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下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一词分上下两片,上片重写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湘江秋景图;下片重抒情,抒发了诗人主宰民族命运的壮志豪情。
B.黑塞,生于德国,后入瑞士籍,获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彼得·卡门青》《荒原狼》等。
C.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今存《荀子》为其所著。
D.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昌黎先生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6-06-23 03:18: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对以下几篇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纪念刘和珍君》选自《华盖集续编》,是作者为了悼念在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中牺牲的刘和珍等爱国青年写的。
B.《雷雨》是我国现代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的成名作。后来,曹禺又创作了以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四幕悲剧《日出》,这两部作品奠定了曹禺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C.《我与地坛》旨在用自己于逆境中以全部生命感悟到的宝贵体验传达给读者。文章两节分别写了地坛和命运,而文题《我与地坛》没有提及命运,原因是在作者心目中,地坛正是自己命运的象征。
D.《泪珠与珍珠》选自《琦君散文》,这篇文章探讨了“忧患和苦痛的价值,以及亲情和人性的真谛”。
同类题2
下列各项,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品质》的标题,一语双关,既指深得靴子本质的格斯拉注重靴子的品质,更指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
B.“我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中,“镶嵌”一词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刻画出了老王病入膏肓之态,从而有力地表现了他命运的悲惨。
C.《指南录后序》以叙事为主,同时又包含着强烈的抒情性。如“痛定思痛,痛何如哉”一句,运用直接抒情的手法,在叙事中寄寓了作者不堪回首往事的悲慨之情。
D.《五人墓碑记》将五人之死与慷慨得志之徒的死对比,将五人的从容就义与缙绅的失节附逆作对比,突出表现了五义士的“死义”精神,歌颂了他们的高尚人格。
同类题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注解鲁国编年史《春秋》所做。原名《左氏春秋》,西汉后期改称《春秋左氏传》。
B.《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C.《战国策》是春秋时期刘向编订的国别体史书,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
D.《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年间大约3000多年的历史。
同类题4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亦作“叙”,或称“引”。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
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D.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壬戌,古代历法中的年号纪年法。既望,农历十六。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同类题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柳永和苏轼分别是宋词婉约派和豪放派词风的代表人物,《雨霖铃》《念奴娇·赤壁怀古》分别是他们的代表作品之一。
B.《雷雨》是中国现代话剧成熟的标志。剧中,鲁大海代表矿上的罢工工人来找周朴园谈判,痛斥周朴园的罪恶行径,周冲见状上前殴打鲁大海。眼见自己的两个儿子骨肉相残,侍萍大放悲声。
C.莎士比亚的剧作贯通古今,为我们展示了极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莎士比亚在表达他对历史、现实及人性的考察和认识时,以正面人物形象寄托自己的理想,也常常借各色人之口让多种社会思想和话语同台“表演”,百家争鸣。
D.《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后汉书》是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荀子(前313-前238)
《沁园春·长沙》
赫尔曼·黑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