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8-01-09 11:2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茶经》中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20世纪50年代,山东沿海地区开展“南茶北引”实验,种茶的地形须选择在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目前山东海滨地区青岛、日照是山东绿茶最主要生产基地.下图示意我国“四大茶区”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推测四大茶区中,生产年限长的古老茶树最多的茶区是
A. 华南茶区 B. 西南茶区 C. 江南茶区 0.江北茶区
【小题2】山东“南茶北引”种茶地的选择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同类题2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主要小麦种植区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小麦种植区中,小麦生产经营规模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制约④地小麦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热量
B.土壤
C.水源
D.地形
同类题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乙两图中棉花产地有利于棉花种植的共同自然条件。
(2)丙图为当地一农场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图为该农场的生产模式,据此判断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明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3)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丙图所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同类题4
下列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中,全部是社会经济条件的是( )
A.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B.市场、交通、政策、劳力
C.气候、市场、机械、水源
D.地形、土壤、交通、城市
同类题5
水果玉米(即超甜玉米)起源于南美洲印第安玛雅发族地区,欧美国家栽培广,近些年引入中国栽培。它可生食,也可煮熟吃,剥下籽粒能做菜,是一种新兴休闲保健营养食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北方水果玉米在品质和甜嫩程度上均优于南方,其原因是
A.热量较充足
B.生长周期长
C.水源较丰富
D.地形起伏大
【小题2】水果玉米栽培时须与其它作物隔离200米以上,其最主要目的是
A.保证玉米品质
B.方便耕地浇灌
C.利于作物散热
D.增加光照强度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