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下图是甲、乙两幅区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A.混合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C.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2】1949年洞庭湖面积有4350平方千米,由于泥沙淤积和大量围垦,到1997年其面积只有2691平方千米,缩小了近40%。下列为了减缓洞庭湖面积的减小采取的主要措施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
A.加强挖沙、清淤工作
B.减少湖泊上游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
C.减少富含氮、磷污水的排放
D.保护湖泊上游地区的植被,并且退耕还湖
【小题3】关于甲、乙两地所示区域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主要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甲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和干旱
C.乙地湖泊主要由冰川作用形成
D.乙地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寒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5 06:18:2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上海复旦大学学生顾某,毕业时主动放弃“白领”工作回到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和当地农业特点,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生意越做越红火。
读该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应属于( )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
【小题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主要是因为( )
A.价格低廉
B.绿色优质
C.减耗保鲜
D.品种丰富
同类题2
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促进牧牛业的发展,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工作( )
A.培育良种牛
B.开辟更大的牧场
C.充分运用原有的交通运输条件
D.大量增加牛的数量
同类题3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三省均为我国著名的粮食生产基地,图示区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东北三省相比,其粮食生产突出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
(2)图中乙、丙两城市之间已有内河航道连接,为何还要建沿江高速公路?
(3)据图指出A省的资源能源优势,说明该区域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及其理由。
(4)读图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洞庭湖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及其主要原因,并说明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后果。
同类题4
读中国农业十二五期间‘七区二十三带’战略格局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青藏地区缺少农业生产区的主要原因是
A. 海拔高,气温低,不能发展农业生产 B. 农业面积狭小,生产规模小
C. 干旱缺水,生态环境脆弱 D. 气候恶劣,粮食单产低,品质较
【小题2】长江流域主产区粮食商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多地少 B. 旱涝灾害频发,单产低 C. 交通偏离农业区 D. 市场需求小
同类题5
读世界某区域 1956~2006 年农业变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乳畜业
B.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小题2】下列关于该区域 1956~2006 年农业变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果、蔬菜种植面积扩大
B.畜牧业比重大幅度提高
C.玉米种植区呈现出北移的趋势
D.肉牛/奶牛区向南转移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