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论语·述而》)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论语·宪问》)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小题1】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信:真实、不虚。 |
B.饭疏食饮水 疏食:粗糙的饭。 |
C.君子去仁,恶乎成名成 名:树立名声;得名于世。 |
D.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处:处所。 |
A.富而可(以义)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
B.以(之)告者过也 |
C.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君子)不处也 |
D.(臧武仲、公绰、卞庄子、冉求)亦可以为成人矣 |
A.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而富贵与道义是对立的,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就在于君子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 |
B.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只要心中有了信念信仰,即使物质生活条件是恶劣的,他在精神上也一样是充实的、快乐的。 |
C.乐道而安贫,鄙视富贵功名,是孔子一贯的追求。 |
D.孔子认为,真正完美无缺的人不仅要具备“智”“不欲”“勇”“艺”,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以礼乐”来修饰自己,而现实中这样的完人是不存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