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文言文阅读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于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 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
是时征役敏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义,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征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 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于死。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臣统之大愿,足以死而不朽矣。”
以随陆逊破蜀军于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悉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逐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节选自《三国志·骆统传》)
【小题1】对下列名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数问其故 数:屡次
B.诚如是,何不告我   诚:确实
C.三军有无已之役    已:停止
D.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间  少:不多
【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骆统心系黎民的一组是( )
①事适母甚谨
②统为之饮食衰少
③民户过万,戚叹其惠理
④统志在补察,荀所闻见,夕不待旦
⑤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
⑥统与严圭共拒破之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统身世坎坷,细小父亲遇害,母亲改嫁,但他心胸开阔,不仅理解母亲,而且担心母亲对其放心不下,与母亲离别时故事不回头看。
B.当时因为战乱,赋税兵役繁多,又遭瘟疫流行,百姓农户数量减少,骆统非常担忧,上奏疏请求孙权思考察省,深谋远虑,体恤民情。
C.骆统认为战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滋生出离心叛逆思想,应当急速停止,孙权和他反复商讨,最终实行了他的主张。
D.黄琥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严圭任湍须督。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2)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29 11:15: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五年二月,绍遣淳于琼、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绍引兵至黎阳,将渡河。

夏四月,公北救延。荀攸说公曰:“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颜良可禽也。”公从之。绍闻兵渡,即分兵西应之。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未至十余里,良大惊,来逆战。使张辽、关羽前登,击破,斩良。遂解白马围。绍渡河追公军,至廷津南。公勒兵驻营南阪下,使登垒望之,曰:“可五六百骑。”有顷,复白:“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公曰:“勿复白。”乃令骑解鞍放马。诸将以为敌骑多,不如还保营。荀攸曰:“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绍骑将文丑将五六千骑至。诸将复白:“可上马。”公曰:“未也。”有顷,骑至稍多。公曰:“可矣。”乃皆上马。时骑不满六百,遂纵兵击,大破之,斩丑。良、丑皆绍名将也,再战,悉禽,绍军大震。公还军官渡,绍进保阳武。

冬十月,绍遣车运谷,使淳于琼等将兵万余人送之。绍谋臣许攸来奔,说公击琼等。公乃留曹洪守,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琼等望见公兵少,出陈门外。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大破琼等皆斩之。绍初闻公之击琼,谓长子谭曰:“彼攻琼等,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郃、高览攻曹洪。郃等闻琼破,遂来降。绍众大溃,尽收其辎重图书珍宝,虏其众。公收绍书,得许下及军中人书,皆焚之。冀州诸郡多举城邑降者。至是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选自《三国志·武帝纪》,有删节)

(注)①公:指曹操。②许:地名,许县。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大破/琼等皆斩之
B.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大破琼等/皆斩之
C.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大破琼等/皆斩之
D.公急/击之琼退/保营遂攻之/大破琼等/皆斩之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操采用荀攸攻其不备、各个击破的策略,纾解了刘延的白马之围。
B.曹操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少胜多,大败袁军,斩杀袁绍帐下的名将。
C.曹操听取许攸建议,不顾后防空虚前往攻打淳于琼,最终取得了胜利。
D.曹操烧掉收缴到的手下与袁绍往来的密信,以示信任,从而安稳了人心。
【小题3】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乃引军兼行趣白马。
(2)彼攻琼等,吾拔其营,彼固无所归矣!
【小题4】请从曹操战胜袁绍的过程推求袁绍失败的原因。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察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登日宣太子。

(选自《三国志·卷五十九》,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B.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C.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D.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万户侯”,此处是指食邑万户以上。
B.“黄初”是三国时期曹魏的君主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古代纪年法常用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等,现在一般用公元纪年。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可以报告工作,提出治国建议等。
D.“谥”,谥号,古代官员特有的称号,即朝廷为了激励官员生前为官清廉公正,待他们死后都要以谥号给予善恶评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对他极为赞赏,授予他东中郎将,册立为太子。
B.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他不忍处罚犯了错误的人,还不许身边的人再提此事。
C.孙登为人孝顺,知恩图报。他不忘徐氏养育之恩,徐氏遭废,孙登仍敬重有加。立他为太子时,他坚决要求先立徐氏为皇后。
D.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时还上疏,建议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进,要宽缓刑法,减轻赋税劳役,以顺应百姓心愿。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少为书生,避乱荆州,于鲁阳山遇贼,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贼至,以刃临芝,芝叩头曰:“母老,唯在诸君!”贼曰:“此孝子也,杀之不义。”遂得免害,以鹿车推载母。居南方十余年,躬耕守节。

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时创,多不奉法。郡主簿刘节,旧族豪侠,宾客千余家,出为盗贼,入乱吏治。顷之天下草,芝差节客王同等为兵,掾史据白:“节家前后未尝给徭,若至时藏匿,必为留负。”芝不听,与节书曰:“君为大宗,加股肱郡,而宾客每不与役,既众庶怨望,或流声上闻。今调同等为兵,幸时发遣。”兵已集郡,而节藏同等,因令督邮以军兴诡责县,县掾史穷困,乞代同行。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太守郝光素敬信芝,即以节代同行,青州号芝“以郡主簿为兵”。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

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谈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三国志·魏书》卷十二

【小题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而宾客每不役 与:参加
B.今调同等为兵,时发遣 幸:希望
C.县掾史穷困  穷困: 穷困潦倒
D.芝不其书 报:回复
【小题2】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直接表现司马芝正直的一组是( )
①同行者皆弃老弱走,芝独坐守老母    ②芝乃驰檄济南,具陈节罪
③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     ④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⑤昭犹惮芝,不为通 ⑥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⑥D.①④⑥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司马芝年轻时,在去荆州避难的路上,就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品质;在南方居住十几年,能够恪守礼义节操。
B.在任菅县长官期间,司马芝不畏豪强,征调主簿刘节的门客当兵,同时写信给刘节,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一向豪侠的刘节代替门客去当兵。
C.司马芝教育下属,不要因君主能力有限而违反法令,告诫他们违反法令必然招致祸害,所以他的下属都能奉公守法。
D.司马芝性情正直,严于执法,不受请托,权贵至亲都不敢私下求他办事。他死后家无余财,从魏建国以来,历任河南尹没有能比上他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也。世乱,避难江东,单身穷困,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俱以种瓜自给,昼勤四体,夜诵经传。

会稽焦征羌,郡之豪族,门客放纵。骘与旌求食其地,惧为所侵,乃共修刺奉瓜,以献征羌。征羌方在内卧,驻之移时,旌欲去,骘止之曰:“本所以来,畏其强也;而今舍去,欲以为高,只结怨耳。”良久,征羌开牖见之,身依几坐帐中,设席致地,坐骘、旌于牖外,旌愈耻之,骘辞色自若。征羌作食,身享大案,殽膳重沓,以小盘饭与骘、旌,惟菜茹而已。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建安十五年,出领鄱阳太守。岁中,徙交州刺史、立武中郎将,领武射吏千人,便南行。明年,追拜使持节、征南中郎将。刘表所置苍梧太守吴巨阴怀异心,外附内违。骘降意怀诱,请与相见,因斩徇之,威声大震。

延康元年,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命骘上益阳。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骘周旋征讨,皆平之。

权称尊号,拜骠骑将军,领冀州牧。是岁,都督西陵,代陆逊抚二境,顷以冀州在蜀分,解牧职。

赤乌九年,代陆逊为丞相,犹诲育门生,手不释书,被服居处有如儒生。然门内妻妾服饰奢绮,颇以此见讥。在西陵二十年,邻敌敬其威信。性宽弘得众,喜怒不形于声色,而外内肃然。十年卒。

(选自《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广陵卫旌同年相善 同年:同岁
B.驻之移时,旌欲去 委:放下(瓜果)
C.领武射吏千人,便南行 道:道路
D.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   会:恰逢,正赶上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B.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C.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D.旌不能食/骘极饭/致饱乃辞出/旌怒骘曰/何能忍此/骘曰/吾等贫贱/是以主人以贫贱遇之/固其宜也/当何所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步骘当初潦倒,但是不忘耕读。步骘因世道混乱穷困潦倒,与好友卫旌靠种瓜养活自己,白天辛勤劳作,夜间诵读经传。
B.步骘心态平和,能够忍受屈辱。步骘与卫旌怕焦征羌门客的侵扰,上门拜访送去瓜果,却受到侮辱,步骘对此不以为意。
C.步骘军功卓著,深得孙权信任。步骘在孙权任讨虏将军及称帝后,因为他在军事方面的赫赫战功,先后由主记升至丞相。
D.步骘生活简朴,性情宽宏大量。步骘接替陆逊做丞相后,穿着住室仍像儒生;喜怒不形于声色,内外人士对他肃然起敬。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本所以来,畏其强也;而今舍去,欲以为高,只结怨耳。
(2)骘降意怀诱,请与相见,因斩徇之,威声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