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①之” (《论语•宪问》)
孟子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孟子•万章下》
注:①犯:当面触犯他
(1)请概括上面选段孔孟主张的共同之处。(2分)
(2)上面选段孔孟的事君思想有何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4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5-08-10 04:49: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雷雨》中的蘩漪在行为上有许多极端矛盾之处,最具有“雷雨”性格。曹禺先生自述是怀着尊敬的心情来哀悼这个不幸的女人,因为她有一颗美丽而强悍的心,因为她有生命力。
B.桑地亚哥是海明威笔下具有浓厚象征性的硬汉典型形象,他有句名言:“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作者用多种手法塑造这个人物形象,如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烘托等。
C.头绪纷繁而线索清楚,人物众多而个性鲜明,是《红楼梦》艺术上的一大成就。《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是小说的第三回,通过记叙林黛玉进贾府的见闻感受,展现了封建大家族贾府的富贵豪华,初步揭示了《红楼梦》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贾母等主要人物的思想性格。
D.《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时间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M中庸》《尚书》并称“四书”。
同类题2
下列哪一部典籍不属于“四书五经”?
A.《中庸》
B.《尚书》
C.《春秋》
D.《左传》
同类题3
下面是对文章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在这部文集中,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倡“礼治”。《季氏将伐颛臾》记述孔子坚守大义,说明季氏不可伐颛臾的道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他“礼治”的主张。
B.《寡人之于国也》在说理中采用了“欲擒故纵”的论辩手法,孟子使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使梁惠王说出“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引他上套,从而向他说明了他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质的差别,打消了梁惠王的矜傲情绪,为下面孟子提出的治国之策能够为梁惠王所接受作了铺垫。
C.王勃,字子安,初唐诗人,他与杨炯、卢照邻、王维被人称为初唐四杰
D.李清照(1084-约1151)宋代女词人。字漱玉,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前写闺怨、离愁词风侧重于清新明丽;南渡后抒浓愁、哀情,词风哀婉凄凉。
同类题4
文化文学常识不正确的一项()
A.朱自清,号秋实,字佩弦,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诗人、散文家、著名学者。主要著作有《背影》《欧游杂记》《论雅俗共赏》等。
B.《迷娘曲》的作者歌德,是意大利著名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代表作有诗剧《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等,其作品对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
C.《论语》是语录体的散文集,书中多为简洁的语言片段,一般每章节只有数十字。其突出特点是简洁凝练,生动隽永,意味深长。
D.传记,是用来记载人物生平经历的一种文体。优秀的传记文学应该是历史的真和文学的美的结合,是历史的科学性和文学的形象性的结合。
同类题5
下列各项中,对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
不正确
的一项是
A.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当别人将他和老师比较时,他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别人是无法超越的,并说孔子如有邦家之封,则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这些都表现了子贡对孔子十分敬重和崇拜,认为他高不可及。所以他不能容忍别人对孔子的毁谤。(《论语》)
B.堂吉诃德第一次出游将路边的一家客栈当作城堡。要求“城堡主人”给他举行骑士受封仪式。栈主是个比较狡诈的人,他看堂吉诃德有点疯傻,又打伤了脚夫,怕再出乱子,决定尽快授予他那个晦气的骑士称号。(《堂吉诃德》)
C.袁绍起兵讨伐曹操,令陈琳起草檄文,文章历数了曹操的罪状,把曹操骂得一无是处,连曹操的祖宗三代也被奚落了一番,并号召各州兵马起来反曹。时逢曹操患头风,陈琳起草的讨曹檄文使得曹操发汗而病愈。(《三国演义》)
D.尤三姐性格刚烈,非柳湘莲不嫁。贾琏为媒,湘莲应允,并赠“鸳鸯剑”为信物。后来,湘莲从贾琏口中得知尤三姐住在宁国府,心中懊悔,因此上门索剑,想退掉亲事。尤三姐猜想湘莲一定是把自己当作下流人物了,她马上捧剑送出,当着湘莲面横剑自刎以表清白。湘莲方知三姐的为人,后悔不迭。他也抽出宝剑自刎而死。(《红楼梦》)
相关知识点
文章作者
中国古代文学
春秋
孔子(前551-前479)
《论语》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