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农田覆盖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条农业增产增收之路,是我国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某丘陵沟壑区山地枣林不同覆盖技术比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黄土高原地区枣林实施覆盖技术可以
A.延长生长期,提高土壤温度
B.促进地表水分下渗,保持土壤墒情
C.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肥力
D.节约灌溉用水,减轻水土流失
【小题2】与枣林地膜覆盖技术相比,枣林秸秆覆盖技术的主要优势是
A.抗风抗旱,地区适应性强
B.抑制杂草,减轻杂草危害
C.病虫害少,增产效果显著
D.成本低廉,经济效益较高
【小题3】泫地枣林采用覆盖技术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
A.改变枣林内与枣林外裸地间风速风向
B.阻碍枣林地对太阳辐射热量的吸收
C.降低枣林叶面光合作用效率
D.减少枣林根系虫害和细菌滋生繁殖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单选题 更新时间:2017-09-06 01:31: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埃及生产长绒棉的有利条件有( )
A.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酸性土壤,降水丰富
B.灌溉便利,阳光充足,夏季高温
C.科技发达,有优良的棉种
D.劳力充足,精耕细作,交通便利
同类题2
下表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劳动人口比较表(2013年)。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0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其原因主要是
A.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劳动力丰富
D.科技水平高
【小题2】中国20至29岁的劳动力已由1990年的2.33亿减到2005年的1.65亿。其原因主要是
A.人口老龄化
B.人口移出
C.出生率下降
D.死亡率提高
【小题3】如果中国要从第一产业释放更多的劳动力,则最合理的农业发展方式是
A.机械化
B.精耕细作
C.休闲农业
D.集体农场
同类题3
下图所示两地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甲所示区域与图乙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纬度相当,但气候截然不同,试分析原因。(4分)
(2)图乙中阴影地带②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是什么?分析②处该作物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4分)
(3)图甲中①所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哪些?(4分)
同类题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洲某农作物分布图(甲图)”和“美国部分农业地带分布图(乙图)”.
材料二 为研究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甲图中①地某村进行了调查,获得如下资料:
(1)甲图中①地气候类型是
______
,简要评价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该村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3)乙图中②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______
;该地区五大湖沿岸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
,试分析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
同类题5
下图为澳大利亚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根据①②③三个流域的地理条件,判断其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
A.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混合农业、乳畜业
D.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随着农业的发展,②流域内灌溉用水不断增加,这对流域内的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可能是( )
A.湿地增加
B.灌区地下水位降低
C.河口泥沙淤积加重
D.河流藻类大量繁殖
相关知识点
人文地理
区域产业活动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农业区位自然条件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