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表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1980年至2010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省区
鄂
苏
冀
鲁
新
1980~1990年
-136.1
-59.5
362.2
672.3
254.0
1991~2010年
-145.5
-310.3
-644.2
-1051.1
560.7
【小题1】1980年至2010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
A.由东向西再向北
B.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C.由南向北再向东
D.由北向南
【小题2】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①劳动力价格 ②市场距离 ③国家政策 ④热量条件 ⑤产品质量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6-12-26 01:04: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它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下图为我国主要经济带(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 )
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
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
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中心
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各经济带(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东北—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B.丝绸之路经济带应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
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
D.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
同类题2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类似的是
A.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上海城郊畜牧业
D.内蒙古草原畜牧业
【小题2】该生产模式会对当地社会经济影响,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A.减轻了天然草场压力
B.增加了土壤肥力
C.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
D.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类题3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
,乙图中表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2)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共同特点是:
。
(3)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场一般多为家庭经营,种植的作物中均有
。
(4)甲图所示的国家建立了全国
系统,免费向所有农场提供最新科研成果。
(5)乙图所示的国家,政府不遗余力修建
,以促进农牧业的发展。
同类题4
2016年6月3日从河南省农业厅获悉,该省8100多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陆续成熟。南阳、驻马店等地小麦已开始大面积收割,小麦机收率达到95%以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河南省南部地区小麦成熟时间较早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
B.地势低,气温高
C.距海近,降水多
D.降水少,温差大
【小题2】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以旱作农业为主
B.生产规模较大
C.劳动生产效率低
D.机械化水平较高
同类题5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
(1)图示区域种植业分布的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分析公元前11世纪种植业分布北界在①处向东北方向凸出的原因。
(2)与长三角相比,图中③地发展农业在气候方面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各有哪些?
(3)长期以来,M省形成了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结构,但是带来的经济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试用所学知识分析该省工业整治应采取措施。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