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项羽大怒曰:“旦日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珍宝尽有   之:无实义
B.旦日士卒   飨:犒劳
C.贪于财货,好美 姬:帝王之妾
D.素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小题2】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A.此天子气也
B.刘备,天下枭雄
C.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D.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小题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讫汉武帝太初四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
B.《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明它不但在中国史学上有重要地位,而且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C.文段中的“关中”,指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代。
D.文段中的“山东”,古今异义,在这里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21 04:53:3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五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自以精兵三万人……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乃得与数十骑遁去……汉王道逢得孝惠、鲁元,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沛公,指刘邦②孝惠,刘邦的嫡子;鲁元,刘邦之女。③本段史料在《高祖本纪》中没有写双方军队的人数,第四处省略号后的故事在《高祖本纪》中没写。④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⑤本段故事在《高祖本纪》中也没写。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B.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C.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D.汉元年十月/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符节/降轵道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侯,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二等,春秋战国时期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是:王、侯、伯、子、男。
B.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征调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成,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符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北面,面北,面向北。指臣服于人。古时君主面南而坐,臣子面向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容人;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人民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就节选部分而言,《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的冷酷无情与无赖形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 “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巨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巨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 “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而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卯。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娼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召唐让曰 让:责怪
B.唐谢曰   谢:道歉、谢罪
C.文吏以法绳之 绳:衡量
D.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 椎:大铁椎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B.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C.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D.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父”即大伯,父亲的哥哥。《鸿门宴》中项羽称范增“亚父”,意思是尊敬他仅次于对待父亲。
B.“胡”,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战国以后、秦汉之际,多称匈奴为“胡”。
C.“舍人”,古代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例如:蔺相如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D.“尺籍”是书写军令、军功的簿册。“伍符”是古代军中各伍互保的符信。
【小题4】对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
——臣的父亲原是代国的丞相,很看好赵国的将军李齐。
B.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
——您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人少独处的时候吗?
C.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因此军队被打败,兵士都逃走了。赵王被秦兵擒获,国家也被灭了。
D.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
——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而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任务并责令他建立功勋。
【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文帝仰慕廉颇、李牧的威名,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冯唐则针锋相对,指出即使廉颇、李牧能再生于当世,汉文帝也未必能举贤任能,因而一时激怒了汉文帝。
B.汉文帝心悬边事,因而再次向冯唐咨询。冯唐抓住机会,说明君王任用边关大将,要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权,而不从中干扰掣肘,将军才能建功立业,担当大任。
C.为了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冯唐又先后列举了李牧、魏尚二人的事例。他们二人都有杰出的指挥才能和治军本领,但因为中央干涉太多,因而都打了败仗。
D.冯唐对汉文帝的批评虽然言辞犀利,但因为理据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最终不仅使魏尚得到赦免,他本人也得以升迁。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侯张良者,字子房,其先韩人也。大父开地,相韩昭侯。父平,相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未宦事韩。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相韩故。

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锥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后十年,陈涉等起兵,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良欲往从之,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属焉。沛公拜良为厩将。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故遂从之,不去见景驹。

沛公入秦宫,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出舍,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

项羽至鸿门下,欲击沛公,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以语沛公。沛公大惊。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羽乎?”沛公默然良久,曰:“固不能也。今为柰何?”良乃固要项伯。项伯见沛公。沛公与饮为寿,结婚姻。令项伯具言沛公不敢倍项羽,所以距关者,备他盗也。及见项羽后解,语在《项羽》事中。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B.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C.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D.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甚急/为张良故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侯中的“侯”是我国古代爵位中的一种,在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
B.字,又称“表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名定字。
C.“拜良为既将”中的“拜”,古代指按一定礼节授予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
D.婚姻,在本文中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是指约为儿女亲家,男方为婚,女方为姻。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年张良血气方刚,胆量过人。当韩被秦国灭亡后,他用尽自家财产为韩报仇,不畏惧秦的强大。
B.张良审时度势,懂得隐忍。在行刺秦王失败之后,他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更改姓名,躲藏起来。
C.张良眼光锐利,善于辞令。当刘邦想把珍宝、美人等留下享用时,他以秦亡国为例,独自规劝刘邦。
D.张良有情有义,忠心耿耿。当得知项羽要攻打刘邦时,他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给刘邦出化解之策。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良数以《太公兵法》说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
(2)项伯乃夜驰入沛公军,私见张良,欲与俱去。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入。”

材料二:

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汉王、项羽相与临广武①之涧而语。项羽欲汉王独身挑战。汉王数项羽曰:“始与项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关中者王之,项羽负约,我于蜀汉。罪一。项羽矫杀卿子冠军②而自尊,罪二。项羽已救赵,当还报,而擅劫诸侯兵入关,罪三。怀王约入秦无暴掠,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罪四。又强杀秦降王子婴,罪五。诈坑秦子弟新安③二十万,王其将,罪六。项羽皆王诸将善地,而徙逐故主,令臣下争叛逆,罪七。项羽出逐义帝彭城,自都之,夺韩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项羽使人阴弑义帝江南,罪九。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无道,罪十也。吾以义兵从诸侯诛残贼,使刑余罪人击杀项羽,何苦乃与公挑战!”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胸,扪足曰:“虏中吾指!”汉王病创卧,张良强请汉王起行劳军,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汉。汉王出行军,病甚,驰入成皋。

病愈,西入关,至栎阳,问父老,置酒,留四日,复如军,军广武。关中兵益出。

当此时,彭越将兵居梁地,往来楚兵,绝其粮食。田横往从之。项羽击彭越等,齐王信又进击楚。项羽恐,乃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鸿沟而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项王归汉王父母妻子军中皆呼万岁乃归而别去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释:①广武,城名,故址在今河南荥阳县东北广武山上。山上有东西广武二城,中隔广武涧。②卿子冠军,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宋义。③新安,秦县,故地在今河南渑池县东。
【小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父老  存:问候
B.往来楚兵 苦:使……痛苦
C.我于蜀汉 王:封王
D.项羽击彭越等    数:屡次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项羽欲汉王独身挑战    臣将军戮力而攻秦
B.病甚,驰入成皋 击沛公于坐
C.汉王伤胸,扪足曰 度我至军中,公
D.起行劳军,安士卒 亦明死生之大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与项羽共同接受怀王的约定,先入定关中者在关中称王,但项羽背负了盟约。
B.汉王历数项羽暴掠、弑主、杀降王、坑秦卒等罪行,以便使刑余罪人能击杀项羽。
C.汉王被弩箭射中了胸部,却摸着脚谎称只是脚趾受伤,其主要意图在于稳定军心。
D.汉王虽然受了重伤,但痊愈之后在彭越、韩信的配合下,迫使项羽主动立约休兵。
【小题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未断句的部分断句。
乃 与 汉 王 约 中 分 天 下 割 鸿 沟 而 西 者 为 汉 鸿 沟 而 东 者 为 楚 项 王 归 汉 王 父 母 妻 子 军 中 皆 呼 万 岁 乃 归 而 别 去
【小题5】把文中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楚汉久相持未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疲转饷。
(2)夫为人臣而弑其主,杀已降,为政不平,主约不信,天下所不容
(3)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戟,指我国独有的古代兵器,是戈和矛的合成体,它既有直刃又有横刃,呈“十”字或“卜”字形,因此戟具有钩、啄、刺、割等多种用途,其杀伤能力胜过戈和矛。
B.参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左担任警卫的人。古时乘车,尊者右,御者中,陪坐左。乘,四马一车。
C.跽,长跪。古人席地而坐,以两膝着地,臀部贴在脚跟上为坐,直身臀不着脚跟为跪,跪而挺腰耸身为长跪。
D.怀王,怀是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形势危急,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良于是见樊哙,寻求帮助。
B.怀王与诸将约定,谁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就可封作王。
C.项王对樊哙闯帐不惩罚,反而先后赏赐给樊哙一大杯酒、一条不熟的猪后腿,直至“赐座”。
D.樊哙闯帐,意在与项王拼命。劝项羽不要重蹈秦朝灭亡的覆辙。体现樊哙智勇双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2)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