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我国玉米主产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小题1】与丙地相比,甲地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①地形更平坦 ②热量更丰富 ③土壤更肥沃 ④水源更充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是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大量使用化肥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4-06-17 06:07: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产地位于下图中A地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分析该地区的番茄质量优良的主要自然原因。(2分)
(2)A城镇分布有“农夫果园”番茄榨汁企业,分析影响该企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3分)
(3)A地区农业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
。(双选)(1分)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 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 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
(4)描述图示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主要区位因素。(5分)
同类题2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本土年降水量分布及棉花带范围图
材料二 新疆部分(南疆)区域图
材料三 图中甲、乙两城市气温比较表
甲(37°48′N)
乙(36°54′N)
1月气温(℃)
9.3来
4.7
7月气温(℃)
17.1
25.7
(1)指出我国新疆和美国产棉区分布特征的不同点。
(2)简析经度110°以西美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形成原因。
(3)比较甲、乙两城市气候特征的不同点。
(4)指出我国新疆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可能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同类题3
下列国家的水稻生产中,机械化程度最高的是 ( )
A.中国
B.日本
C.泰国
D.印度
同类题4
图14反映我国某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据此回答34~36题。
【小题1】196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小题2】图示地区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地区
B.长江三角洲
C.成都平原
D.香港郊区
【小题3】从1961年至199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同类题5
传统稻米产区最需改进的是 ( )
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
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
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
D.大规模企业化种植园,农业产品商品率高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