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终军字子云,济南人也。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至府受遣,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欲与交结,军揖太守而去,至长安上书言事。武帝异其文,拜军为谒者给事中。
从上幸雍祠,获白麟,一角而五蹄。上异此物,博谋群臣。军上对曰:“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南越窜屏葭苇,与鸟鱼群,正朔不及其俗。北胡禽兽行,虎狼心,上古未能摄。陛下盛日月之光,专神明之敬,而异兽来获,宜矣。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宜因时令,改定告元,使著事者有纪焉。若此之应,殆将有削左衽、袭冠带、而蒙化者焉。斯拱而俟之耳!”上甚异之,由是改元为元狩。后数月,越地及匈奴王有率众来降者,时皆以军言为中。
初,军从济南步入函关,关吏予军繻①。军问:“以此何为?”吏曰:“为复传②,还当以合符。”军曰:“大丈夫西游,终不还。”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出关,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军行郡国,所见便宜以闻。还奏事,上甚说。
当发使匈奴,军自请曰:“军无横草之功,得列宿卫,食禄五年。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当矢石,启前行。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孤于外官,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
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使南越,说其王,欲令入朝,比内诸侯。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军遂往说越王,越王听许,请举国内属。天子大说,赐南越大臣印绶,一用汉法,以新改其俗,令使者留镇抚之。越相吕嘉不欲内属,发兵攻杀其王及汉使者,皆死。军死时年二十余,故世谓之“终童”。
(选自《汉书·终军传》)
注:①繻,用作通行证的帛。②传,凭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 |
B.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 |
C.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 |
D.昔武王中流/未济白鱼入于王舟/俯取以燎/群公咸曰/休哉/今郊祀获兽/此天之所以示飨也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衽,我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或是明代初期汉族女性所着的服装,前襟向左掩,不同于中原一带人民的右衽。 |
B.改元,指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文中即是此意。 |
C.合符是中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符又称符节、符信,制成后一分为二,供持有者双方相互印证,也就是合符。 |
D.印绶,指印信和系印信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封建帝王赐给大臣印绶即是授予相应的官职。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终军不慕权贵,太守想要和他结交,召见他,他明确地拒绝了太守,只是作了一个揖就转身离开了。 |
B.终军用周武王的例子给皇帝解说抓获异兽之事,后来越地和匈奴有人来归降,人们认为他的话应验了。 |
C.终军巡视郡国的时候,把他见到的对国家有利的事都上报给朝廷,返回后向皇上奏事,皇上十分高兴。 |
D.终军成功地劝说了南越王投降,但是南越宰相吕嘉不愿归顺,他发兵攻击并杀死了南越王及汉朝的使者。 |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闻《诗》颂君德,《乐》舞后功,异经而同指,明盛德之所隆也。
(2)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