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我国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若该城镇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90年代后,该地桑基、蔗基鱼塘大量减少,果基、花基鱼塘明显增加,请分析导致该地基塘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
(2)若该城镇位于东北地区,则A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2分)分析其主要自然区位优势。(3分)
(3)图中四地,最宜发展园艺业的是
(填字母代号)(2分),若该城镇位于云南省,该地可大力发展花卉园艺业出口创汇,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什么?(2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0-05-28 02:09: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从20世纪90年代起,新疆开始大规模发展番茄种植、加工业,番茄的生产加工能力占到全国近90%,番茄酱的出口,为新疆农民增收和特色产业发展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下图为“新疆2001~2007年番茄产量和面积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新疆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原因正确的是
A.科技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B.年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
C.夏季日照时间长,光热资源充足
D.土壤肥沃
【小题2】新疆地区番茄种植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市场狭小
B.价格低廉
C.水资源紧缺
D.劳动力严重短缺
同类题2
2010年10月,电子产业专业制造商富士康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在郑州落户。左图为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局部),右图为左图中洛阳北至商丘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A
(1)描述黄河冲积扇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4分)(2)分析A地农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解决措施。(5分)
(3)分析富士康选择落户郑州而不是开封的主要原因。(5分)
同类题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方针叶林分布于北纬45°~70°的寒温带地区,向南延伸到我国大兴安岭北部。其群落结构极其简单,林冠层下常由灌木(根深)、草本植物(根浅)及苔藓地衣(无根)组成,林下土壤是酸性贫瘠的灰土,林下植被的物种数占了总植被数的90%以上。某科考队研究了林火干扰对北方针叶林林下植被的影响,下图示意火后林下植被的生产力和物种丰富度的动态变化。
(l)分析北方针叶林区土壤不适宜大面积作为农耕用地的原因。
(2)分析火后前15年林下植被生产力变化的原因。
(3)高强度大面积火会烧毁植被的地上部分,推测高强度火后初期林下植被的优势物种及原因。
同类题4
对比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生产基本特征,回答下列各题。
地区
种植业比重
畜牧业比重
商品率
劳动力投入
甲
83%
17%
22%
多
乙
45%
55%
90%
少
丙
11%
89%
87%
少
【小题1】甲地区最可能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混合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种植园农业
D.水稻种植业
【小题2】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A.洞庭湖平原
B.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C.西欧平原
D.巴西亚马孙平原
【小题3】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改善交通条件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土地
同类题5
近年来,青海省互助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推广标准化栽培技术、加强农产品流通、技术和信息服务等工作,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A.商品农业
B.立体农业
C.粗放农业
D.混合农业
【小题2】下列不属于该地马铃薯种植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土质疏松
C.昼夜温差大
D.降水丰沛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