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A.《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
B.“东床坦腹”“笼鹅而归”“入木三分”这三个成语典故都和西晋书法家、文学家王羲之相关。
C.“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中盛赞的人物韩愈。
D.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著名戏剧家、诗人,代表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四大悲剧《麦克白》、《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3-22 10:26: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的谋议、辞说以及他们纵横捭阖的外交活动。
B.《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直到当时的汉武帝之间几千年的史实,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汉书》是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汉高祖建立西汉到东汉政权倾覆的完整历史,后来的正史都有以其为范本的意识,名称也多称为“书”。
同类题2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恩格斯运用讳饰的手法,借“安静地睡着了”,“停止思想”委婉含蓄地表达出对马克思的敬重,以及对其逝世的悲痛之情。
B.《蜀道难》一诗中,李白从“蚕丛、鱼凫开国”说到“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夜啼”;天马行空般地驰骋想象,创造出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C.《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一句化听觉为视觉,用珠子纷纷落下给人以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感觉,表现音乐的急促。
D.“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用比喻手法,对国民政府当局进行辛辣的讽刺,揭示出实行“送去主义”造成的严重后果。
同类题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新月派诗人提倡将新诗格律化,主张诗歌要讲求“三美”,即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既重格律又不乏美感。代表诗人有徐志摩、戴望舒等。
B.《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国别体史书。其中着重记载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记人记事生动形象。
C.鲁迅,原名周树人,其代表作《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
D.司马迁“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写下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书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同类题4
对下列文学常识的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书》《礼》《易》《春秋》,都是儒家经典著作。
B.《楚辞》屈原的作品集,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以其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C.歌行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族诗歌体裁之一。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是典型的歌行体。
D.五陵即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都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年少”指称京都富豪子弟。
同类题5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想北平》一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突出北平动中有静、布置匀调、贴近自然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北平的无限喜爱眷恋之情。
B.《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紧扣“始”字落笔,从“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到“始指异之”,再以“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来结尾。
C.《想北平》这篇文章,既表现了作者对北平的感情之深,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例如,把北平本地的水果“西山的沙果、海棠”和来自美国的“包着纸的橘子”进行对比,是为了表现作者对外来水果的不屑。
D.韩愈在《师说》中提出了“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等先进论断,在当时给人以石破天惊之感。
相关知识点
韩愈(768-824)
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