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师旦字潜叔,枢密副使稹之从子。美容仪,身长六尺。少年颇涉书史,尤刻意刑名之学。用稹,试将作监主簿,累迁宁海军节度推官。知江山县,断治出己,吏不能得民一钱,弃物道上,人无敢取。以荐者改大理寺丞、知彭城县,迁太子右赞善大夫,移知康州。
侬智高破邕州,顺流东下,师旦使人觇贼,还报曰:“诸州守皆弃城走矣!”师旦叱曰:“汝亦欲吾走矣。”乃大索,得谍者三人,斩以徇。而贼已薄城下,师旦止有兵三百,开门迎战,杀数十人。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曰:“明日贼必大至,吾知不敌,然不可以去,尔留,死无益也。”遂与监押马贵部士卒固守州城。召贵食,贵不能食,师旦独饱如平时;至夜,贵卧不安席,师旦即卧内大鼾。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众皆曰:“愿为国家死。”至城破无一人逃者。矢尽,与贵俱还,据堂而坐。智高麾兵鼓噪争入,胁师旦,师旦大骂曰:“饿獠,朝廷负若何事,乃敢反邪!天子发一校兵,汝无遗类矣。”智高怒,并贵害之。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师旦遇害时,年四十二。柩过江山,江山之人迎师旦丧,哭祭于路,络绎数百里不绝。
同时有王从政者,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侯,与侬智高战于太平场,被执,骂贼不已,至以沸汤沃之,终不屈而死。赠信州刺史,录其孙二人。
(节选自《宋史•忠义一》)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B.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C.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D.贼既去州∕人为立庙∕事平∕赠光禄少卿∕赐其母王∕长安县太君冠帔∕录其子弟并从子三人。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子指同曾祖父不共父的平辈兄弟——从祖兄弟、从父兄弟——的孩子,称为从子。这里指的赵师旦是赵稹的侄儿。
B.荫是恩荫之意。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这里指赵师旦因赵稹的恩荫而得以任官。
C.大理寺,官署名。相当于现代的最高法院,制定审定各种法律,掌刑狱案件审理,长官名为大理寺卿,位九卿之列。
D.赠本义是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后来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也叫赠,文中就是此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师旦年少之时,尤其钻研刑名方面的学问,并因叔父赵稹的恩荫,试任将作监主簿,多次升迁作了宁海军节度推官。
B.等到邕州被侬智高率兵攻破,城中守兵没有一个人逃走。守兵弹尽箭竭,赵师旦与监押马贵一起回到府衙,据厅堂而坐。
C.赵师旦与侬智高作战被抓住,责骂贼敌不已,最终不屈而死,被朝廷追赠为信州刺史,朝廷录用了他的两个孙子为官吏。
D.敌贼已经逼近邕州城下,赵师旦仅仅有士兵三百人,打开城门迎战敌贼,歼灭敌贼几十个人。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暮,贼稍却,师旦语其妻,取州印佩之,使负其子以匿。
(2)迟明,贼攻城愈急,左右请少避,师旦曰:“战死与戮死何如?”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11 08:33: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安石字子坚,以荫锁厅及第。嘉祐中,为夔、峡转运判官。民蓄蛊毒杀人,捕诛其魁并得良药图,由是遇毒者得不死。提点陕西刑狱,摄帅鄜延,能用谍者,敌动静辄先闻。尝救边民戒严,既而数万骑奄至,无所获而去,玺书嘉之。历使京西、河东、淮南、京东,知苏州、邠州、河中府。户部副使韩绛镇太原,议行盐法,与监司多不合,加安石集贤殿修撰,为河东都转运使,议始定。谓其僚曰:“兴事当有渐,急则扰。”乃出盐付民而俾之券,使随所得贸易,鬻毕而归券,私贩为减。进天章阁待制。官军西征时,遣县令佐督饷,安石谓文吏畏怯,武人邀功,乃但取敢行者。申约束以防众溃,曰:“事不豫警,俟其犯而诛之,是罔民也。”王中正帅东师而西,报安石持四十日粮,而师驻白草平弥月。安石深念曰:“吾顿兵益久,而秦甲未至,倘不足于食,将以乏军兴罪我。”即擅发民再饷,乃以闻。李舜举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尚书省初建,召为户部侍郎。尝与右曹李定同奏事,帝目留之曰:“卿岂非在淮南日不肯保李定持服者乎?”对曰:“诏问臣,臣不敢不以实奏。”帝曰:“以实事君,朕所与也。”进吏部侍郎。选人将改京官,须次久,临当引对,率困于刑寺审问,或沮以微文,则一跌不复。安石则罢再问,以绝曩弊,遂为后法。出知永兴军、邓、襄、陈、郑州、河阳,至龙图阁直学士。绍圣元年卒,年八十一。

(选自《宋史·陈安石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舜举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
B.李舜举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
C.李舜举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
D.李舜举劾其专诏/置狱于潞/安石自麟州会逮/俄而他路馈粮多/不继/神宗察其无罪/赦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指子孙因父祖官爵而得到入学或任官的权利,陈安石以父荫应试及第。
B.盐法是国家对食盐征税和专卖榷禁的制度,规定经营食盐须由政府发放盐券。
C.监司是有监察州县之权的地方长官的简称,主要职责是监察辖区的官吏。
D.“引对”指官员被提拔进京任职时到吏部接受询问,由吏部主官面试谈话。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石善于治边,获得皇帝嘉奖。代理鄜延路统帅时,他利用侦察人员预先掌握敌人动静,敕令边民戒严,敌兵来犯,终无所获。
B.安石行事稳健,顺利推进盐法。韩绛因与监司意见不合,推行盐法受阻,安石巧用盐券规范食盐贸易,私盐贩卖大为减少。
C.安石知人善用,保障军队供给。官军西征时,陈安石派遣县令协助督运粮饷,他让果敢的人参加行动,为部队西进提供了保障。
D.安石任职吏部,革除旧日弊政。以往官员进京任职,常常困于刑寺的询问,甚至因此不被任用,他废除了这一程序,为后人效法。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不豫警,俟其犯而诛之,是罔民也。
(2)吾顿兵益久,而秦甲未至,倘不足于食,将以乏军兴罪我。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佑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俄领勤州刺史。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建隆二年,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改镇许州,赐甲第,留京师。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六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 ①信宿:连宿两夜,也表示两夜。②建隆:北宋宋太祖开国年号。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B.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C.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D.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衔枚指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自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赙赠是指古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审琦历仕多朝,深受宠信。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北宋任职,多被委以重任。作战受伤,皇上亲自探望;去世时,皇上亲临其家吊唁。
B.王审琦擅长骑射,不喜饮酒。周世宗、宋太祖都曾在苑中宴射,请他表演射箭,他连连中的,受到丰厚赏赐;身为武将,他酒量很好,但一向不喜饮酒。
C.王审琦能征善战,不避危险。他曾带领精骑一夜打下舒州城,之后又神速回师救援郭令图,立下奇功;征讨李筠时,他亲自上阵,被飞石击伤。
D.王审琦为政宽简,体恤百姓。他辖区内的县令不向他请示就擅自处理他手下的官吏,王审琦不但不生气反而嘉许;征收租税从不过分,够用即可。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
(2)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洪信,并州晋阳人,(后)汉圣太后弟也。后弟六人,洪信居长,少善骑射。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捧圣军数百从行,洪信预焉。及次卫州,少帝与晋高祖遇,因有疑贰,谋害晋祖,其从兵皆乱。时汉祖方护晋,洪信以兵应之,获免。清泰中,又为雍王重美牙校。
晋初,为兴顺左厢都指挥使。汉祖统禁军,迁镇太原,奏隶麾下。汉祖领陈州刺史、左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俄加岳州防御使。从汉祖降邺,以警扈之劳,授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领武信军节度
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岁余,迁保义军节度。初,杨邪以元从功臣为方镇者不谙政务,令三司择军将分补诸镇都押牙、孔目官,或恃以朝选,藩帅难制。洪信闻内难,即召马步军都校聂召,奉国军校杨德、王建、黄全武、杨进、翟本,右牙都校任温武,护圣都校康审澄及判官路涛、掌书记张洞、都押牙杨昭勍、孔目官魏守恭,悉杀之,诬奏谋逆。
周广顺初,加同平章事。洪信常以此妄杀自歉,及革命,内不自安。周祖犹以汉太后之故,移镇京兆。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及刘崇北遁,遣禁兵千余屯京兆,洪信益惧,即请入朝,恳辞藩镇,拜左武卫上将军。世宗即位,迁左骁卫上将军。显德五年,改右龙武军统军,从世宗北征,为合流口部署。
乾德五年,改左骁卫上将军。开宝五年请老,以本官致仕。八年,卒,年七十四。
(节选自《宋史·李洪信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B.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C.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D.后唐明宗在藩时/隶帐下/及即位/爱将朱弘实总领捧圣军/弘实擢洪信/为爪牙渐迁小校/应顺中/潞王举兵少帝/杀弘实而东奔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祖,从汉代开始,凡创业的国君死,其庙号称为“祖”。“晋祖”指后晋高祖石敬瑭。
B.节度,这里是节度使,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一种全权印信,故称。
C.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简称,属实际担任宰相者,或加以同平章事的名义。
D.致仕,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做“致仕”,古人还常用出官、致政、休致等名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洪信做人低调,不自我骄纵。他是后汉圣太后弟弟,少年时能苦练骑射;先隶属后唐明宗帐下,然后由小校慢慢做到节度使、大将军。
B.李洪信机警果断,明于权变。在政权更迭频繁的乱世,李洪信先后跟随后唐明宗、朱弘实、少帝、雍王重美以及汉祖等而步步高升。
C.李洪信做了错事能够自我反省。他听闻内难,就召集马步军都校聂召等人将他们全部杀掉并诬告他们谋反,之后他常常因为此事内心歉疚。
D.李洪信为人谨慎,善于明哲保身。他时常心怀忧惧;后周广顺初年,请求辞别京兆,去藩镇任职;开宝五年请求告老还乡。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乾佑中,以群小用事,心怀忧惧,白太后求解军职,出为镇宁军节度。
(2)本城兵不满千,王峻西征至陕州,以援晋州为辞,又取去数百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邴,字汉老,济州任城县人。中崇宁五年进士第,累官为起居舍人,试中书舍人。北方用兵,酬功第赏,日数十百,邴辞命无留难。除给事中,迁翰林学士。尝与禁中曲宴,徽宗命赋诗,高丽使入贡,邴为馆伴,徽宗遣中使持示,使者请传录以归。未几,坐言者罢,提举南京鸿庆宫。钦宗即位,知越州。久之,再落职,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高宗即位,复徽猷阁待制。逾岁,召为兵部侍郎。苗傅、刘正彦迫上逊位,上顾邴草诏,邴请得御札而后敢作。朱胜非请降诏赦,邴就都堂草之。除翰林学士。初,邴见苗傅,面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元唯唯不能用,即诣政事堂白朱胜非,适正彦及其党王世修在焉,又以大义责之,人为之危,邴不顾也。时御史中丞郑瑴又抗疏言睿圣皇帝不当改号,于是邴、瑴为端明殿学士。邴与张守分草百官章奏,三奏三答,及太后手诏与复辟赦文,一日而具。四月,拜尚书右丞。上巡江宁,太后六宫往豫章,命邴为资政殿学士。以与吕颐浩论不合,乞罢,遂以本职提举杭州洞霄宫。未阅月,起知平江府。会兄邺失守越州,坐累落职。明年,即引赦复之,又升资政殿学士。绍兴五年,诏问宰执方略,邴条上绥怀之略有五,大略谓:“山东大姓结为山砦以自保,今虽累年,势必有未下者。愿募有心力之人,密往诏谕。内有才智可用之人随宜任使勿但縻以爵秩而已凡诸将行师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剿戮其有善良之人皆从宽贷使之有更生之望。”不报。邴闲居十有七年,薨于泉州,年六十二,谥文敏。有《草堂集》一百卷。

(选自于《宋史•李邴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内有才智可用之人/随宜任使/勿但縻以爵秩而已/凡诸将行师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剿戮/其有善良之人/皆从宽贷/
B.内有才智可用之/人随宜任使/勿但縻以爵秩而已/凡诸将行师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剿戮/其有善良之人/皆从宽贷/
C.内有才智可用之/人随宜任使/勿但縻以爵秩而已/凡诸将行师/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剿戮/其有善良之人/皆从宽贷/
D.内有才智可用之人/随宜任使/勿但縻以爵秩而已/凡诸将行师/入境敢抗拒者固/在剿戮/其有善良之人/皆从宽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曲宴,小宴,不同于正式宴会,宋时内苑留臣下赐之宴。
B.逊位,放弃拥有的高官显职,即把自己的职位让给别人。
C.抗疏,上奏章直言其事,也泛指古时臣下封牍上奏帝王。
D.宰执,宰相与执政官的合称,在宋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邴才华高妙,受人激赏。高丽国派使节入朝进贡时,看到徽宗让时任翰林学士的李邴写的诗歌特别好,就请求皇上答许自己抄录后带回国内。
B.李邴坚守原则,做事快速。皇上让李邴草拟诏令时,李邴请求皇上先写然后自己再写;后来与张守一起草拟百官的奏章时,三奏三答一日完成。
C.李邴临危不惧,义无反顾。李邴到政事堂向朱胜非报告事情时看到刘正彦等,用大义来责备他,当时人人都为李邴的安危担心,但李大义凛然。
D.李邴仕途坎坷,多次遭贬。李邴曾经被言官弹劾被免官,后来因为兄长朱邺失守越州而被贬官,最后李斌闲居了十七年之久,最后在泉州去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面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
(2)山东大姓结为山碧以自保,今虽累年,势必有未下者。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范旻字贵参,十岁能属文。以父任右千牛备身、太子司议郎,累迁著作佐郎。

宋初,为度支员外郎、判大理正事,俄知开封县。太宗时领京尹,数召与语,颇器重之。

岭南平,迁知邕州兼水陆转运使。俗好淫祀,轻医药,重鬼神,旻下令禁之。且割己奉市药以给病者,愈者千计,复以方书刻石置厅壁,民感化之。会南汉知广州官邓存忠劫土人二万众,攻州城七十余日。旻屡出亲战,矢集于胸,犹激励将卒殊死战,贼遂少却。病创日笃,坚壁固守,遣使十五辈求援。广州救兵至,围解,赐玺书奖之。旻病甚,诏令有司以肩舆载归阙下。疾愈,通判镇州,有能声。赐钱二百万,迁库部员外郎。

开宝九年,知淮南转运事。太祖谓旻曰:“朕今委卿以方面之重,凡除民隐、急军须之务,悉以便宜从事,无庸一一中覆也。”岁运米百余万石给京师,当时称有心计。

太平兴国初,召为水部郎中。钱俶献地,以旻为考功郎中,权知两浙诸州军事。旻上言:“俶在国日,徭赋繁苛,凡薪粒、蔬果、箕帚之属悉收算。欲尽释不取,以蠲其弊。”从之。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五年,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贬旻房州司户。量移唐州。六年,卒,年四十六。有集二十卷、《邕管记》三卷。其后,其子贻孙上言,诏复旧官。其父范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览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

(选自《宋史·范旻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B.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C.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D.车驾征晋阳/上书求从/召为右谏议大夫/三司副使判行在/三司又兼吏部选事/师还/加给事中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玺书,古代用印章封记的文书,秦以后专指皇帝的诏书。
B.车驾,指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作帝王的代称。
C.贡部,主持贡举的部门。唐开元年间始,贡举由吏部主持,故贡部亦指吏部。
D.阙下,宫阙之下,借指帝王所居的宫廷,也借指京城。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旻身先士卒,作战勇敢。南汉广州知州邓存忠攻打邕州城,范旻亲自作战,胸部多处中箭,仍然激励将士战斗,敌人于是稍微退却。
B.范旻体察民情,消除弊政。接受钱俶献纳国土之后,他全部取消了原有的繁重琐碎的徭役赋税,铲除了弊政,皇帝十分满意。
C.范旻移风易俗,关心百姓。他下令禁止邕州过度的祭祀,买药给病人服用,并将医书刻在石头上置于厅堂,使百姓受到感化。
D.范旻恪尽职守,深得朝廷器重。范旻掌管淮南转运的事务时,宋太祖允许他相机行事,一些事无须请示朝廷。他每年运送一百多万石米供给京城。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坐受人请求擅市竹木入官,为王仁赡所发,贬旻房州司户。(《宋史·范旻传》)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