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注]①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谢灵运有诗云:“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②江淹浦: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③王孙:公子,指远游之人。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栏干十二独凭春”,点明时间地点人物,表明主人公凭栏远眺了很久,表现了心情的焦虑急切。
B.“晴碧远连云”-句,写出了春草的颜色,春草在晴天显得更绿,既从侧面咏叹春草,又烘托了离别的忧愁。
C.下片前两句,作者连用两个典故咏物抒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为诗歌的最后两句抒发离愁做了铺垫。
D.抒情主人公应是一-位思妇,她于当春之季,独上翠楼,无论艳阳晴空,还是疏雨黄昏,都在思念离人。
【小题2】做词如同做画,有点染之法。即先点出中心物象,然后就其上下左右着意渲染。本词在描绘春草时是如何运用点染手法的?请具体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3-15 04:5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李抱真,字太玄,沈虑而断。怀恩反,代宗召抱真问状,答曰:“郭子仪尝领朔方军,人多德之。怀恩欺其下曰,‘子仪为朝恩所杀。’今起而用,是伐其谋,兵可不战解也。”既而怀恩败,如抱真策。言:“百姓劳逸在牧守,愿得一州以自试。”徙怀州,仍为怀泽潞观察留后,凡八年。抱真策山东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来战余之地,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雕敝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比三年,皆为精兵,既不禀于官,而府库实。缮甲淬兵,遂雄山东,天下称其为诸军冠。建中中,田悦反,诏抱真与河东马燧合神策兵救之,败悦于双冈。会硃滔、王武俊反,救悦,抱真退保魏。于时,李希烈陷汴,李纳反郓,李怀光相次反河中,抱真独以数州截然横绝溃叛中,离沮其奸,为群盗所惮。兴元初,检校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硃滔悉幽蓟兵与回纥围贝州,而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天子下罪己诏,并赦群盗。抱真乃遣客贾林以大义说武俊,使合从击滔,武俊许诺,而内犹豫。抱真即以数骑驰入见武俊,曰:“希烈争窃帝号,滔攻贝州,此其志皆欲自肆于天下。足下既不能与竞长雄,舍九世天子而臣反虏乎?且诏书罪己,禹、汤之心也。方上暴露播越,公能自安乎?”因持武俊,涕下交颐,武俊亦感泣,左右皆泣。退卧帐中,甘寝久之。武俊感其不疑,乃益恭。旦日合战,大破滔经城。贞元初,朝京师,诏还所镇。抱真喜士,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卒,年六十二。

(节选自《新塘书•李抱真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雕敝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
B.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雕敝/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
C.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雕敝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
D.乘战伐后/赋重人困/军伍雕敝/乃籍户三丁择一/蠲其徭/租给弓矢/令闲月得曹偶习射/岁终大校/亲按籍第能否赏责/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牧守,州郡的长官,州官称牧,郡官称守,意为守护、治理某地的地方官。
B.中书,中书省,古代官署名,是决策机构,负责政令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
C.合从,战国时六国南北分布,联合拒秦,故称合从,文中指联合。
D.足下,谦辞,古代同辈、朋友之间相称或上称下都可以用 “足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抱真洞察形势,识破奸计。怀恩谋反,欺骗部署说他们原来拥戴的郭子仪已被杀。李抱真建议朝廷启用郭子仪,挫败了怀恩的阴谋。
B.李抱真做事未雨绸缪。他在山东地区挑选有才能气力的男丁,让他们在农事闲暇时竞赛射击,三年之后这些男丁都善于射击,可以参与作战。
C.李抱真忠诚卫国,勇拒叛军。田悦谋反,他与马燧合兵打败了田悦;硃滔、王武俊、李希烈、李纳等相继谋反,他独自以数州之力抗拒叛贼。
D.李抱真沉稳勇毅,待人坦诚。他只带几名骑兵去见王武俊,剖析时局指明利害并动之以情,后来安睡在王武俊的营帐里,最终感动了王武俊。
【小题4】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希烈既窃名号,则欲臣制诸叛,众稍离。
(2)闻世贤者,必欲与之游。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哥舒曜,哥舒翰之子,子明。八岁,玄宗召见华清宫,尚辇奉御。以翰陷贼,哀愤号恸,故吏裴冕、杜鸿渐等见之叹息。李光弼讨河北,曜请行,拜鸿胪卿,为光弼副。救宋州有功,改殿中监,袭封,为东都镇守兵马使。德宗立,李希烈陷汝州,以周晃为伪刺史。诏拜曜汝州行营节度使,将兵万人讨希烈。帝召见,问曰:“卿治兵孰与父贤?”对曰:“先臣,安敢比。但斩长蛇,殪封豕①,然后待罪私室,臣之愿也。”帝曰:“尔父在开元时,朝廷无西忧;今朕得卿,亦不东虑。”及行,帝通化门。是日牙干②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曜击贼,收汝州,禽晃以献,斩其将二人。希烈退保许州。诏城襄城,曜以疲人版筑③不如按甲持重以挫之,帝不许。曜进颍桥,雷震军中七马毙,曜惧,还屯襄城。希烈遣众万人纵火攻栅,殪人于堑以薄垒,曜苦战破之。居数月,希烈自率兵三万围曜,筑甬道属城,矢集如雨。帝遣神策将刘德信以兵三千援之,又诏河南都统李勉出兵相掎角。勉以“希烈在外,许守兵少,乘虚袭之,希烈自解”,乃遣部将与德信趋许,未至,有诏切,使班师。德信等惶惑还,至扈涧,为贼设伏诡击,死者殆半。勉恐东都危,使将李坚华以兵四千往守,贼梗道,不得入。汴兵沮,襄城围益急。帝乃诏普王讨蔡州。未行,京师乱,帝奉天。襄城陷,曜走洛阳。会母丧,夺为东都畿节度使。迁河南尹。曜拙于统御,而锐杀戮,士畏而不怀。贞元元年,部将叛,曜挺身免。帝以汴州刺史薛珏代之。终右骁卫上将军,幽州大都督。

注①殪封豕:殪,杀死;封豕,大猪,比喻贪暴者。②牙干:军中长官住所的旗杆。③版筑:筑土墙。
【小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帝通化门 祖:祭祀
B.曜进颍桥 次:临时驻扎
C.有诏切 让:责备
D.帝奉天 幸:移驾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日/牙干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
B.是日/牙干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
C.是日/牙干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
D.是日/牙干折时/以翰出师已如此/而斩持旗者/卒以败/今曜复尔/人忧之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男子成年行冠礼后取的表字,自称用字表示谦虚,称人用名表示尊敬。
B.“擢”指官职提升,文言文中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语还有“授”“拜”“陟”等。
C.“节度使”是古代集地方军政大权的官员。因官员受职之时,朝廷赐予旌节,故称。
D.“赠”指古代皇帝为死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依其生前事迹赐予其相应的称号。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哥舒曜世出名门,富有军事才能。他是唐朝名将哥舒翰的儿子,曾做李光弼的副将随他讨伐河北,并因为建立军功,由尚辇奉御改任殿中监一职。
B.哥舒曜谦恭有度,深得皇帝信任。在与德宗的问答中,他曾自言治兵之才不及其父,表现出他的耿耿忠心,让德宗放心地派他将兵万人征讨李希烈。
C.哥舒曜虽历苦战,最终失守襄城。李希烈采取极端的办法来进攻襄城,被哥舒曜经过苦战破解;但后来李希烈变本加厉进行围攻,襄城最终沦陷。
D.哥舒曜治军乏术,军队上下离心。他不善于统率部下,对部下动辄杀戮而不加体恤,贞元元年,他的部将发动了政变,哥舒曜差点死于乱军之中。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城襄城,曜以疲人版筑不如按甲持重以挫之,帝不许。
(2)德信等惶惑还,至扈涧,为贼设伏诡击,死者殆半。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吴武陵,信州人。元和初,擢进士第。淮西吴少阳闻其才,遣客郑平邀之,将待以宾友,武陵不答。

②长庆初,窦易直以户部侍郎判度支,表武陵主监北边。易直以不职,薄其遇。会表置和籴贮备使,择郎中为之。武陵谏曰:“今缘边膏壤,鞠为榛杞,父母妻子不相活。前在朔方,度支米价四十,而无逾月积,皆先取商人,而后求牒还都受钱。脱有寇城,不三旬便当饿死,何所取财而云和籴哉?天下不治,权不归有司也。监铁、度支一户部郎事,今三分其务,吏万员,财赋日蹙。诚欲边隅完实,独募浮民,徙罪人,发沃土,何必加使而增吏也?”易直不纳。

③久之,入为太学博士。大和初,礼部侍郎崔郾试进士东都,公卿咸祖道长乐,武陵最后至,谓郾曰:“君方为天子求奇材,敢献所益。”因出袖中书搢笏,郾读之,乃杜牧所赋阿房宫,辞既警拔,而武陵音吐鸿畅,坐客大惊。武陵请曰:“牧方试有司,请以第一人处之。”郾已得其人。至第五,郾未对,武陵勃然曰:“不尔,宜以赋见还。”郾曰:“如教。”牧果异等。

④初,柳宗元谪永州,而武陵亦事流永州,宗元贤其人。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每言宗元无子,说度曰:“西原蛮未平,柳州与贼犬牙,宜用武人以代宗元,使得优游江湖。”度未及用,而宗元死。

(节选自《新唐书》)

(注)①判度支:官名,兼管财政收支事务。②和籴:官府出资向百姓购买粮食。③祖道:出行前祭祀路神,并饮宴饯行。
【小题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脱有寇城   (__________)    (2)权不归有司也  (__________)
(3)郾已得其人 (__________)    (4)事流永州 (__________)
【小题2】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
A.将待宾友 请息交绝游
B.无逾月积 秦师轻无礼
C.出袖中书搢笏    留沛公与饮
D.杜牧所赋阿房宫  遣武以中郎将使
【小题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不尔,宜以赋见还。
(2)及为柳州刺史,武陵北还,大为裴度器遇。
【小题4】“武陵不答”和“武陵勃然”等细节分别表现出吴武陵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征。
【小题5】从全文看,文章最后一段的补充叙述对刻画吴武陵形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