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程文季字少卿。幼习骑射,多干略,果决有父风。弱冠从父灵洗征讨,必前登陷阵。灵洗与周文育、侯安都等败于沌口,为王琳所执;高祖召陷贼诸将子弟厚遇之,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世祖嗣位,除宣惠始兴王府限内中直兵参军。是时王为扬州刺史,镇冶城,府中军事,悉以委之。

天嘉二年,随侯安都东讨留异。异党向文政据有新安,文季率精甲三百,轻往攻之。文政遣其兄子瓒来拒,文季与战,大破瓒军,文政乃降。

四年,陈宝应与留异连结,又遣兵随周迪更出临川,世祖遣信义太守余孝顷自海道袭晋安,文季为之前军,所向克捷。陈宝应平,文季战功居多。寻助父镇郢城,及灵洗卒,文季尽领其众。起为超武将军。文季性至孝,虽军旅夺礼,而毁瘠甚至。

太建二年,为豫章内史,将军如故。服阕,袭封重安县公。随都督章昭达率军往荆州征萧岿。岿与周军多造舟舰,置于青泥水中。时水长漂疾,昭达乃遣文季共钱道戢轻舟袭之,尽焚其舟舰。昭达因萧岿等兵稍怠,又遣文季夜入其外城,杀伤甚众。既而周兵大出,巴陵内史雷道勤拒战死之,文季仅以身免。

五年,都督吴明彻北讨秦郡,乃前遣文季领骁勇拔开其栅,明彻率大军自后而至,攻秦郡克之,又别遣文季围泾州,进攻盱眙,拔之。仍随明彻围寿阳。

文季临事谨急,御下严整。每置阵役人,文季必先诸将,夜则早起,迄暮不休,军中莫不服其勤干。每战恒为前锋,齐军深惮之,谓为程虎。以功除散骑常侍,增食邑五百户。

九年,又随明彻北讨。十年春,败绩,为周所囚。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至德元年,后主始知之,追赠散骑常侍。

选自《陈书·程文季列传》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
B.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
C.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
D.十一年/自周逃归/至涡阳/为边吏所执/还送长安/死于狱中/后主是时既与周绝/不之知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位:文中是指继承君位。我国封建王朝一般奉行嫡长子继承制。
B.袭封:与“荫”相同,都是封建时代子孙承袭先代的爵位,都是皇帝封赏大臣的制度。
C.食邑:中国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亦称“采邑”
D.追赠: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以示褒奖。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文季作战非常勇猛。程文季在二十岁左右就随从父亲程灵洗出军征讨,每次作战他必定首先登城陷阵;每逢打仗,他常担任前锋,被人称作“程虎”。
B.程文季服孝极尽孝礼。父亲逝世后,他统领了父亲的部属,虽然军中禁止丧事礼仪,但他还是因哀痛过度使得形貌非常憔悴。
C.程文季受命突袭敌军。章昭达派程文季与钱道戢一道突袭焚毁了萧岿与周军的舟舰,并趁萧岿等的士卒疲惫时,又派程文季在夜晚攻入外城,大获全胜。
D.程文季工作特别勤奋。每逢立阵安营需役用人力时,程文季就身先将士,每天早起,直到天黑工作不停,军中没有谁不佩服他的勤劳能干。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高祖召陷贼诸将子弟厚遇之,文季最有礼容,深为高祖所赏。
(2)天嘉二年,随侯安都东讨留异。异党向文政据有新安,文季率精甲三百,轻往攻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4-22 11:02: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闇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闇中,又往慰劳众军。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韩子高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B.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C.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D.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
【小题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部曲行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高性情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全力帮助文帝。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的推扶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事发突然,只有子高在文帝身边,文帝派子高在乱军中前往见文育,后子高将文帝引进文育军营中。
D.子高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被平定后,子高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
(2)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仙琕,字灵敌,扶风眉人也。仙琕少以果敢闻,遭父忧,毁瘠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起家郢州主簿,迁武骑常侍,为小将,随齐安陆王萧緬。缅卒,事明帝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复以功迁宁朔将军、豫州刺史。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乃平生愿也何功可论!”授辅国将军、宋安、安蛮二郡太守,迁南义阳太守累破山蛮,郡境清谧。以功封洭县伯,邑四百户,仍迁都督司州诸军事、司州刺史,辅国将军如故。俄进号贞威将军。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断,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梁书∙卷七》)

注①“射钩斩祛”:是关于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典故,用来借代英明君主的不计前嫌。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仙琕于军斩仲宾以。 徇:示众
B.仙琕曰   谢:谢绝,拒绝
C.今复殊泽 荷:蒙受,受到
D.诏仙琕节,讨之    假:授予,给予
【小题2】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B.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C.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D.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帏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
【小题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家”有起之于家而任官职之意。古代指由平民出身而晋升为官员,本文中的“起家”就是此意。
B.“卿”可以指古代阶名,如“三公九卿”;也可以指古代对男子的敬称,如“荀卿”;还可以用于君对臣的称谓和夫、朋友间的爱称。
C.“天监”是梁武帝的年号。年号除了用于纪年以外,还表示祈福、歌颂和改朝换代。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刘彻继位后,始出现年号。
D.“谥”是古代君主等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予他们的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谥号有表扬的,如“文”“武”等;有批评的,如“厉”“怀”等;也有同情的,如“悼”“幽”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仙琕为子尽孝,为臣尽忠。父亲去世他表现出超出常礼的悲痛,亲自背土堆成坟墓,高祖派姚仲宾去劝他归顺自己,他将姚仲宾斩首。
B.马仙琕归降高祖,竭诚效力。都城失陷后马仙琕才放下武器投降,高祖抚慰他并在他母亲去世后赠送丧礼,让他大为感动,决意报答高祖。
C.马仙琕勇猛善战,谦逊内敛。天监四年,王师北伐,马仙琕征战沙场,颇有勇力,屡立战功,但在各位将领面前却从不提及自己的功勋。
D.马仙琕战功显赫,深得信任。在外征战时,常单身潜入敌境暗中了解敌人所处的悬崖峭壁、村庄及险要之地,所以常打胜仗,备受高祖器重。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
(2)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谢贞,字元正,陈郡阳夏人,晋太傅安九世孙。父蔺,正员外郎,兼散骑常侍。贞幼聪敏,有至性。祖母阮氏先苦风眩,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亲族莫不奇之。母王氏,授贞《论语》《孝经》,读讫便诵。八岁,尝为《春日闲居》五言诗,从舅尚书王筠奇其有佳致,谓所亲曰:“此儿方可大成,至如‘风定花犹落’,乃追步惠连(注)矣。”年十三,略通《五经》大旨,尤善《左氏传》,工草隶虫篆。十四,丁父艰,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父蔺居母阮氏忧,不食泣血而卒。家人宾客惧贞复然,从父洽族兄暠乃共往华严寺,请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乃谓贞曰:“孝子既无兄弟,极须自爱,忧毁灭性,谁养母邪?”自后少进粥。
太清之乱,亲属散亡,贞于江陵陷没,暠逃难番禺,贞母出家于宣明寺。及高祖受禅,暠还乡里,供养贞母,将二十年。太建五年,贞还朝。及始兴王叔陵为扬州刺史,引祠部侍郎阮卓为记室,辟贞为主簿。贞度叔陵将有异志,因与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辄辞以疾,未尝参预,叔陵雅钦重之,弗之罪也。俄而高宗崩,叔陵肆逆,府僚多相连逮,唯贞与卓独不坐。
后主乃诏贞入掌中宫管记,迁南平王友。府长史汝南周确新除都官尚书,请贞为让表,后主览而奇之。尝因宴席问确曰:“卿表自制邪?”确对曰:“臣表谢贞所作。”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谢贞在王处,未有禄秩,可赐米百石。”
至德三年,以母忧去职。顷之,敕起还府。贞累启固辞。敕报曰:“虽知哀茕在疚,而官俟得才,可便力疾还府也。”贞哀毁羸瘠,终不能之官舍。时尚书右丞徐祚、尚书左丞沈客卿俱来候贞,见其形体骨立,祚等怆然叹息。吏部尚书姚察与贞友善,及贞病笃,察往省之,问以后事。贞曰:“弱儿年甫六岁,情累所不能忘,敢以为托耳。”是夜卒。后主问察曰:“谢贞有何亲属?”察因启曰:“贞有一子年六岁。”即有敕长给衣粮。
(节选自《陈书·列传第二十六》,有删改)
(注)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
【小题1】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晋太傅安九世孙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
B.忧毁灭性,谁养母邪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C.太建五年,贞还朝 良入,具告沛公
D.后主敕舍人施文庆曰 或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沈众字仲师,吴兴武康人也。祖约,梁特进。父旋,梁给事黄门侍郎。众好学,颇有文词,起家梁镇卫南平王法曹参军、太子舍人。是时,梁武帝制《千字诗》,众为之注解。与陈郡谢景同时召见于文德殿,帝令众为《竹赋》。成,奏,帝善之,手敕答曰:“卿文体翩翩,可谓无忝尔祖。”当阳公萧大心为郢州刺史,以众为限内记室参军。寻除镇南湘东王记室参军。迁太子中舍人,兼散骑常侍。聘魏,还,迁骠骑庐陵王谘议参军,舍人如故。侯景之乱,众表于梁武,称家代所录故义部曲,并在吴兴,求还召募以讨贼,梁武许之。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余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梁武于城内遥授众为太子右卫率。京城陷,众降于景。

景平,西上荆州。元帝以为太子中庶子、本州大中正。寻迁司徒左长史。江陵陷,为西魏所虏,寻而逃还。敬帝承制授御史中丞。绍泰元年,除侍中,迁左民尚书。高祖受命,迁中书令,中正如故。以众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超于时辈。
众性吝啬,内治产业,财帛以亿计,无所分遗。其自奉养甚薄,每于朝会之中,衣裳破裂,或躬提冠屦。永定二年,兼起部尚书,监起太极殿。恒服布袍芒屩,以麻绳为带,又携干鱼蔬菜饭独啖之,朝士共诮其所为。众性狷急,于是忿恨,遂历诋公卿,非毁朝廷。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后因其休假还武康,遂于吴中赐死,时年五十六。

——(节选自《陈书·沈众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余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
B.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余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
C.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余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
D.及景围台城/众率宗族及义附五千余人/入援京邑/顿于小航/对贼东府/置阵军容甚整/景深惮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我国古代文体。赋盛行于先秦,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B.永定,为陈高祖年号。年号是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C.起部尚书,官职名。西晋始置,为尚书省属官,掌管营造宗庙、宫室。
D.休假,汉代时出现明确的官员休息制度,每五天休息一次。唐代时改为旬休。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众爱好读书,文采斐然。梁武帝制《千字诗》,沈众为诗作注解。他和陈郡谢景同时被召进文德殿,他写的《竹赋》一文得到了梁武帝的赞赏。
B.沈众临危请命,为君分忧。侯景叛乱之时,沈众主动请缨,他上表给元帝,请求回乡招募祖辈的故交和部下军队来讨伐侯景。
C.沈众性格急躁,不堪受责。对于满朝士子的指责,他忿恨不已。于是对公卿进行恶意攻击,并且还诽谤诋毁朝廷。
D.沈众本性吝啬,极其节俭。他家中产业十分丰厚,却分毫不施与他人。他穿着俭朴,常常穿着布袍草鞋,用麻绳当作腰带。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众州里知名,甚敬重之,赏赐优渥,超于时辈。
(2)高祖大怒,以众素有令望,不欲显诛之。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侯景之乱,寓在京都。景平,文帝出守吴兴,子高年十六,为总角,容貌美丽,状似妇人,于淮渚附部伍寄载欲还乡,文帝见而问之,曰:“能事我乎?”子高许诺。子高本名蛮子,文帝改名之。性恭谨,勤于侍奉,恒执备身刀及传酒炙。文帝性急,子高恒会意旨。及长,稍习骑射,颇有胆决,愿为将帅,及平杜龛,配以士卒。文帝甚宠爱之,未尝离于左右。文帝尝梦见骑马登山,路危欲堕,子高推捧而升。

文帝之讨张彪也,沈泰等先降,文帝据有州城,周文育镇北郭香岩寺。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文帝散兵稍集,子高引导入文育营。明日,子高与彪战,彪将申缙复降,彪奔松山,浙东平。文帝乃分麾下多配子高,子高亦轻财礼士,归之者甚众。

文帝嗣位,除右军将军。天嘉元年,封文招县子,邑三百户。王琳至于栅口,子高宿卫台内。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二年,迁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及征留异,随侯安都顿桃支岭岩下。时子高兵甲精锐,别御一营,单马入陈,伤项之左,一髻半落。异平,除贞毅将军、东阳太守。五年,章昭达等自临川征晋安,子高自安泉岭会于建安,诸将中人马最为强盛。晋安平,以功迁通直散骑常侍,进爵为,增邑并前四百户。六年,征为右卫将军,至都,镇领军府。文帝不豫,入侍医药。废帝即位,迁散骑常侍,右卫如故,移顿于新安寺。

(节选自《陈书》)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B.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C.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D.张彪自剡县夜还袭城/文帝自北门出/仓卒夕/军人扰乱/文育亦未测文帝所在/唯子高在侧/文帝乃遣子高自乱兵中往见/文育反命/酬答于中/又往慰劳众军/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高恭敬谨慎。与文帝相识后,尽心尽力地侍奉文帝,常带着刀保护文帝的安全,也常为文帝端盘子送酒食。
B.子高聪明机警。文帝性子急躁,子高总是能够领悟他的意旨。文帝在骑马登山时几乎要坠下山,得子高推扶得以继续攀登。
C.子高忠心耿耿。张彪偷袭城池,文帝逃出后,稍稍集合了一些游散之兵,子高将他引进文育军营中,并于次日与张彪作战,张彪败走。
D.子高身先士卒。征讨留异时,他统率一营人马,单骑冲入敌阵,伤了左颈,发髻也被削掉一半。留异之乱平定后,任贞毅将军、东阳太守等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及琳平,子高所统益多,将士依附之者,子高尽力论进,文帝皆任使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