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某地发展基塘农业(左图)和该地工业园区生产流程示意图(右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甲地农业生产模式的主导自然因素是
(2)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基塘农业和耕地面积均大幅减少,现存耕地主要种植蔬菜、花卉和水果。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角度简述该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6-08-09 05:01: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图为两地区农业资料统计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小题2】乙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城市郊区,市场需求量大
D.水热条件好,利于热带经济作物生长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优势是( )
A.地广人稀
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
D.劳动力充足
【小题2】乙、丙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征有( )
A.机械化程度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投入劳动力多
D.受市场影响大
同类题3
被称为“软黄金”的虫草是…种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冬天是虫子,夏天却是草,即又叫冬虫夏草。每年夏季,数以万计的“采挖大军”进入青藏高原掠夺性采挖虫草,使其分布海拔缩减到在4400~4600米之间。下图阴影部分为我国虫草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问题。
(l)指出虫草分布区的位置。描述虫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虫草分布区植物种类丰富,分析原因。
(3)为了保护虫草资源,有人认为应该加强工业化人工发酵和人工培植研究,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同类题4
下图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甲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乙为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读图回答问题。
(1)下表反映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的差异性,甲、乙两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甲乙两区域农作物种植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
(3)与甲区域相比,乙区域的农业发展,有哪些具有优势的区位条件?
同类题5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引黄河水灌溉方便
D.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小题2】乙地的建筑物 (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小题3】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区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