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季氏将伐颛臾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
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
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
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
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
萧墙之内也。”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B.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C.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D.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社稷”“社”是指土神,“稷”指谷神,“社稷”是祭祀土神和谷神的祭坛。 |
B.“国”指的是国都,又如《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去国怀乡”中的“国”即为此意。 |
C.“干戈”“干”是盾牌,“戈”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干戈”指军事战争。 |
D.“萧墙”指国君宫门内迎门的小墙,古时臣子朝见国君,到此处便会肃然起敬 。 |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反对季氏攻打颛臾。在第二段中,列出了理由“东蒙主”“邦域之中”“社稷之臣”。 |
B.孔子批驳了冉有的观点。用“虎兕”“龟玉”作比,论证了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
C.孔子主张用“修文德”的方式使远人归附,“文德”即仁义礼乐,季氏采纳了孔子的主张 。 |
D.文中有三处反诘句“何以伐为”“ 则将焉用彼相矣”“ 是谁之过与” ,使批驳力更强。 |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