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丁四地分别位于
A.中央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西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
B.湄公河三角洲、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
C.墨累达令盆地、中央大平原、西欧平原、湄公河三角洲
D.湄公河三角洲、中央大平原、墨累达令盆地、西欧平原
【小题2】影响丙地两大农业部门生产结构作出调整的最主要因素是
A.保鲜冷藏技术
B.国际市场需求
C.气候不断变化
D.交通运输条件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5-30 10:2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水稻种植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提高丙地区草场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土地
【小题3】有关三地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以面向城市市场为主
B.乙生产规模大但单产低
C.丙专业化程度和科技水平低
D.乙丙商品率高
同类题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小题1】比较甲(松嫩平原)、乙(江淮地区)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格①②③。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①
②
乙
光热、水源较充足
③
【小题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有哪些?
【小题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同类题3
下图为我国一城市城郊稻藕轮作与稻鱼蟹混养相结合的生态农业种植结构模式,读图
【小题1】该城市最可能是
A.哈尔滨
B.武汉
C.西宁
D.北京
【小题2】该城郊农业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气候湿热
B.地广人稀
C.临近市场
D.机械化水平高
同类题4
下图示意北美五大湖某地区农业分布状况。青贮玉米是将新鲜玉米(含茎叶)存放到青贮窖中,经发酵制成饲料或工业原料。专用青贮玉米植株高大,一般为2.5~3.5米,以生产鲜秸秆为主,而普通玉米则以生产玉米籽实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区域大规模种植青贮玉米,是为了( )
A.出售商品玉米
B.丰富区域景观
C.收获后制酒精
D.作为牲畜饲料
【小题2】图示②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型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同类题5
下图是英国、阿根廷主要畜牧业(图中阴影 )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甲、乙两图中畜牧业有明显差异,具体表现为( )
A.甲国以肉牛为主
B.甲国多天然草原
C.乙国你奶牛为主
D.乙国农场规模大
【小题3】【小题4】甲国畜牧业( )
A.畜产品品质差
B.国家市场为主
C.畜产品商品率高
D.机械化水平低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