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林卿既去,令骑奴还至寺门,拔刀剥其建鼓。何并自从吏兵追林卿。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会日暮追及,收缚冠奴,奴曰:“我非侍中,奴耳。”并心自知已失林卿,乃曰:“王君困,自称奴,得脱死邪?”叱吏断头持还,县所剥鼓置都亭下,吏民惊骇。

(选自《汉书》)

(1)行数十里,林卿迫窘,乃令奴冠其冠自代,乘车从童骑,身变服从间径驰去。
(2)叱吏断头持还,县所剥鼓置都亭下,吏民惊骇。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其他 更新时间:2019-08-21 11:54: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苏武传》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张胜。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张胜。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襟,与武决去。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胜曰 候:拜访B.虞常果张胜 引:牵、拉
C.而收张胜   系:逮捕D.又非亲属,何谓相   坐:定罪、治罪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词类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欲因此时B.单于其节
C.空以身草野D.反欲两主
【小题3】下列各句中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B.见犯乃死,重负国
C.为降虏于蛮夷D.皆为陛下所成就
【小题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犯乃死,重负国 臣诚恐欺于王而负赵
B.何以汝见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C.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克,公问其故
D.欲此时降武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丙吉字少卿,鲁国人也。治律令,为鲁狱史。积功劳,稍迁至延尉右监。坐法失官,归为州从事。武帝末,诏其治巫蛊郡邸狱。时,宣帝生数月,以皇曾孙坐卫太子事系,吉见而怜之。吉择谨厚女徒,令保养曾孙,置闲燥处。后元二年,武帝疾,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于是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诏狱系者,亡轻重一切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地节三年,立皇太子,吉为太子太傅,数月,迁御史大夫。及霍氏诛,上躬亲政,省尚书事。是时,掖庭宫婢则令民夫上书,自陈尝有阿保之功。章下掖庭令考问,则辞引使者丙吉知状。掖庭令将则诣御史府以视吉。吉识,谓则日:“汝尝坐养皇曾孙不谨督,汝安得有功?独渭城胡组、淮阳郭徵卿有恩耳。”上亲见问,然后知吉有旧恩,而终不言。上大贤之,封吉为博阳侯,邑千三百户。后五岁,代魏相为丞相。

吉本起狱法小吏,后学《诗》、《礼》,皆通大义。及居相位,上宽大,好礼让。椽史有罪减,不称职,辄予长休告,终无所案验。

吉又尝出,逢清道群斗者,死伤横道,吉过之不问,椽史独怪之。吉前行,逢人逐牛,牛喘吐舌,吉止驻,使骑吏问:“逐牛行几里矣? ”椽史独谓丞相前后失问,或以讥吉,吉日:“民斗相杀伤,长安令、京兆尹职所当禁备连捕,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方春少阳用事,未可大热,恐牛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三公典调和阴阳,职当此,是以问之。”椽吏乃服,以吉知大体。五凤三年春,吉病笃。薨,谥曰定侯。

(节选自《汉书.丙吉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A.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 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B.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C.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D.内谒者令郭穰夜到那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穰还以闻/因劾奏吉/武帝亦寤/日/天使之也/因赦天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巫蛊,指民俗中信奉借助超人的神秘力量对人、事施以控制影响的方术。巫蛊之术从秦汉时期就有,且汉代和唐代的法律都明令禁止。
B.太傅,官名。始于西周,朝廷的辅佐大臣、皇帝的老师,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位列三公之。
C.笞,指中国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是对犯有较重过错的人使用的惩罚手段。
D.阴阳,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古人观察到自然界中各种对立面又相联系的大自然现象,如天地、日月、昼夜、寒暑等,便以哲学的思想方式归纳出“阴阳”的概念。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丙吉冒险营教皇曾孙。丙吉闭门拒绝郭与使者进入郡邸狱,救下了年幼的皇曾孙,却遭到郭穰的弹劾。
B.丙吉匿功不言受封赏。宣帝即位后,丙吉闭口不提以前对宣帝有恩惠。宣帝知道真相后封丙吉为博阳候。
C.丙吉对属下宽宏大量。丙吉的掾史有罪过或不称职,丙吉就给他休长假或离开职位,没有对其查证追究。
D.丙吉对百姓漠不关心。丙吉外出,清理道路时恰逢一群人斗殴,死伤的人横卧在道路上,丙吉经过却不闻不问。
【小题4】把下而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3)吉为人深厚,不伐善。自曾孙遭遇吉绝口不道前恩。
(4)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宰相不亲小事,非所当于道路问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敖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翁归治东海明察,郡中吏民贤不肖,及奸邪罪名尽知之,县县各有记籍。自听其政,有急名则少缓之,吏民小解,辄披籍,县县收取黠吏豪民,致其罪,高至于死。收取人必于秋冬吏大会中,及出行县,不以无事时。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东海大豪郯许仲孙为奸猾,乱吏治,郡中苦之。二千石欲捕者,辄以力势变诈自解,终莫能制。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节选自《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莫能   当:相抵,相当
B.徒餐邮   署:代理
C.致其罪   案:调查,考查
D.收取人必于秋冬吏大会中    课:征收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及翁归市吏/今日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B.百贾畏/填然鼓,兵刃既接
C.自听政/则或咎欲出者
D.一警百/焚百家之言,愚黔首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B.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C.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D.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2)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3)翁归至,论弃仲孙市,一郡怖栗,莫敢犯禁,东海大治。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招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史,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

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

(选自《汉书》)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莫能 (________)    (2)田延年为河东太守(________)
(3)署督邮 (________)    (4)又不可以私 (________)
【小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属县长吏虽中伤B.案事发奸,穷竟事情
C.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D.为狱小吏,晓习文法
【小题3】与“征拜东海太守”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B.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C.古之人不余欺也D.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小题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
(2)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坐后堂待见。
【小题5】文中除了表现尹翁归奉职守法外,还写了他的哪些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张敞,字子高,河东平阳人也。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敞既视事,一日捕得数百人,穷治所犯,尽行法罚。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天子嘉之。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其治京兆,略循赵广汉之迹。然敞本治《春秋》,以经术自辅,其政颇杂儒雅,往往表贤显善,不醇用诛罚,以此能自全,竟免于刑戮。
为京兆九岁,坐与光禄勋杨恽厚善,后恽坐大逆诛,公卿奏恽党友,不宜处位,等比皆免,而敞奏独寝不下。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舜以敞劾奏当免,不肯为敞竟事,私归其家。人或谏舜,舜曰:“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敞闻舜语,即部吏收舜系狱。舜当出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日京兆竟何如?冬月已尽,延命乎?”乃弃舜市。
顷之,宣帝崩。元帝初即位,待诏郑朋荐敞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上以问前将军萧望之,望之以为敞能吏,任治烦乱,材轻非师傅之器。天子使使者征敞,欲以为左冯翊。会病卒。
初,敞为京兆尹,而敞弟武拜为梁相。是时,梁王骄贵,民多豪强,号为难治。敞问武:“欲何以治梁?”武敬惮兄,谦不肯言。敞使吏送至关,戒吏自问武。武应曰:“驭黠马者利其衔策,梁国大都,吏民凋敝,且当以柱后惠文弹治之耳。”秦时狱法吏冠柱后惠文,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吏还道之,敞笑曰:“审如掾言,武必辨治梁矣。”武既到官,其治有迹,亦能吏也。
(选自《汉书﹒张敞传》,有删节)
注:①柱后惠文,官员帽子名,是执法官和御史的代称。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敞本治《春秋》 治:治理
B.而敞奏独寝不下   寝:搁置
C.不肯为敞竟事     竟:完成
D.审如掾言 审:果然
【小题2】与“后恽坐大逆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予羁縻不得还,国事遂不可收拾。
D.“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小题3】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张敞上任之初,长安的治安一片混乱,偷盗横行,商人深以为苦,张敞的治绩得到了皇帝的称许。
B.张敞治理京兆,不专用诛罚,以经术为辅,兼采儒道,所以老百姓常常能保全性命,免于刑罚。
C.萧望之认为张敞是有能力的官吏,堪任治理烦乱,但是其资质轻浮,不是做师傅的材料。
D.张敞的弟弟张武认为对待官民凋敝的梁,就如同驾驭狡猾的马要善用马衔和马鞭,要用刑法弹压管理。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是时京师浸废,长安市偷盗尤多,百贾苦之。
(2)吾为是公尽力多矣,今五日京兆耳,安能复案事?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