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云字子飞,泽州人。父献可,仕至英州刺史、知泸州。黄庭坚谪于涪,献可遇之甚厚,时人称之。云举进士,从使高丽,撰《鸡林志》以进。擢秘书省校书耶,出知简州,迁陕西转运副使。宣和中,从童贯宣抚幕。入为兵部员外郎、起居中书舍人。靖康元年,以给事中使斡离不军,议割三镇以和。使还,传道斡离不之意,
以为黏罕得朝廷所与余观蜡书,坚云中国不可信,欲败和约。执政以为不然,罢为徽猷阁待制、知唐州。金人陷太原,召拜刑部尚书,再出使,许以三镇赋入之数。云至真定,遣从吏李裕还言:“金人不复求地,但索五辂及上尊号,且须康王来,和好乃成。”钦宗悉从之,且命王及冯澥往。未行,而车辂至长垣,为所却,云亦还。澥奏言云诞妄误国,云言:“事势中变,金人必欲得三镇,不然,则进兵取汴都。”中外震骇,诏集百官议,云固言,
康王旧与斡离不结欢宜将命帝虑为所留云曰和议既成必无留王之理臣敢以百口保之遂受命而云以资政殿学士为之副。顷云奉使过磁、相,劝两郡彻近城民舍,运粟入保,
为清野之计,民怨之。及是,次磁州,又与守臣宗泽有憾。于是王出谒嘉应神祠,云在后,民遮道谏曰:“肃王已为金人所留,王不宜北去。”厉声指云曰:“清野之人,真奸贼也。”王出庙行,或发云笥,得乌絁短巾,盖云夙有风眩疾,寝则以护首者。民益信其为奸,噪而杀之。王见事势汹汹,乃南还相州。是役也,云不死,王必北行,议者以是验天命云。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云兄霁,崇宁时,为讲议司详议官,上书告蔡京罪,黥隶海岛。钦宗复其官,从种师中战死。
(选自《宋史·王云传》)
【小题1】(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康王旧与斡离不结欢/宜将命/帝虑为所留/云曰/和议既成/必无留王之理/臣敢以百口保之/遂受命而云/以资政殿学士为之副/ |
B.康王旧与斡离不结欢/宜将命/帝虑为所留/云曰/和议既成/必无留王之理/臣敢以百口保之/遂受命/而云以资政殿学士为之副/ |
C.康王旧与斡离不结欢/宜将命帝虑/为所留云/曰/和议既成/必无留王之理/臣敢以百口保之/遂受命而云/以资政殿学士为之副/ |
D.康王旧与斡离不结欢/宜将命帝/虑为所留云/曰/和议既成/必无留王之理/臣敢以百口保之/遂受命而云/以资政殿学士为之副/ |
【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丽,朝鲜半岛政权,由王建建立,先后灭新罗、百济,基本统一朝鲜半岛,四百多年后被李氏胡鲜王朝取代。 |
B.靖康,宋钦宗的年号。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史称靖康之耻。 |
C.拜,授予官职,任命。古汉语中与之意思相同的还有升、擢、陟、迁、除、封、赏、授、守、通籍等。 |
D.赠,一指追赠,或作追封、追晋,即加封死者的官职。一为古代帝王、官员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表示褒贬的称号的行为。此处为“追赠”。 |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云出身官宦,仕途顺遂。他的父亲官至刺史,而他自己也在中进士后官职一路升迁,做到起居中书舍人。 |
B.王云担任使者,参与议和。他在金兵大军压境之际被授予议和的使命,并力劝康王赵构前去与金人议和。 |
C.王云身处乱世,深受宠幸。他在金兵入境之际,得到皇帝重用和信任,肩负家国责任,多次前往金营,为缓解危局寻求对策。 |
D.王云得罪百姓,终遭大祸。他因坚壁清野而招致民怨,后又因与宗泽的矛盾以及百姓的误会,被当作奸细在民乱中杀害。 |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为黏罕得朝廷所与余观蜡书,坚云中国不可信,欲败和约。
(2)为清野之计,民怨之。及是,次磁州,又与守臣宗泽有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