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日本人在培育西瓜时,将其放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成熟时就长成了方形。2013年7月,日本的方形西瓜以每个860美元(约合5300元人民币)的价格在俄罗斯出售。在日本,该西瓜仅售80美元(约合490元人民币)。俄罗斯自产西瓜在半个月之后的8月1日前后上架。读上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远高于日本,物流成本高是其原因之一,其主要运输方式可能是
A.铁路
B.空运
C.海运
D.公路
【小题2】上市早也是方形西瓜在俄罗斯售价高的原因之一,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
A.两地的地理位置差异
B.俄罗斯市场需求量大
C.日本的西瓜品种优良
D.日本栽培技术先进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08-05 12:3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
B.季风水田农业——亚热带季风气候
C.商品谷物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
同类题2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德国森林覆盖率近1/3,农村几乎所有的地方都有草坪和树木,农业生产较少受旱涝灾害影响。德国90%以上的农户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专一生产某种农产品的农场很少。下图为德国矿产资源和农业分布图。
(1)分析德国农业生产较少受旱涝灾害影响的原因。
(2)分析饲养业和种植业并举的好处。
(3)德国不仅农业发达,也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一,试分析德国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同类题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下面是我国目前部分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2:中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小题1】比较甲(松嫩平原)、乙(江淮地区)两个商品粮基地,并填表格①②③。
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
甲
①
②
乙
光热、水源较充足
③
【小题2】南方部分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分析其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有哪些?
【小题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
同类题4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再从高山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形成了新疆独特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材料中所述的“搬家”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游牧业
D.乳畜业
【小题2】下列地区与搬迁季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山前平原—夏季
B.高山—春季
C.河谷低地—冬季
D.沙地—秋季
【小题3】上述现象的产生体现了(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同类题5
有关商品谷物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是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
B.种植的作物主要是水稻和小麦
C.商品谷物农业是一种购买农产品的农业地域类型
D.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