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古代诗文阅读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曰:“见君不见其从政者,可乎?”仲尼曰:“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晏子闻之,曰:“婴则齐之世民也,不维其行,不识其过,不能自立也。婴闻之,有幸见爱,无幸见恶,诽誉为类,声响相应,见行而从之者也。婴闻之,以一心事三君者,所以顺焉;以三心事一君者,不顺焉。今未见婴之行,而非其顺也。婴闻之,君子独立不惭于影,独寝不惭于魂。孔子拔树削迹,不自以为辱;穷陈蔡,不自以为约;非人不得其故,是犹泽人之非斤斧,山人之非网罟也。出之其口,不知其困也。始吾望儒而贵之,今吾望儒而疑之。”

仲尼闻之,曰:“语有之:言发于尔,不可止于远也;行存于身,不可掩于众也。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吾罪几矣!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不及人以为师。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第八》)

(注)宰我,孔子的弟子。
【小题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维其行 维:维护,保持
B.不自以为约 约:贫困,困窘
C.吾罪几矣 几:(到了)
D.极点丘闻君子过人以为友   过:探望,拜访
【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不维其行,不识其过 / 如之何其可及也
B.有幸见爱,无幸见恶 / 使子路反见之
C.始吾望儒而贵之/ 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D.因宰我而谢焉 / 因之以饥馑
【小题3】下列四组句子中,全都暗含孔子或晏子评价对方的一组句子是( )
①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 
②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 
③婴则齐之世民也……不能自立也 
④今吾望儒而疑之 
⑤吾窃议晏子而不中夫人之过 
⑥因宰我而谢焉,然仲尼见之
A.①④⑥B.①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⑤
【小题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听说晏子事三君而顺,到齐国去就不肯见他,这虽不免有些主观,却也反映了孔子磊落坦荡,恪守自己的做人原则。
B.子贡当面对孔子“见君不见其从政者”的做法提出疑问,孔子也当即给予了答复,这表现了孔子能够平等地对待学生。
C.晏子听闻孔子对他的评价后,没有为自己辩解,而是反唇相讥,将矛头直接指向孔子,讽刺他周游列国时“拔树削迹”、“身穷陈蔡”的窘况。
D.听到晏子的话,孔子深深自责,诚恳地表示歉意,并去拜会晏子,表现出他勇于责己、知过必改的胸怀,不愧大家风范。
【小题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闻晏子事三君而顺焉,吾疑其为人。
(2)今丘失言于夫子,讥之,是吾师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2 06:1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谓其太傅鞫武曰:“燕、秦不两立,愿太傅幸而图之!”太傅曰:“请入,图之。”鞫武曰:“燕有田光先生者,其智深,其勇沉,可与之谋也。”太子曰:“愿因太傅交于田先生,可乎?”鞫武曰:“敬诺。”出见田光,道太子曰:“愿图国事于先生。”田光曰:“敬奉教。”乃造焉。
太子跪而逢迎,却行为道,跪而拂席。田先生坐定,左右无人,太子避席而请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田光曰:“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虽然,光不敢以乏国事也。所善荆轲,可使也。”太子曰:“愿因先生得交于荆轲,可乎?”田光曰:“敬诺。”即起,趋出。太子送之至门,曰:“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
偻行见荆轲,曰:“光与子相善,燕国莫不知。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两立,愿先生留意也。’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愿足下过太子于宫。”荆轲曰:“谨奉教。”田光曰:“光闻长者之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约光曰:‘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是太子疑光也。夫为行使人疑之,非节侠士也。”欲自杀以激荆轲,曰:“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遂自刭而死。
荆轲见太子,言田光已死,明不言也。太子再拜而跪,膝下行,流涕,有顷而后言曰:“丹所请田先生无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今田先生以死明不泄言,岂丹之心哉?”
(选自《战国策•燕策》,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B.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C.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D.臣闻骐骥/盛壮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也/驽马先之今太子/闻光壮盛之时/不知吾精已消亡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战国策》是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B.足下,古代下称谓上,或同辈相称,用“足下”,意为“您”,属称对方的敬辞。
C.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达敬意。
D.太傅,古代官职名,和太师、太保一起,位列“三公”。文中的“太傅”是太子太傅,太子太傅一般认为就是太子的老师。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强大的秦国,燕太子希望太傅帮助他,为他出谋划策。太傅向他推荐了田光,田光向太子推荐了荆轲。
B.太子丹为了国事,亲自去拜访鞫武、田光和荆轲等贤人侠士,这充分表明他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
C.田光年纪大了,劝说荆轲为太子出力,最后以自杀来激励荆轲并表明忠心。
D.太子丹听说田光死了,很伤心,双腿跪行,流着眼泪说自己要田光不要泄密的本意是想要和田光商议重大事情,并不是要他去死。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秦且灭六国,兵以临易水,恐其祸至,太子丹患之。
(2)愿足下急过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

同类题5

特殊句式:根据画线处指出句式的特殊之处,并翻译句子。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燕王拜送于庭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毕使于前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见燕使者咸阳宫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群臣侍殿上者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