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各句对课文文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鸿门宴》的人物形象塑造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不同人物相互映衬。(如刘邦与项羽、张良与范增、樊哙与项庄),使不同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每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
B.《陈情表》李密是被动的,言辞稍有不慎,不仅达不到陈请的目的,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但李密通过此文很智慧的解决了这个难题,实现了内心真实想法------尽孝道。
C.《段太尉逸事状》中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
D.《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5-02-05 03:17: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一)

陈情表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情,谨拜表以闻。

(文二)

李密传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父早亡,母何氏改醮。密时年数岁,感挛弥至,烝烝之性,遂以成疾。祖母刘氏,躬自抚养。密奉事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有暇则讲学忘疲,而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

少仕蜀,为郎。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之。蜀平,泰始初,诏征为太子洗马。密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遂不应命。乃上疏曰:“臣以险衅……。”

武帝览之曰:“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乃停召。后刘终,服阕,复以洗马征至洛。司空张华问之曰:“安乐公何如?”密曰:“可次齐桓。”华问其故,对曰:“齐桓得管仲而霸,用竖刁而虫流。安乐公得诸葛亮而抗魏,任黄皓而丧国,是知成败一也。”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出为温令,而憎疾从事,尝与人书曰:“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密有才能,常望内转,而朝廷无援,乃迁汉中太守,自以失分怀怨。及赐饯东堂,诏密令赋诗,末章曰:“人亦有言,有因有缘。官无中人,不如归田。明明在上,斯语岂然!”武帝忿之,于是都官从事奏免密官。后卒于家。

 (选自《晋书列传》)第五十八章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形影相 吊:在一起
B.蒙国恩 寻:不久
C.感恋至 弥:更加
D.从事其书司隶   白:告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密有才能,常望内转,朝廷无援
B.是区区不能废远  可隶密在县清慎,弗之劾也
C.是臣尽节陛下之日长 后卒
D.臣不胜犬马怖惧情 数使吴,有才辩,吴人称
【小题3】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次问:“孔明言教何碎?”密曰:“昔舜、禹、皋陶相与语,故得简雅:《大诰》与凡人言,宜碎。孔明与言者无己敌,言教是以碎耳。”华善之。
【小题4】同学们梳理出自文一的成语,找到了“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请你接着在文一中寻找成语,补充积累的内容(至少写出三个)。
【小题5】《古文释义》的选注者评说文一:“通体局势浑成,步骤安雅,更极尽结构之妙。”请具体谈谈文一的“结构之妙”。
【小题6】从文二可知李密陈情成功,请概述李密因此得到了哪些“实惠”?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选自李密《陈情表》)
【小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或命巾车,或孤舟
A.且臣少伪朝
B.臣具以表,辞不就职
C.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D.是以区区不能废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小题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B.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C.农人告余以春及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小题4】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一般都态度诚恳,措辞谦恭。
B.诏书是皇帝布告天下臣民的文书。从周代开始用诏书,从此成为语民的专用文书。
C.陛下是古代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陛,原指帝王宫殿台阶,后来演变成了尊
帝王的称谓。
D.“孝廉”“秀才”都是汉代以来推荐人才的科目。明清科举考试中,以生员为秀才,以举人为孝廉。
【小题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文中历叙朝廷多次征召,优礼有加,而自己由于要赡养祖母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
作者这样写,旨在打动晋武帝,让他在家侍奉祖母。
B.文中写到朝廷以孝治天下,对年老有功德的旧臣给予特殊的照顾,自己的状况特殊
更应得到朝廷的照顾。
C.作者还列举了自己伪朝做官的事实,说明自己本来就想做官,并不在乎个人的名节
不应朝廷的征召,只是祖母病重,没有非分之想。
D.面临忠孝难全的处境,作者指出了祖母和自己的年龄之差,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题6】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同类题5

阅读短文,完成小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事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小题1】对下列四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过蒙拔 擢:提拔
B.以刘日薄西山   但:只是
C.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希冀:希望,企图
D.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区区:微不足道
【小题2】下列各句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但以刘日薄西山
A.圣朝孝治天下B.谨拜表
C.臣险衅,夙遭闵凶D.猥微贱,当侍东宫
【小题3】这两段文字中,作者不应诏所用的“武器”是( )
A.圣朝以孝治天下
B.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C.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D.报养刘之日短也
【小题4】翻译
(1)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3)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