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越国以鄙远  鄙:把……当作边邑
B.行李之往来  行李:外交使节
C.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D.失其所与,不知 与:结交,亲附
【小题2】下列句子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以乱易整,不武
A.敢以烦执事
B.阙秦以利晋
C.谈笑以死
D.以其无礼于晋
【小题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夜,缒而出”交代烛之武出城的时间和方式,暗示了郑国被围的严峻形势。
B.晋文公毅然决定撤军,说明他有清晰的头脑,理智的判断和坚持正义的品质。
C.烛之武善于利用矛盾,晓之以理,诱之以利,说服秦伯退兵,成功解除危机。
D.选段记事完整,情节生动,文字简洁精炼,有很强的表现力,堪称叙事典范。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3-19 11:08:1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1)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2)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3)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肴。肴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4)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胃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5)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6)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7)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故,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肴,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8)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无礼则(____________) (2)彼实吾二君(____________)
【小题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君何辱焉(   )
A.讨伐 B.研究 C.招惹 D.处罚
(2)妇人而免诸国(   )
A.时间短 B.仓促 C.暂停 D.暂时
【小题3】第(2)段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知道什么?你就能活中等人的寿命,以后你墓上的树都会拱起来(长不直)。
B.你怎么知道?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去,你坟上的树都长得很粗了。
C.你知道什么?如果你活到一般人的寿命就死去,你坟上的树都长得很粗了。
D.你怎么知道?你就能活中等人的寿命,以后你墓上的树都会拱起来(长不直)。
【小题4】把第(9)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小题5】第(7)段画线句表达了什么意思?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对杞子下逐客令B.想得到秦国的补偿
C.想和秦国礼尚往来D.希望和杞子一起去打猎
【小题6】分析第(2)段的作用。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秦晋殽之战》)

【小题1】《左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 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
【小题2】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蹇叔之子师( ) (2)穆公访诸蹇叔( )
(3)秦伯素服郊( ) (4)师而哭( )
【小题3】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郑人使我掌北门之管 吾还也
B.劳师袭远 且吾不一眚掩大德
C.君见师出 为吾子将行也
D.余收尔骨 复驾言兮
【小题4】把上文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小题5】同为“哭师”,蹇叔与秦伯的“哭”有何不同?(用自己的话回答)
【小题6】举例分析课文《秦晋殽之战》叙写战争的主要特点。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冬,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出绛,柩有声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将有西师过轶我,击之,必大捷焉。”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

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秦师遂东。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闲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节选自《左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B.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C.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D.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庚辰”,古代干支纪日中的一天。
B.“寡君”,臣下对别国谦称本国国君。
C.“吾子”,古时对人的尊称,相当于现在的“您”,比“子”更亲切。
D.“右”,也称为车右,古代战斗中指挥车上负责驾车和保卫主帅的人。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感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杞子利用自己掌管郑国北门钥匙的时机让秦国偷袭郑国,秦穆公征求蹇叔的意见,希望得到蹇叔的支持,结果事与愿违。秦穆公坚持己见,蹇叔哭送秦师。
B.秦国军队经过周朝国都北门,车上的武士都除去了盔甲,军容不整,并且三百辆兵车都超出乘坐人数的标准,王孙满看后认为秦军肯定会吃败仗。
C.郑国商人弦高路遇袭郑的秦军,于是冒充郑国的代表犒劳秦军,以示郑国已预知秦国的来袭。同时,他又派人回郑国禀告,从而使郑国避免了一场大灾难。
D.晋国的原轸主张伏击秦师,认为秦国贪得无厌而使老百姓劳苦不堪,这是上天送给晋国攻打他的好机会,与前文中蹇叔所说的“师劳力竭,远主备之”相呼应。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六月,壬申,师至于靡笄之下。齐侯使请战,曰:“子以君师辱于敝邑,不腆敝赋,诘朝请见。”对曰:“晋与鲁、卫,兄弟也;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无令舆师淹于君地;能进不能退,君无所辱命!”齐侯曰:“大夫之许,寡人之愿也;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癸酉,师陈于鞍。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克伤于失,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左援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

注:①师:指晋师。因救鲁、卫而伐齐。②赋:兵士。③诘朝:明天一早。④舆:众多。⑤张侯:即上文的“解张”。⑥殿:镇守。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子以君师辱于敝邑 以:带领
B.无令舆师淹于君地 淹:长驻
C.师陈于鞍 陈:摆开阵势
D.不介马而驰之     介马:给马披甲
【小题2】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粗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师至于靡笄之下
②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
③若其不许,亦将见也
④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
A.“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也相同
B.“至”和“及”相同,“若”和“苟”不同
C.“至”和“及”不同,“若”和“苟”也不同
D.“至”和“及”不同,“若”和“苟”相同
【小题3】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不腆敝赋,诘朝请见。     请见:外交辞令,是“请战”的委婉说法。
B.癸酉,师陈于鞍。 癸酉:干支之一,用来记日,指壬申的后一天。
C.克伤于矢……    克:晋军的主帅,在战车上位置居左。
D.病未及死,吾子勉之。     吾子:对克的敬称。
【小题4】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来告曰:“大国朝夕释憾于敝邑之地。”
A.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B.卫国和鲁国前来告诉我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C.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排解它的忧愁。”
D.卫国和鲁国前来告发你们,说:“齐国经常跑到我们的国土上来发泄它的气愤。”
【小题5】下面两句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①寡君不忍  ②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A.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B.①我们国君不能忍受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饭。
C.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吃早饭。
D.①我们国君心肠不狠   ②我姑且全部消灭了晋军再回朝吃早饭。
【小题6】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擐甲执兵,固即死也。
A.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B.穿上铠甲,指挥部队,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C.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是抱定了战死的决心。
D.穿上铠甲,拿起武器,本来就有死的危险。
【小题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相同的一组是
①寡君不忍,使群臣请于大国。  ②流血及屦;未绝鼓音。  ③一人殿之,可以集事。  ④马逸不能止,师从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小题8】下面对“齐师败绩”、晋军获胜的原因作了简要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齐师自恃强大,草率进攻;晋军兵强马壮,将士奋勇。
B.齐师骄傲狂妄,麻痹轻敌;晋军上下一致,团结奋战。
C.齐侯缺乏谋略,用兵不善;晋师奋不顾身,指挥得当。
D.齐侯刚愎自用,独断专行;晋帅忠于王事,奋不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