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论语》)
(2)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居必常安,然后求乐。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此圣人之务。(《墨子》)
【小题1】请分别概括出子贡和墨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
【小题2】结合生活实际或成长经历,谈谈你赞同哪种“文质观”并简述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12 09:07: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论语·阳货》)
(2)(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助治丧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庄子·大宗师》)
(3)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
(4)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5)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小题1】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孟子反、子琴张在丧礼上的表现有何特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不虚。
B.饭疏食饮水 疏食:粗糙的饭。
C.君子去仁,恶乎成成 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
D.不以其道得之,不也 处:处所。
【小题2】下列各句省略的内容补充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富而可(以义)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B.以(之)告者过也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
D.(臧武仲、公绰、卞庄子、冉求)亦可以为成人矣
【小题3】下列对有关文段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他在精神上也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
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
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2)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