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各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在文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用兵
B.无乃尔是与 过:过错
C.陈力列,不能者止  就:担任
D.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疾:痛恨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两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一项是(   )
A.何伐为  斧斤时入山林
B.今夫颛臾,固而近费 覆杯水坳堂之上
C.远人不服,不能来也 狗彘食人食不知检
D.吾恐季孙忧 奚以九万里而南为
【小题3】将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6 08:0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毋吾B.何乎?C. 乎大国之间
【小题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瑟希B.章甫C.乎舞雩D.可使
【小题3】下列各句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不吾知也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异乎三子者之撰。D.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小题4】翻译语句。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小题5】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这一人物形象特点。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当别人将他和老师比较时,他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别人是无法超越的,并说孔子如有邦家之封,则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这些都表现了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和崇拜,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论语》)
B.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将路边的一家客栈当作城堡。要求“城堡主人”给他举行骑士受封仪式。栈主是个比较狡诈的人,他看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又打伤了脚夫,怕再出乱子,决定尽快授予他那个晦气的骑士称号。(《堂吉诃德》)
C.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令陈琳起草檄文,文章历数了曹操的罪状,把曹操骂得一无是处,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被奚落了一番,并号召各州兵马起来反曹。时逢曹操患头风,陈琳起草的讨曹檄文使得曹操发汗而病愈。(《三国演义》)
D.尤三姐性格刚烈,非柳湘莲不嫁。贾琏为媒,湘莲应允,并赠“鸳鸯剑”为信物。后来,湘莲从贾琏口中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心中懊悔,因此上门索剑,想退掉亲事。尤三姐猜想湘莲一定是把自己当作下流人物了,她马上捧剑送出,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以表清白。湘莲方知三姐的为人,后悔不迭。他也抽出宝剑自刎而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