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也。年十六丧父,中表愍其孤贫,咸共赠赗,悉辞不受,称财以送终。长八尺,美须眉。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相友,俱游学于异国,并敬善陈仲弓。天下大乱,闻公孙度令行于海外,遂与原及平原王烈等至于辽东。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
中国少安,客人皆还,唯宁晏然若将终焉。
黄初四年,诏公卿举独行君子,司徒华歆荐宁。文帝即位,征宁,遂将家属浮海还郡,公孙恭送之南郊,加赠服物。自宁之东也,度、康、恭前后所资遗,皆受而藏诸。既已西渡,尽封还之。诏以宁为太中大夫,固辞不受。
自黄初至于青龙,征命相仍,常以八月赐牛酒。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宁为守节高乎,审老疾尪顿邪?”喜上言:“宁有族有人管贡为州吏,与宁邻比,臣常使经营消息。贡说:‘宁常着皂帽、布襦袴、布裙,随时单复,出入闺庭,能自任杖,不须扶持。四时祠祭,辄自力强,改加衣服,着絮巾,故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拜馔馈,跪拜成礼。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又居宅离水七八十步,夏时诣水中澡洒手足,窥于园圃。’臣揆宁前后辞让让意,独自以生长潜逸,耆艾智哀,是以栖迟,每执谦退。此宁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
宁卒,时年八十四。拜子邈郎中,后为博士。初,宁妻先率,知故劝更娶,宁曰:“每省曾子、王骏之言,意常嘉之,岂自遭之而违本心哉?”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第十一》,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B.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C.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D.度虚馆以候之/既往见/度乃庐于山谷/时避难者多居郡南/而宁居北/示无迁志/后渐来从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表在古代指与祖父、父亲的姐妹的子女或祖母、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子女的亲戚关系。
B.青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灵兽,属于传统文化中的四象之一,文中“青龙”即是此意。
C.征命指的是皇帝征召的命令。管宁曾写《辞征命上疏》,表达了不愿入朝为官的意向。
D.耆,老;艾,叶苍白,引为“老”。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文中泛指老年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管宁十六岁时父亲去世,他的表兄弟们同情他孤独贫困的处境,送给他治丧的费用,但他没有接受,而是根据自己的财力为父亲办丧事。
B.中原地区稍稍安定后,当时因为中原地区战乱而逃到辽东客居的人都回去了,只有管宁仍然安闲自在地留在辽东,像要在那里终老一样。
C.自从管宁东渡,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等人前前后后给了他很多的资助馈赠,管宁一律没有接受,而是全都封好立马退还给了公孙氏。
D.皇帝曾经下诏书询问青州刺史程喜,管宁不愿做官究竟是守节目自高还是因为老病衰弱,程喜认为管宁不是故意矫情以显示自己的高尚。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太祖为司空,辟宁,度子康绝命不宣。
(2)宁少而丧母,不识形象,常特加觞,泫然流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0-16 04:03: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孙和字子孝,少以母王有宠见爱,好学下士,甚见称述,赤乌五年,立为太子,时年十九。阚泽为太傅,薛综为少傅,而蔡颍、张纯、封俌、严维等皆从容侍从。

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和谓晏曰:“文武在事,当能几人,因隙构薄,徒相危害。岂有福哉?”遂两释之,使之从厚。和常言:“当世士人宜讲修术学,校习射御,以周世务,而但交游博奔以妨事业,非进取之谓。”后群寮侍宴,言及博弈。和以为“妨事费日而无益于用,劳精损思而终无所成,非所以进德修业,积累功绪者也。且志士爱日惜力,君子慕其大者,高山景行,耻非其次,”乃命侍坐者八人,各著论以矫之。于是中庶子韦瞻退而论奏。和以示宾客。时蔡颖好弈,直事在署者敩①焉,故以此讽之。

王夫人与全公主有隙。权尝寝疾,和祠祭于,和妃叔父张休居近庙,邀和过所居,全公主使人觇视,因言太子不在庙中,专就妃家计议,又言王夫人见上寝疾,有喜色。权由是发怒,夫人忧死,而和宠稍损,惧于废黜。鲁王霸觎滋甚,陆逊、吾粲、顾谭等数陈嫡庶之义,理不可夺,全寄、扬竺为鲁王霸支党,谮诉日兴。粲遂下狱诛,谭徒交州,权沈吟者历年,后遂幽闭和。于是骠骑将军朱据、尚书仆射屈晃率诸将吏泥头自缚,连日诣请和。权登白爵观见,甚恶之,敇据、晃等无事忩忩②。权欲废和立亮,无难督陈正、五营督陈象上书,称引晋献公杀申生、立奚齐,晋国扰乱。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郫,群司坐谏诛放者数十,众成冤之。大元二年正月,封和为南阳王,遣之长沙。

(选自《三国志·吴书·孙和传》有删节)

(注释)

①敩:xiào,效仿xué;古同“学”,学习。②忩:cōng cōng,纷争。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B.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C.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D.是时有司颇以条书问事和以为奸妄之人将因事错/意以生祸/心不可长也/表宜绝之/又都督刘宝白庶子丁晏/晏亦白宝。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赤乌,是传说中的瑞鸟,亦指太阳,这里是指孙权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元狩。古代纪年的方法还有干支纪年、生肖纪年等。
B.太傅,古代职官,始于西周,为国王的辅佐大臣与皇帝的老师,位尊职虚,如西汉的司马相如就曾做过长沙王太傅、梁怀土太傅。
C.射御,古代六艺中的两种,指射箭御马之术,都属于尚武的技艺,另外四种技能是礼、乐、书、数。韩愈《师说》中的“六艺经传”即指此六艺。
D.庙,本是供奉祖宗的地方,古代对庙的规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礼记》中说:“天了七庙,卿五庙,大夫三庙,七一庙。”“太庙”是帝王的祖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孙和反对朝臣互相攻讦构祸。在刘宝和丁晏相互状告之时,他说,因有矛盾就相互攻击,都企图坑害对方,这怎么会有福运呢?于是对双方进行劝释调解。
B.孙和好学下士,对博亦妨害事业颇有微词。认为博弈耗劳精神费尽思而一无所获,有志之士爱惜光阴珍惜精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并用这样的话规劝蔡颍。
C.孙和之母与全公主有矛盾,孙和因全公主诬陷而被孙权疏远,全公主说孙和不在太庙祭祀,而专往妃子家去谋划事情,又说王夫人看到呈上病重,脸上落出高兴的神色。
D.在孙和与孙霸的争斗中,孙和虽有陆逊、吾粲、顾谭等人多次向孙权陈述区分嫡庶的道义,但最终仍然难免太子之位被废的命运。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蔡颍好弈,直事在署者颇敩焉,故以此讽之。
(2)权大怒,族诛正、象,竟徙和于故鄣,群司坐谏诛放者数十。众咸冤之。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吾。”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若病结积在内,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有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太祖闻召佗。太祖苦头风,每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曹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注:①头风:头痛病。②考竟:拷问,死于狱中。
【小题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病在肠中,便断肠湔洗 不阙秦,将焉取之
B.辞妻病,数乞期不反 敢烦执事
C.多受其货而不加治   今其智反不能及
D.太祖闻召佗 图穷匕首见
【小题2】文中下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B.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C.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D.郡守/果大怒/令人追捉杀佗/郡守子知/之属使勿逐守/嗔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华佗原是读书人,外出求学,通晓几种儒家经典,当时不止一人要他出来做官,他都不接受,后来他对自己从事医业从来没有产生后悔之情。
B.华佗懂养生之道,医术更是高妙,特别擅长针灸、外科。他让病人饮用麻沸散进行麻醉,然后进行手术,开腹断肠,病人都没有感到痛苦。
C.华佗故意接受一位郡守很多财物,又不为他医治,不久又退还财物走掉了,还留下一封信辱骂郡守。郡守被激怒,吐了几升黑血,病就好了。
D.曹操让华佗专为自己医治头痛病,后来华佗回家,迟迟不肯再来。曹操很生气,认为华佗不愿为自己根治头痛病,把他抓起来马上杀了。
【小题4】译下面两个句子。
(1)到家,辞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2)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嶷传

①张嶷字伯岐,巴郡南充国人也。弱冠为县功曹。先主定蜀之际,山寇攻县,县长捐家逃亡,嶷冒白刃,携负夫人,夫人得免。由是显名,州为从事。时郡内士人龚录、姚铀位二千石,当世有声名,皆与嶷友善。

②建兴五年,丞相亮北住汉中,广汉绵竹山贼张慕等钞盗军资,劫掠吏民,嶷都尉将兵讨之。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酒酣,嶷身率左右,因斩慕等五十余级,渠帅悉殄。寻其余类,旬日清泰。后得疾病困笃,家素贫匮,广汉太守蜀郡何袛,名为通厚,嶷宿与疏阔,乃自舆诣袛,托以治疾。袛倾财医疗,数年除愈。其党道信义皆此类也。

③拜为牙门将,属马忠,北讨汶山叛羌,南平四郡蛮夷,辄有筹画战克之功。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

【小题1】解释加点字。
(1)州为从事    (2)嶷都尉将兵讨之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家逃亡(____________)
A.捐献 B.舍弃 C.除去 D.通“全”
(2)山贼张慕等盗军资,劫掠吏民。(____________)
A.一年的末尾,即冬季 B.同“抄”,抄录 C.纸币名 D.抢劫
【小题3】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乃自诣袛B.卷天下
C.来于秦D.史可法更敝衣草屦,背筐,长镵
【小题4】翻译划线句子。
嶷度其鸟散,难以战禽,乃诈与和亲,克期置酒。
【小题5】画波浪线部分写何祗“倾财医疗”,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文章展现了张嶷________和________的性格特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陆抗传

抗字幼节,孙策孙也。(陆)逊卒时,年二十,拜建武校尉。永安三年,假节,孙皓即位,加镇军大将军,领益州牧。

抗闻都下政令多阙,忧深虑远。乃上疏曰:“臣闻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盖六国所以兼并于强秦,西楚所以北面于汉高也。今敌跨制九服,非徒关右之。割据九州,岂但鸿沟以西而已。国家外无连国之援,内非西楚之强,庶政陵迟,黎民未乂。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臣每虑此,常中夜抚枕,临餐忘食。”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抗闻之,令将军左奕等径赴西陵。敕军营更筑严围,自赤谿至故市,内以围阐,外以御寇,昼夜催切,众甚苦之。诸将咸谏曰:“今及三军之锐,亟以攻阐,比晋救至,阐必可拔。何事于围,而以弊士民之力乎?”抗曰:“此城处势既固,粮谷又足,且所缮修备御之具,皆抗所宿规。今反身攻之,既非可卒克,且北救必至,至而无备,表里受难,何以御之?”诸将咸欲攻阐,抗每不许。宜都太守雷谭言至恳切,抗欲服众,听令一攻。攻果无利,围备始合。

晋车騎将军羊祜率师向江陵,诸将咸以抗不宜上。抗曰:“江陵城固兵足,无所忧患。如使西陵盘结,则南山群夷皆当扰动,则所忧虑,难可而竟也。吾宁弃江陵而赴西陵,况江陵牢固乎?”初,江陵平衍,道路通利,抗敕江陵督张咸作大堰遏水,以绝寇叛。祜欲因所遏水,浮船运粮,扬声将破堰以通步军。抗闻,使咸亟破之。祜至当阳。闻堰败,乃改船以车运,大费损功力。

晋巴东监军徐胤率水军诣建平,荆州刺史杨肇至西陵。抗令张咸固守其城;公安督孙遵巡南岸御祜;水军督留虑、镇西将军朱琬拒胤;身率三军,凭围对肇。将军朱乔、营都督俞赞亡诣肇。抗曰:“赞军中旧吏,知吾虚实者,吾常虑夷兵素不简练,若敌攻围,必先此处。”即夜易夷民,皆以旧将充之。明日,肇果攻故夷兵处,抗命旋军击之,矢石雨下,肇众伤死者相属。肇计屈夜遁。抗欲追之,而虑阐畜力伺间,兵不足分,于是但鸣鼓戒众,若将追者。肇众凶惧,悉解甲挺走,抗使轻兵跟之,肇大破败,祜等皆引军还。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修治城围,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讣如常,故得将士欢心。

评曰:刘备天下称雄,一世所惮,陆逊春秋方壮,威名未着,摧而克之,罔不如志。予既奇逊之谋略,又叹权之识才,所以济大事也。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徵,可谓克构者哉!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益州牧     领:兼任
B.力则安者制危  侔:弱小
C.黎民未     乂:安定
D.谦如常     冲:谦虚
【小题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陆抗具有他父亲的风范。他受到孙皓的赏识,被加授为镇军大将军。他优虑国事,上 疏劝谏,常夜不能寐。
B.诸将都想急于攻打步阐,陆抗总是不答允。宜都太守雷谭要求极为恳切,将领们听从 他的命令去攻打一次,进攻果然不利。
C.晋车骑将军羊祜率领军队向江陵进发。陆抗宁可放弃江陵,也要奔赴西陵,因为江陵 城固兵足,没有什么可忧虑的。
D.营都督俞赞逃跑投降杨肇,他深知陆抗军中的虚实底细。于是陆抗撤换了素质不高的 夷兵,给杨肇以出其不意的一击。
【小题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议者所恃,徒以长川峻山,此乃守国之末事,非智者之所先也。
(2)抗遂陷西陵城,诛夷阐族及其大将吏,自此以下,所请赦者数万口。
【小题4】文中陆抗认为能征服天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根据第二段内容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孙登字子高,权长子也。魏黄初二年,以权为吴王,拜登东中郎将,封万户侯,登辞疾不受。是岁,立登为太子,选置师傅,铨简秀士,以为宾友,于是诸葛恪、张休、顾谭、陈表等以选入,侍讲诗书,出从骑射。登待接寮属,略用布衣之礼,与恪等或同舆而载,或共帐而寐。黄龙元年,权称尊号,立为皇太子。
登或射猎,当由径道,常远避良田,不践苗稼,至所顿息,又择空闲之地,其不欲烦民如此。尝乘马出,有弹丸过,左右求之。有一人操弹佩丸,咸以为是,辞对不服,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又失盛水金马盂,觉得其主,左右所为,不忍致罚,呼责数之,长遣归家,敕亲近勿言。
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徐氏使至,所赐衣服,必沐浴服之。登将拜太子,辞曰:“本立而道生,欲立太子,宜先立后。”权曰:“卿母安在?”对曰:“在吴。”权默然。
年三十三卒。临终,上疏曰:“窃闻郡县颇有荒残,民物凋弊,奸乱萌生,是以法令繁滋,刑辟重切。臣闻为政听民,律令与时推移,诚宜与将相大臣详择时宜,博采众议,宽刑轻赋,均息力役,以顺民望。陆逊忠勤于时,出身忧国,謇謇在公,有匪躬之节。诸葛瑾、步骘忠于为国,通达治体。可令陈上便宜,蠲除苛烦,爱养士马,抚循百姓。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复,近者尽力,兵不血刃,而大事可定也。愿陛下留意听采,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谥登曰宣太子。
(节选自《三国志·孙登传》 )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是/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B.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C.初登所生/庶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D.初登所生底贱/徐夫人少/有母养之恩后/徐氏以妒废/处吴/而步夫人最宠/步氏有赐登/不敢辞拜受而已/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是古代的一种爵位,古代通常有五种爵位,依次为公、侯、伯、子、男 “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以上,后泛指高爵显位,如“粪土当年万户侯”.
B.“谥”,古代君主、诸侯、大臣、著名文士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 他们生前行迹,给予褒贬善恶的称号。分为官谥和私谥,如陶渊明私谥“靖节”。
C.“疏”,又称奏议,是封建社会历代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文书的统称。臣僚上“疏” 可以报告工作、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等。
D.“黄龙元年”,是以东吴君主孙权的年号纪年的。因都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所 以也常常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崇祯”皇帝,“康熙”皇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登体恤百姓,宽以待人。他出外狩猎时,常绕远路避开良田,不践踏百姓的庄稼。休息时,也是选择空闲之处。对于犯了错误的人,不忍处罚,还不许身边的人再提此事。
B.孙登人品出众,才干超人。孙登是孙权的长子,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孙权赞赏他的人品和能力,授予他东中郎将,赐封万户候,册立为太子,追谥宜太子。
C.孙登关心国事,忧国忧民。他临终上疏颇有见地,提出国家的政令应与时俱进博采众议;认为有些地方应该宽缓刑法,减轻赋税,调整或停止一些劳役,顺应民心。
D.孙登孝顺养母,有感恩之心。徐氏对孙登有养育之恩,虽遭废,但徐氏派人送来的衣服,孙登必定沐浴后才穿上。父亲要立他为太子,他则坚决要求先立养母为皇后。
【小题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从者欲捶之,登不听,使求过丸,比之非类,乃见释。
(2)既绝而后书闻,权益以摧感,言则陨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