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 

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辨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与郑以伟并命。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B.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C.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D.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在明清时期乡试考中者为举人;在本文中指参加科举考试,与《张衡传》中“举孝廉不行”中“举”的意思一样。
B.在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乡试”不是一个乡的考试,而是省一级的考试;明清时候一般三年一次,在秋天举行。
C.古人常用天干地支来表示年份日期时辰等,本文中“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里面的“辛丑”是用来纪日的。
D.“谥”,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精通天文历法,又精通军事,后来练兵打仗,攻破了辽阳,受到皇帝的赏识。
B.徐光启铸造西洋大炮的建议未被熹宗采纳,后又遭受御史丘兆麟弹劾而称病回家了。
C.在钦天监台官预报日食发生了错误后,徐光启负责起改历的工作,并卓有成效。
D.徐光启入参机务时年巳老,他廉洁终生,家无余财,谥号“文定”,功德余荫子孙。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2-12 05:03:0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籓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成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官、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革抽分数事,多议行。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
【小题1】对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为湖广左参议    出:指京官外调
B.其党密于帝 构:交结,连结
C.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 坐:犯……罪
D.及为巡抚,以所多王府,持法尤严   部:部属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属吏羡金赆,挥之去 晋侯、秦伯围郑,其无礼于晋
B.将摭其罪,无所得已 今其智反不能及
C.遣中官致祭,过扰民 岂敢盘桓,有希冀
D.御史李兴请郧阳别设三司    权起更衣,肃追宇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C.徐恪为人行事刚正不阿。所到之处抑制豪强,去除奸弊。权要人家滥索工匠的,徐恪都坚持不给。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小题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王 奏 恪 侵 侮 帝 赐 书 诫 王 河 徙 逼 开 封 有 议 迁 籓 府 三 司 于 许 州 者 恪 言 非 便 遂 寝 四 年 拜 右 副 都 御 史
【小题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
(2)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孙传庭,代州振武卫人。万历中进士,授永城知县。陕西巡抚不能讨贼,秦之士大夫哗于朝,乃推边才用传庭,以崇祯九年三月受代。高迎祥乱关中,传庭设方略,亲击迎祥于黑水峪,擒之,献俘阙下。录功,增秩一等。河南贼马进忠等入渭南,复合河南兵夹击之,斩首千余级。关南稍靖。他贼出栈道,谋越关犯河南,还军击,复大败之。西安四卫,旧有屯军二万四千,田二万余顷,其后田归豪右,军尽虚籍。传庭厘得军万一千有奇,岁收屯课银十四万余。帝大喜,增秩,赉银币。杨嗣昌条上方略,期百日平贼。传庭移书争之,嗣昌大忤。部议,秦抚当一面,募土著万人,给饷银二十三万。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嗣昌言军法不行于秦,自请白衣领职,以激帝怒。传庭奏曰:“使臣如他抚,籍郡县民兵上之,遂谓及额,则臣先所报屯兵已及额矣。况更有募练马步军,数且逾万,何尝不遵部议。”嗣昌无以难,然衔之弥甚。明年,帝移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疏请陛见。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传庭愠,引疾乞休。嗣昌又劾其托疾,帝遂发怒,斥为民。十五年,闯王李自成者,破河南,犯开封,起传庭兵部右侍郎。九月传庭出师潼关,大雨连旬,自成决马家口河滩开封。开封已陷,传庭趋南阳,自成西行逆秦师。是役也,天大雨,粮不至,士卒采青柿以食,冻且馁,故大败。明年九月,破贼宝丰、唐县,进逼襄城。大军时皆露宿与贼持,久雨道泞,粮车不能前。士饥,流言四起,不得已还军迎粮。自成空壁蹑我,官兵狂奔四百里,至于孟津,死者四万余。贼乘胜破潼关,大败官军。传传庭跃马大呼而殁于振,尸竟不可得。时年五十有一矣。
(节选自《明史·孙传庭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
B.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
C.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
D.传庭知其不可用也/乃核帑藏/蠲赎锾/得银四万八千/市马募兵/自办灭贼/具不用/部议会诸抚报/募兵及额/传庭疏独不至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是周代诸侯国,战国七雄之一,其故址在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一带,故古人以“秦”指称陕西一带。
B.“秩”,是官吏的官、品级。古代常根据功过确定官员的俸禄,文中“增秩”即根据功劳提升官吏的品级和俸禄。
C.“课”,即赋税,需按规定的数额和时间征收;与“役”不同,“役”亦称徭役,即平民为统治者提供的无偿劳动。
D.“陛”,本指借以登高的台阶,后又特指皇宫的台阶。这里的“陛见”指孙传庭到朝廷拜见杨嗣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传庭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杨嗣昌上奏百日平贼的方略,孙传庭向皇帝上书与之争论,他认为杨嗣昌的命令不合适而坚决不执行。
B.孙传庭谋略过人,战功赫赫。孙传庭设计活捉了乱贼高迎祥,又与他人联合击败马进忠,关南平定后,又打败了企图进犯河南的乱贼。
C.孙传庭忠君为国,却屡遭陷害。孙传庭为国多次平乱,又凑银两招兵买马为灭贼做准备,却多次遭杨嗣昌弹劾,曾一度被罢官为民。
D.孙传庭勇猛善哉,却不得天时。孙传庭两次战败都是因为天降大雨,道路泥泞而粮草不济。传庭虽勇猛力战,竟死于敌阵,尸骨无存。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使臣如他抚,籍郡县民兵上之,遂谓及额,则臣先所报屯兵已及额矣。
(2)嗣昌大惊,谓传庭将倾之,斥来役赍疏还之传庭。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廖庄,字安止,吉水人。宣德五年进士。八年改庶吉士,与知县孔友谅等七人历事六科。英宗初,授刑科给事中。正统二年,御史元亮请如诏书蠲边军侵没粮饷,不允。按察使龚鐩亦请如诏书宥盗犯之未获者,法司亦寝不行。庄以诏书当信,上章争之。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杨士奇家人犯法,偕同官论列。或曰:“独不为杨公地乎?”曰:“正所以为杨公也。”八年命与御史张骥同署大理寺事。十一年迁南京大理少卿。逾二年,奸人陈玞者,与所亲贾福争袭指挥职。南京刑部侍郎齐韶纳玞贿,欲夺福官与之,为庄所驳。韶捶福至死,被逮。玞亦诬庄,俱征下诏狱。会韶他罪并发,弃市,庄乃得释。景泰五年七月上疏曰:“臣曩在朝,见上皇遣使册封陛下,每遇庆节,必令群臣朝谒东庑,恩礼隆洽,群臣皆感叹,谓上皇兄弟友爱如此。今陛下奉天下以事上皇,愿时时朝见南宫,或讲明家法,或商略治道,以慰上皇之心,则祖宗在天之神安,天地之心亦安矣。宜念祖宗创业之艰难,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疏入,不报。明年,庄以母丧,诣东角门朝见。帝忆庄前疏,命廷杖八十,谪定羌驿丞。成化初,召为刑部左侍郎。逾年卒。赠尚书,谥恭敏。庄性刚,喜面折人过,而实坦怀无芥蒂。不屑细谨,好存谢宾客为欢狎。既官法司,或劝稍屏谢往来,远嫌疑。庄笑曰:“昔人有言‘臣门如市,臣心如水’,吾无愧吾心而已。”卒之日,无以为敛,众裒钱助其丧。

(节选自《明史·廖庄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
B.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
C.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
D.五年诏京官出修荒政/兼征民逋/庄虑使者督趣困民/请宽灾伤/州县俟秋成/从之/振荒陕西/全活甚众/还奏宽恤/九事多议行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是对在殿试中通过皇帝策问的贡士的称谓,分为三甲:状元、榜眼、探花。
B.“大理寺”是掌管刑狱的官署,与刑部、都察院合称三法司,会同处理重大司法案件。
C.“弃市”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死刑,即在闹市里把犯人处死后示众,以示为大众所弃。
D.“陛下”古代特指对帝王的敬称,对帝王的尊称还有皇上、天子、万岁、圣驾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廖庄为国尽责,敢于直言进谏。对御史请求按诏书免除边防军吞没粮饷事,以及按察使请求依诏书宽恕没抓获的盗窃犯事,他上书坚持上书力争。
B.廖庄为民谋利,做官秉公处事。他救荒济民,建言献策;杨士奇家人犯法,他敢于上书检举。对陈玞行贿争官的行为,他予以斥责,却被诬下狱。
C.廖庄诚请礼待上皇,却受到惩处。他上疏请求皇帝为了兄弟和睦相处、祖宗基业发展和天下人心安稳,应时时礼待上皇,但后来被皇帝杖打并贬官。
D.廖庄个性刚直,为人胸怀坦荡。他好当面指出别人过错,但内心毫无芥蒂,不屑于谨小慎微;他认为自己做事无愧于心,去世后,丧事靠众人资助。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所以系属天下之人心,即弭灾召祥之道莫过于此。
(2)好存谢宾客为欢狎。既官法司,或劝稍屏谢往来,远嫌疑。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惟贤,字哲卿,晋江人。万历二年进士。自清江知县拜南京御史。张居正既死,吴中行、赵用贤等犹未录。会皇长子生,诏赦天下,惟贤因请召诸臣。冯保恶其言,谪江山丞。保败,还故官。劾左都御史陈炌希权臣指,论罢御史赵耀、赵应元,不可总宪纪。炌罢去。又荐王锡爵、贾三近、何源等,皆获召。主事董基谏内操被谪,惟贤救之,忤旨,调南京大理评事。给事中阮子孝、御史潘惟岳等交章救。帝怒,夺俸有差。惟贤寻迁户部主事,历顺天府丞。二十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湖广。景王封德安,土田倍诸藩,国绝赋额犹存。及帝弟潞王之卫辉,悉以景赋予王。王奏赋不及额,帝为夺监司以下俸,责抚按急奏报。惟贤言:“景府赋额皆奸民投献,妄张其数。臣为王履亩,增赋二万五千,非复如往者虚数,王反称不足,何也?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会典》言,皇庄及勋戚官庄,遇灾蠲减视民田。今襄、汉水溢,王佃民流亡过半,请蠲如例。”又言:“长沙、宝庆、衡州三卫军戍武冈,而永州、宁远诸卫远戍广西,瘴疠死无数。请分番迭戍武冈,罢其戍广西者。”帝悉报许。承天守备中官以征兴邸旧赋,请罪潜江知县及诸佃民,旨下抚按勾捕。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又请以周敦颐父辅成从祀启圣,诏皆从焉。入为左佥都御史,言行取不宜久停,言官不宜久系,台员不宜久缺。已,复言天下多故,乃自大僚至监司率有缺不补,政日废弛,且建言获谴者不下百余人,效忠者皆永弃。帝不纳。寻迁左副都御史。请早建皇储,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久之,以忧归。起户部左侍郎,未上卒。赠右都御史。天启初,谥恭定。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五》)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B.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C.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D.惟贤言/臣抚楚/事无不当问/今中官问/而臣等为勾捕/臣实不能/帝直其言/而止寻/请以太和山香税充王府逋禄/免加派小民/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夺俸,俸即俸禄,是官员所得到的薪金,夺俸是对有过失的官吏的一种惩罚措施。
B.国,周代诸侯国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家”为大夫的封地,“国家”即二者的合称。
C.从祀,亦即“配享”。是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祭对象的先贤或先儒。
D.言官,是封建官制中一个重要的构成部分,主要负责考核评定各级官吏的得失。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惟贤敢于弹劾,善于举贤。他弹劾了陈炌、赵应元等,推荐了王锡爵、何源等,后又趁皇上大赦天下时,请求召回旧臣。
B.郭惟贤实事求是,直言不讳。他在巡抚湖广时,经过实际调查,当着潞王的面反驳其奏言;皇帝让他勾捕欠赋佃民,他直言拒绝。
C.郭惟贤关心民生,为民请命。他在襄汉水溢时,建议援例减免佃民租赋,又进谏用香税抵潞王府欠俸,不增加百姓负担。
D.郭惟贤一心为国,多有建言。他建议罢除远戍广西,轮流戍守武冈;建议及时考核选用、补足官员,以扭转政事日弛的局面。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潞去楚远,莫若征之有司,转输潞府。
(2)慎简辅弼,亟行考选,尽下推举诸疏,俱不报。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张居正,字叔大,江陵人。少颖敏绝伦。十五为诸生。巡抚顾璘奇其文,曰:“国器也。”嘉靖二十六年,居正成进士,改庶吉士。相徐阶辈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严嵩首辅,倾心委居正。居正与中人冯保善。居正劝帝当尊崇两宫。故事,皇后与天子生母并称皇太后,而徽号有别。保欲媚帝生母李贵妃,风居正以并尊。居正不敢违,议尊皇后曰仁圣皇太后,皇贵妃曰慈圣皇太后,两宫遂无别。慈圣徙乾清宫,抚视帝,内任保,而大柄悉以委居正。时承平久,群盗猬起,至入城市劫府库,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得盗即斩决,有司莫敢饰情。盗边海钱米盈数,例皆斩,然往往长系或瘐死。居正独亟斩之,而追捕其家属。盗贼为衰止。时帝渐备六宫,太仓银钱多所宣进。居正乃因户部进御览数目陈之,谓每岁入额不敌所出,请帝置坐隅时省览,量入为出,罢节浮费。疏上,留中。帝复令工部铸钱给用,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言官请停苏、松织造,不听。居正为面请,得损大半。帝御文华殿,居正侍讲读毕,以给事中所上灾伤疏闻,因请振。复言:“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而皇上加意撙节,于宫中一切用度、服御、赏赉、布施,裁省禁止。”帝首肯之,有所蠲贷。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及卒,帝为辍朝,谕祭九坛,视国公兼师傅者。

(节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B.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C.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D.居正以江南贵豪怙势及诸奸猾吏民善逋赋/选大吏精悍者严行督责/赋以时输/国藏日益充/而豪猾率怨居正/亡何/居正病/帝频颁敕谕问疾/大出金帛为医药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A.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的年号。古代常用纪年法有干支纪年法,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年号纪年法,年号和干支兼用等。
B.庶吉士,由通过科举考试中进士的人当中选择有潜质者担任,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责。
C.织造,明清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江宁织造、苏州织造、杭州织造是明清两朝为宫廷供应织品的皇商。
D.户部,中国封建时代中央官署名,六部之一。掌全国疆土、户籍、屯田、赋税、俸饷等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居正富有才华,深受重用。居正年少才华过人,巡抚顾璘赏识他;宰相徐阶等人器重他;居正劝皇帝尊崇两宫太后,皇帝把朝廷的大权全交给他。
B.居正为政严苛,重惩盗贼。各地群盗起事抢劫府库,居正下令捕获盗贼当即处死;盗贼偷盗沿海边境钱米超过一定数量的,居正规定马上斩首,并追捕犯人家属。
C.居正劝谏皇帝节用,救济受灾地。皇帝修缮六宫,动用国库银两,居正劝谏皇帝量入为出,节俭无谓开支,皇帝没答复;他建议宫中应节用,以此救济受灾各地,皇帝没有采纳。
D.居正公忠体国,皇帝厚待他。居正生病期间,皇帝频发敕令询问其病情并拿出大量金钱做药费;他去世后皇帝不上朝,下令设九坛祭奠,视他为国公兼师傅。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有司恒讳之,居正严其禁。匿弗举者,虽循吏必黜。
②上爱民如子,而在外诸司营私背公,剥民罔上,宜痛钳以法。
【小题5】张居正作为少有的治世能臣,是明朝中兴的主要推动者和缔造者,他为改善国家财政状况采取了哪些措施?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