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甲、乙两图中棉花产地有利于棉花种植的共同自然条件。
(2)丙图为当地一农场的土地利用状况,下图为该农场的生产模式,据此判断当地的农业地域类型,说明该生产模式的优点。
(3)除了地形、气候、河流因素外,还有哪些区位因素促进了丙图所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和发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9-06-02 08:43:4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复种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全年播种(或移栽)作物的总面积/耕地总面积×100%。复种指数大,说明耕地利用率高;反之,耕地利用率低。读1998—2012年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耕地复种指数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推测甲、乙、丙、丁依次表示()
A.东北、东部、中部、西部
B.中部、东部、东北、西部
C.东部、中部、东北、西部
D.东部、中部、西部、东北
【小题2】乙地区复种指数比丙地区高的主要原因是()
A.耕地面积广
B.粮食播种面积广
C.水热资源丰富
D.农业劳动力充足
【小题3】从复种指数推测甲地区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最可能是()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高粱
同类题2
下图为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A.商品谷物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右图中,与该家庭农场经营特征最匹配
A.a
B.b
C.c
D.d
同类题3
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的局部地图,右表为四个国家的土地利用类型比重统计表(表中数字为百分率)。回答下列问题。
(1)①国与②国的气候都有明显的
性特征,但②国的气候为季风气候,其根本成因为
。
(2)①国、②国和③国的土地利用类型状况依次对应表格中的
、
、
。
(3)b国的土地利用类型以
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
,形成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自然因素和经济因素分别是
和
。
(4)a国和d国的耕地比重都比较小,简析两者成因的差异。
同类题4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
(2)甲地农产品运往中国,最佳运输线路应经过_______
A.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麦哲伦海峡
D.德雷克海峡
(3)该草原发展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有: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
(4)阿根廷的新鲜牛肉可供应到西欧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由于人类发明了_______,其反映了_______的改善和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同类题5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位西方把学家说,土尔扈特人回归的悲壮之举,“是值得我们传诵的一篇伟太的叙事史诗”。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大事年表
——摘嫡自马汝珩、马大正《漂落异域的民族》等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各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在回归造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和限制性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