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以行与事示之者,如之何?”
曰:“天子能荐人于天,不能使天与之天下;诸侯能荐人于天子,不能使天子与之诸侯;大夫能荐人于诸侯,不能使诸侯与之大夫。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曰:“敢问:‘荐之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如何?”
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尧崩,三年之丧毕,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讴歌舜,故曰天也。夫然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泰誓》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
(《孟子·万章上》)
【小题1】列各句中对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荐:举荐。 |
B.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暴:显现、显露。 |
C.使之主事而事治 治:统治。 |
D.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与:给予。 |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
例句: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之子而之舜
A.荐之于天而天受之 |
B.三年之丧毕 |
C.夫然后之中国 |
D.舜避尧之子于南河之南 |
【小题3】下列有关选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阐明了孟子关于“禅让”的看法,他主张依民意而行禅让。 |
B.孟子还强调,受让者要有大贤大德,要首先经受得“主事”的考验,才有可能继位。 |
C.选文层层分析说理,并通过正反对比,把禅位让贤的道理讲得清晰透彻。 |
D.“而居尧之宫,逼尧之子,是篡也,非天与也。”这句话表明孟子对夺权篡位的否定,强调了上天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他唯心主义的有神论思想。 |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昔者,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2)天与之,人与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舜相尧二十有八载,非人之所能为也,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