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诗经·氓》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情景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24 08:13:5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桓公问于管子曰:“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其人民习战斗之道。举兵伐之,恐力不能过,兵弊于楚。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即以战斗之道当之矣。”公曰:“何谓也?”管子对曰:“公贵买其鹿。”
桓公即使人之楚买生鹿。管子即令桓公告民,藏谷十之六。令左司马伯公将白徒而铸钱于庄山。令中大夫王邑载钱二千万,求生鹿于楚。楚王闻之,告其相曰:“彼金钱,人之所重也,国之所以存,明王之所以赏有功。禽兽者,群害也,明王之所弃逐也。今齐以其重宝贵买吾群害,则是楚之福也。天且以齐私楚也。子告吾民,急求生鹿,以尽齐之宝。”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管子告楚之贾人曰:“子为我至生鹿,二十赐子金百斤,什至而金千斤也。则是楚不赋于民而财用足也。”
楚之男女皆居外求鹿。隰朋(1)教民藏谷五倍;楚以生鹿藏钱五倍。管子曰:“楚可下矣。”公曰:“奈何?”管子对曰:“楚钱五倍,其君且自得而求谷。”桓公曰:“诺。”因令人闭关,不与楚通使。楚王果自得而求谷。谷不可三月而得也,楚籴石四百。齐因令人载粟处芊(2)之南,楚人降齐者十之四。三年而楚服。
桓公问于管子曰:“吾欲制衡山(3)之术,为之奈何?”管子对曰:“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燕、代必从公而买之。秦、赵闻之,必与公争之。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天下争之,衡山械器必十倍以上。”公曰:“诺。”因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不敢辩其价。齐修械器(4)于衡山十月,燕、代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燕、代修三月,秦国闻之,果令人之衡山求买械器。衡山之君告其相曰:“天下争吾械器,令其价再什以上。”衡山之民释其本,修械器之巧。齐即令隰朋购粟于赵。赵粜石十五,隰朋取之石五十。天下闻之,载粟而之齐。齐修械器十七月,修籴五月,即闭关不与衡山通使。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衡山械器尽,鲁削衡山之南,齐削衡山之北。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取材于《管子·轻重》)
注释:(1)隰朋:春秋时齐国大夫。(2)芊:地名。位于齐楚接壤处。(3)衡山:齐鲁之间的小国。(4)修械器:意思是施行购买兵器的策略。
【小题1】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藏谷十之六 把十分之六的粮食储藏起来
B.天且以齐私楚也    上天将用齐国(的金钱)惠及楚国
C.衡山之械器必倍其价 衡山兵器的价格一定翻倍
D.燕、代、秦即引其使而归    燕、代、秦就带领衡山的使节回国
【小题2】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楚民即释其耕农而畋鹿。
②内自量无械器以应二敌,即奉国而归齐矣。

同类题3

阅读《论语》中的两段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①,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②。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③,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
子贡曰:“管仲④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 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⑤。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⑥也,自经⑦于沟渎⑧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①济众:周济大众。②尧舜其犹病诸: 病,不足;诸,之乎。③能近取譬:能够就自身
打比方,即推己及人的意思。④管仲,早年经商,初事齐国公子纠,帮助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争夺君位,小白得胜,即位为齐桓公,管仲被囚,经鲍叔牙保举,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卿。管仲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位霸主。⑤“被”,通“披”;“左衽”,衣襟向左边开,这时狄夷的打扮,形容落后的少数民族。⑥诚信,遵守信用。⑦自经,自缢,上吊自杀。⑧渎,小沟渠。
(1)这两段话体现了孔子的仁爱观。孔子的“仁”的内涵是什么?请用第一段选文的原文 回答。
(2)孔子认为“仁者”应该有哪些表现?请结合上面的两段话作具体回答。

同类题5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晋灵公不君
《左传》
①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
②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锄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③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④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⑤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孤,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赵宣子,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惜也,越竟乃免。”
【小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患之,使锄(chú)麑(ní)贼之   贼:刺杀
B.宣子骤谏,公患之。 骤:急骤,强烈的意思。
C.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入:纳,指被接纳。
D.秋九月,晋候钦赵盾酒…… 饮:给……喝
【小题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 。
B.明搏而杀之。坐而假寐。
C.使妇载以过朝。遂扶遂扶以下。
D.其右提弥明知之.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小题3】下列内容可以反映赵盾是“古之良大夫”项是(  )
(1)盛服将朝 (2)宣子骤谏 (3)见灵辄饿,问其病  (4)宣子曰:“乌呼,‘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
A.(1)(2)(3)B.(2)(3)(4)
C.(1)(2)(3)(4)D.(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