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
饮酒(其四)
晋·陶渊明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注:①栖栖:不安的样子。②厉响,激越的叫声③翮:hé,鸟的翅膀。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写一只失群孤鸟最终栖居于一棵松树,借此表达诗人的情思心志。
B.前六句写孤鸟徘徊悲鸣,无所依托,苦苦找不到适合自己栖居的归宿。
C.诗中的孤松在凛冽的劲风中荫绿不减,万象萧索中孤鸟只能无奈寄留
D.全诗感情基调虽然悲凉,最后两句却昂然有力,表现出诗人操守的坚贞。。
【小题2】诗中前后两个“独”字的意味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09 12:51:2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饮酒(其七)

晋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释:①裛(yì):通“浥”,沾湿。②掇(duō多):采摘。③英:花。④泛:浮。意即以菊花洒在酒中。
【小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菊有佳色”中“佳色”意思是“欢笑”,写诗人看见秋天菊花盛开露出高兴的表情。
B.“泛此忘忧物”中“忘忧物”指酒,曹操《短歌行》中就有“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句。
C.“远我遗世情”意思是远离世俗,遗世独立,与“复驾言兮焉求”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
D.“归鸟趋林鸣”,诗人以飞鸟自喻,有“倦飞而知还”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归隐的喜悦。
【小题2】“啸傲东轩下”“临东皋以舒啸”两句中均出现了“啸”这一动作。“啸”,在古诗文中常常出现,是古人表达感情的特有方式。下列后人作品也有“古人特有动作表达复杂情感”现象的一项是(   )
A.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书怀》)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C.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D.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归去来兮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选自《归去来兮辞》)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破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B.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C.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D.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小题2】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辞”是介于散文与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
B.“家叔”在文中指的是诗人的叔父陶夔。“家”指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常用尊称。
C.“乙巳”属于干支纪年法,干支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地支按顺序相配,一轮正好六十年。
D.“三径”,西汉末,兖州刺史蒋诩隐居后,在院里竹下开辟三径,只与求仲、羊仲来往,后指称隐士住处。
【小题3】下面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序文中,陶渊明交待了“口腹自役,深愧平生之志”“程氏妹丧于武昌”“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质性自然”等诸多辞官原因,在这些辞官原因中,“质性自然”是最根本的原因。
B.陶渊明在文中写道“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表明自己不愿意追求世俗热衷的功名利禄,所以陶渊明只做过一次官即彭泽县县令,八十余日后辞官归隐,再不出仕。
C.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一名潜,字元亮,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因宅边有五柳树,故自号“五柳先生”。
D.陶渊明因为家贫,又无其它手段去经营生计,于是听从叔父的建议去做官。但自己的性格追求与官场格格不入,终于辞官并悔悟“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2)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