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选自《中庸》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君子累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小题1】选文第二段中含有一个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四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三段话都是论述“中庸”之道的,请用上述文段中的原文词句来概括回答“中庸”之道的行事准则。(10个字以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6 10:16: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孔子北游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

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天,旍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地千里,旗执聝。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勇哉!”

子贡复进曰:“赐愿使齐、楚合战于漭漾瀁之野,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唯赐能之,使夫二子者从我焉。”

夫子曰:“辩哉!”

颜回退而不对。孔子曰:“回,来,汝奚独无愿乎?”颜回对曰:“文武之事,则二子者既言矣,回何云焉?”

孔子曰:“虽然,各言尔志也,小子言之。”

对曰:“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类异也。回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其五教,导之礼乐,使民城郭不修,沟池不越,铸剑戟以为农器,放牛马于原薮,室家无离之思,千岁无战斗患。则由无施其勇,而赐无所用其辩矣。”

夫子凛然曰:“美哉!德也。”

子路抗手而对曰:“夫子何选焉?”

孔子曰:“不伤财,不害民,不繁词,则颜氏之子有矣。”

(《孔子家语·致思》)

(二)

子曰:“道之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为政》)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地千里 攘:抢夺
B.旗执聝 搴:拔取
C.其五教 敷:宣传
D.离之思 旷:开阔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孔子北游农山   钟鼓之音上震
B.导之礼乐 道之
C.千岁无战斗患    既言
D.无不至矣 由无施其勇
【小题3】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两垒相望尘埃相接挺刃交兵赐着缟衣白冠陈说其间推论利害释国之患
【小题4】三个弟子的为政之道中,孔子对颜回的回答最为认可。孔子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请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论语·泰伯》)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请问其 目:详情。
B.尧舜其犹病    诸:诸多。
C.不可以久处    约:贫困。
D.士不可以不毅  弘:广大。
【小题2】下列加加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夫子言之,与我心有戚戚
B.富哉言 天下事有难易
C.如有博施于民能济众 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D.无求生害仁 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再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与所给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富哉言乎!
A.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B.善哉问也!
C.浴乎沂,风乎舞雩。
D.其何以行之哉?
【小题4】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中可知,樊迟和孔子所说的“知”指的是知人善任。
B.子夏称赞说“富哉言乎”是因为他认为孔子的话含义深刻丰富。
C.孔子认为只有做到“克己”,让自己的德行完全合乎“礼”,并且能够“博施于民并且泛爱众”,才可以被称作“仁人”。
D.孔子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与孟子的“舍生取义”是一致的。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2)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闲,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今者久留陈蔡之闲,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史记·孔子世家》

(二)

楚昭王聘孔子,孔子往拜礼焉,路出于陈、蔡。陈、蔡大夫相与谋曰:“孔子圣贤,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若用于楚,则陈、蔡危矣。”遂使徒兵距孔子。孔子不得行,绝粮七日,外无所通,藜羹不充,从者皆病。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

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炊之于坏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

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

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

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取材于《孔子家语》)

注释:①埃墨:灰尘、尘土。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城父   军:驻扎
B.从者病,莫能 兴:精神振奋
C.子贡以所货 赍:携带
D.穷改乎   节:操守
【小题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无论魏晋,不知有汉
B.予一贯之    夫夷
C.子贡以饭告孔子 向之
D.吾信回也    胡为乎遑遑欲何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色作。
子贡怒气发作。
B.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
你认为我是多多地学习又能够记得住的人吗?
C.其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病。
他讥讽批评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
D.告籴于野人。
告诉村民哪里可以买到米。
【小题4】材料(二)结尾“二三子由此乃服之”一句中的“之”,指代的内容是什么?请依据原文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