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过秦论(下)
贾 谊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抚之众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子婴立,遂不悟。籍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民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注】①耰(yōu)白梃(tīng):指农具。此处藉以形容武器之粗劣。扰,锄头的木柄。白梃,白木棒。②阖(hé):关闭。
【小题1】下列语句中画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侯起,豪俊相立 并:一同。
B.诸侯起于匹夫,以利 合:联合。
C.收弱扶,以令大国之君   罢:疲惫。
D.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   从:合纵。
【小题2】下列六句话编成四组,全是秦朝灭亡原因的一项是
①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
②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③秦王足己不问, 遂过而不变
④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⑤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
⑥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⑤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朝吞并了六国诸侯以后,修筑渡口关隘,占据着险要地势,修治武器,守护着这些地方。然而陈涉凭着几百名散乱的戍卒,却所向无敌。
B.由于子婴连一般君主的才能也不具备,又选取了中等以下的辅佐之臣,所以虽然有险固的工事,沃野千里的关中之地,也难免秦朝的败亡。
C.秦国从秦穆公到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个个才能超群,而且与秦国关中一带险固的地势有密切的关系。
D.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它丢失了从周代而来的治国传统,所以不能长治久安。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章邯因以三军之众要市于外,以谋其上。群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
(2)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4-14 05:16: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梭棘矜,非锆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隶之人  氓隶:下层人民。
B.蹑足行伍之间 蹑足:插足,参加。这里有“置身于……”的意思。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豪俊:英雄豪杰。
D.致万乘之势 万乘:指天子。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余威震殊俗 不拘时,学于余
B.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陵见其至诚,喟叹日
C.非向时之士也 事如此,此必
D.然秦区区之地 而蔺相如徒口舌为劳
【小题3】下列各项对文中语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译文: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赢得的粮食跟着他。
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译文:那迁谪戍边的卒子们,不是用来抵抗九国部队的。
C.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译文:假使拿山东诸国跟陈涉比一比长短大小,量一量权势力量,那简直是天渊之别了。
D.-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译文: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了家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