项目,后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人文化。古代举行这个活动的具体时间为“暮春之初,癸丑之日”。
【小题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因寄所托 所托:爱好的事物
B.放浪形骸之外 放浪:任性不羁,放荡,放纵
C.况修短随化 随化:听任安排
D.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这此(集会)的诗文
【小题2】下列语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A.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B.及其所之既倦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小题3】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生命之痛。
B.第二段交代作序目的,同时凸显兰亭集会的盛大。
C.作者深入思考生死的问题,否定人生虚妄的观点。
D.语言骈散结合,以散为主,音节齐整又富于变化。
【小题4】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