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所示两地区,地势低平,洼地和岗地、丘岭交错起伏。在低洼地挖土成塘,堆土成基(台田)是有效利用土地的好办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根据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区是松嫩平原,地势低平
B.乙地区是太湖平原,光热充足
C.甲所在地区旱、涝碱、风沙危害严重
D.乙地区农业生产用水紧张
【小题2】关于两地生产模式及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说法是
A.甲地模式能够保持水土,缓解春旱
B.乙地模式可以防治风沙和治理盐碱
C.都形成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
D.都是立体农业的生产模式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0-04-01 06:58:0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不是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因素()
A.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B.终年高温多雨,草场质量好
C.距离海港近,对外交通便利
D.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
同类题2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读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自然条件看,“北大荒”和“西大荒”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什么?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 “北大荒”地区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同类题3
读下面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 )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C.引黄河水灌溉方便
D.光照强,日照时间长
【小题2】乙地的建筑物 ( )
A.多平顶房,以大型聚落为主
B.多斜顶房,以中小型聚落为主
C.多平顶房,聚落密度小
D.多斜顶房,聚落密度大
【小题3】丙地与乙地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低,热量不足
D.土壤盐碱化严重
同类题4
下列国家或地区,农业类型为大牧场放牧业的是:
A.五大湖流域
B.古巴
C.葡萄牙
D.潘帕斯草原
同类题5
下图为西江中游某沿岸城市防洪堤外河滩的景观照片。在一定季节,该河滩常被附近居民用来种植自给为主的菜心、菠菜、芫荽等蔬菜。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景观照片的拍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末
B.夏季
C.早秋
D.冬季
【小题2】当地居民在河滩种植蔬菜,其原因最可能是( )
A.河滩地是荒地
B.河滩地土壤肥沃
C.种植蔬菜用水量大
D.当地蔬菜供应紧张
【小题3】防洪堤外河滩严禁种植玉米、香蕉等高杆农作物,其原因是种植高杆农作物( )
A.影响河滩景观
B.带来环境污染
C.影响防洪
D.影响航运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