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郝杰,字彦辅,蔚州人。父铭,御史。杰举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隆庆元年,巡抚畿辅。冬,寇大入永平,疏请蠲被掠地徭赋,且言:“比年罚行于文臣而废于武弁,及于主帅而略于偏裨,请饬法以振国威。”俱报可。已,劾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观望,寇退则断死者报首功,又夺辽东将士棒槌崖战绩,并论副使沈应乾,游击李信、周冕罪。帝为黜应乾,下信、冕狱,敕焘、随卿还籍听勘。诏遣中官李祐督苏、杭织造,工部执奏,不从。杰言:“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且内臣专恣,有司剥下奉之,损圣德非小。”帝终不听。驾幸南海子,命京营诸军尽从。徐阶、杨博等谏,不听,杰复争之,卒不从。刑部侍郎洪朝选以拾遗罢,上疏自辨,杰等劾其违制,遂削职。以尝论高拱非宰辅器,为所嫉。及拱再召,杰遂请急去。拱罢,起故官。旋以私议张居正逐拱非是,出为陕西使。再迁山东左布政使。被劾,降辽东苑马寺卿兼海道兵备,加山东按察使。

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以督诸将击敌,录一子官。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习以为常。督抚诸臣庇之,杰独不与比。十九年春,成梁用参将郭梦徵策,使副将李宁袭板升于镇夷堡,获老弱二百八十余级。师旋,为别部所遮,宁先走,将士数千人失亡大半,成梁饰功邀叙。杰具奏草,直言其故,要总督蹇达共奏。达匿其草,自为奏论功。巡按御史胡克俭驰疏劾宁,词连成梁,亦诋杰。兵部置宁罪不议。克俭大愤,尽发成梁、达,追数成梁前数年冒功状,及达置杰会稿功罪疏不奏。帝谓成梁前功皆由巡按勘报,卒置成梁等不问,而心以杰为不欺。旋,就进右副都御史。

日本陷朝鲜,朝鲜王避难将入辽,杰请择境外善地处之,且周给其从官、卫士,报可。寻迁兵部右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召理戎政,进右都御史。日本封贡议起,杰曰:“平秀吉罪不胜诛,顾加以爵命,荒外闻之,谓中朝无人。”议不合,徙南京户部尚书。移疾归。起南京工部尚书。就改兵部,参赞机务。卒官,太子少保。

(节选自《明史·郝杰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B.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C.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入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D.时李成梁为总兵官/威望甚著然/上功不无抵欺/寇人塞或敛兵/避既退/始尾袭老弱/或乘虚捣零部/诱杀附塞者充首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行人:官职名。春秋战国时各国都有设置,明代设置行人司,掌管传旨、册封、抚谕等事。
B.畿辅:畿,取其“京畿”一词中的含义;辅,相当于汉代所说的“三辅”之地。合指京都附近的地区。
C.移疾:旧时官员上书称病,多为居官者请求辞官的委婉说法。意义相同的词还有“移病”“抱疾”。
D.赠:文中指赐给死者官爵。而“赠谥”是指古代帝王、官员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赠给一个相应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郝杰爱护百姓,敢于为民请命。贼寇入侵永平,他上书请求免除被劫掠地区百姓的徭役和赋税,并得到了皇帝的应允。
B.郝杰正直耿介,弹劾有罪之人。蓟督刘焘、巡抚耿随卿消极抗敌,贪取功劳,郝杰上书弹劾,使二人受到律法的严惩。
C.郝杰屡有谏言,但常不为皇帝采纳。他认为恢复织造是不应该的,他反对皇帝命京营各军护驾至南海子,但都未被听从。
D.郝杰对待邻国,态度迥然不同。对避难的朝鲜王,郝杰建议朝廷善待他;对日本想要受封和朝贡的请求,他则认为应该拒绝。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登极诏书罢织造甫一年,敕使复遣,非画一之政。
(2)师旋,为别部所遮,宁先走,将士数千人失亡大半,成梁饰功邀叙。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7 10:50: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思。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已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竞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节)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B.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C.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D.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B.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称之为首辅。
C.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古代官方为传递文书或接待官员往来设置的交通机构。
D.燕见,指古代帝王退朝闲居时召见或接见臣子,后来指朝中官员恭请同僚一起讨论朝政。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陈以勤从来没有炫耀过这些,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两字赠给陈以勤。
B.陈以勤不畏权势,义正辞严。严世蕃询问高拱、陈以勤太子向他们如何说当今皇帝的,高拱用戏谑的语言责难严世蕃,而陈以勤态度严肃地反问严世蕃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
C.陈以勤上书言事,皇帝嘉许。陈以勤在穆宗即位后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的建议,都得到皇帝嘉许。
D.陈以勤洞察局势,辞官回乡。相互倾轧的高拱是旧僚、赵贞吉是同乡,加上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2)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王汝训,字古师。隆庆五年进士。除元城知县,累光禄少卿。吏科都给事中海宁陈与郊者,大学士王锡爵门生,又附申时行,恣甚。汝训抗疏数其罪,言:“与郊今日荐巡抚,明日荐监司。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吏部尚书杨巍亦尝语侍郎赵焕,谓为小人。乞速罢谴。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天下惟公足以服人。今言者不论是非,被言者不论邪正,模棱两可,曲事调停,而曰务存大体。是惩议论之纷纭,而反致政体之决裂也。乞特敕吏部,自后迁转科道,毋恶异喜同,毋好谀丑正。”是时,巍以政府故,方厚与郊。闻汝训言引己且刺之,大恚,言:“臣未尝诋与郊。汝训以寺臣攻言路,正决裂政体之大者。”乃调汝训南京。未几,其子杀人论死,与郊悒悒卒。
汝训入为太常少卿。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罪也。寻进太仆卿,调光禄。汝训先为少卿,寺中岁费二十万,至是滥增四万有奇。汝训据《会典》,请尽裁内府冗食,不许。
(万历)二十二年,改左佥都御史。汝训性清介,方严疾恶。巡按御史南昌彭应参亦雅以强直名,相与力锄豪右。乌程故尚书董份、祭酒范应期里居不法,汝训将绳之。适应参行部至,应期怨家千人遮道陈牒。应参持之急,檄乌程知县张应望按之。应期自缢死,其妻吴氏诣阙诉冤。帝命逮应参、应望诏狱,革汝训职。
汝训家居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右侍郎。召改工部,署部事。初,矿税兴,以助大工为名。后悉输内帑,不以供营缮。而四方采木之需多至千万,费益不訾。汝训屡请发帑佐工,皆不报。在部岁余,力清夙弊。中官请乞,辄执奏不予,节冗费数万。卒,赠工部尚书,恭介。
(节选自《明史·列传一百二十三》,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B.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C.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D.且科道以言为职/乃默默者显/谔谔者绌/直犯乘舆/屡荷优容/稍涉当途旋遭摈斥言官/不难于批鳞/而难于借剑/此何为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在古代可指变动官职,通常指晋升或调动;某些时候也指贬谪、放逐,如“迁客骚人”“迁谪”。
B.孟秋,为农历七月,立秋、处暑二节气所在的时段;仲秋为农历八月,白露、秋分二节气所在的时段;季秋为农历九月,寒露、霜降二节气所在的时段。
C.豪右,指豪门大族。中国古代,右表示尊贵,左表示贫贱,如“闾左”多指贫苦人居住的地方。
D.谥号是人们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以及有功绩的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汝训正直果敢。他直言列举陈与郊的罪行,提出科道应当坚持,然而因当权者是陈与郊好友,王汝训被调往南京。
B.王汝训为公节俭。他做少卿时,请求朝廷将内府的冗食全部减去;在工部理事时,坚决不予宦官经费,从而节省费用数万。
C.王汝训疾恶如仇。董份、范应期行为不轨,王汝训准备将他们绳之以法;因操之过急,导致范应期自杀身亡,王汝训被革去职务。
D.王汝训勇于担当。修建大殿需要很多经费,在工部为官的他多次请求发放钱财补助,并大力整治过去的陋习。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疏一出,受贿狼籍。部曹吴正志一发其奸,身投荒徼。
(2)孟秋,飨庙,帝不亲行。汝训极谏。帝愠甚,以其言直,不罪也。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速哥,蒙古人,以壮勇居军中。岁甲寅,宪宗命从都元帅等入蜀。乙卯,万户刘七哥与宋兵战巴州,失利,陷敌中。速哥驰入其军,夺刘七哥等以归。又从都元帅纽璘败宋将刘整,破云顶山城。纽璘受诏会涪州,至马湖江,速哥以革为舟,夜渡江至行在所,陈道梗失期,帝慰遣之。未几,复自涪州入奏事,遇宋军于三曹山,速哥众仅百余,奋兵疾战,败之,夺其器械旗鼓以归。

世祖即位,赐白金、弓刀、鞍勒。至元二年,四川行省遣速哥招收降民,得三千余人。四年,从征泸州,取泸川,赏赉加厚。用平章政事赛典赤荐,迁行尚书省员外郎。九年,建都蛮叛,速哥将千人为先锋,破黎州火尾寨,攻连云关。十一年,进围嘉定,速哥率舟师会平康城,修筑怀远等寨,夺其要害。成中大震,宋将率舟师遁。速哥追击,溺死者不可胜计,遂与中使沈答罕徇下流诸城,紫云、泸、叙皆降。进围重庆,速哥以所部兵镇白水、马湖江口。十三年,帝道脱术持诏谕其守臣使降,不听,乃分兵为五道,水陆并进攻之。众军不利,唯速哥获战舰三百艘,俘其众百三十人。涪州守将遣书纳降,速哥率千人往察其情伪。速哥至涪州,果降,遂入其城。重庆守臣张万率众来袭速哥一日夜出兵凡与十八战斩首三百余级万败走未几万复以积兵三千人来攻又战败之。时泸州复叛,速哥从大军讨平之。重庆受围久,其守将赵安开门出降,制置使张珏遁,速哥追破之,虏百余人及其舟二十余艘。以功授成都水军万户。二十九年,入朝,加都元帅。元贞元年,家居数岁卒。

(节选自《元史》,有删改)

【小题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重庆守臣张万率众来袭速哥/—日夜出兵凡与十八战/斩首三百余级/万败走/未几/万复以积兵三千人来攻/又战败之/
B.重庆守臣张万率众来袭/速哥一日夜出兵凡与十八战/斩首三百余级/万败走/未几/万复以积兵三千人来攻/又战败之/
C.重庆守臣张万率众来袭速哥/一日夜出兵凡与十八战/斩首三百余级/万败走未几/万复以积兵三千人来攻/又战败之/
D.重庆守臣张万率众来袭/速哥一日夜出兵/凡与十八战/斩首三百余级/万败走未几/万复以积兵三千人来攻/又战败之/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寅”属天干地支纪年法,古人将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用作纪年、月、日序号。
B.“世祖”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庙号,世祖一般是王朝开创者或有作为的君主专用庙号。
C.“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元代的中央官府机构,主要进行军事管理掌管军政事务。
D.“万户”在元代为军队官职名称,即“万夫之长”,按统兵人数多少,级别各不相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速哥强壮勇猛,善于冲锋陷阵。元宪宗年间,他参与了征讨四川的巴州大战,攻破云顶山城,在三曹山以少胜多,击溃宋军,缴获军器旗鼓等战利品。
B.速哥战功显赫,受到朝廷赏赐。元世祖即位,他受赏白银、弓刀和马鞍;他跟从征讨泸州,夺取泸川,赏赐非常丰厚;他曾先后担任要职,深得器重。
C.速哥连年征战,多次平定叛乱,建都蛮叛乱,速哥率领千人为先锋,攻破黎州火尾寨,攻下连云关从而平定叛乱;泸州反叛,速哥跟从大军讨伐平定。
D.速哥粗中有细,遇事行动谨慎。元军围攻重庆时,涪州守将派人送来书信归降,速哥率领千人前往察看情况的真伪,果然是真降,这之后才进入涪州。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速哥以革为舟,夜渡江至行在所,陈道梗失期,帝慰遣之。
(2)速哥追击,溺死者不可胜计,遂与中使沈答罕徇下流诸城。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张肯堂,字载宁,松江华亭人。天启五年进士。授浚县知县。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俄以皇陵震惊,疏责辅臣不宜作秦越之视,帝不问。出按福建,数以平寇功受赉。还朝,言:“监司营竞纷纭,意所欲就,则保留久任;意所欲避,则易地借才。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加一番更移,辄加一番扰害。”帝是其言。十二年十月,杨嗣昌出督师。肯堂奏,帝以偏执臆见责之。
十四年四月言:“流寇隳城破邑,往来纵横,如入无人之境,此督师嗣昌受事前所未有。目前大计,在先释嗣昌之权。”疏入而嗣昌已死。十二月复言:“今讨贼不可谓无人,巡抚之外更有抚治,总督之上又有督师。位号虽殊,事权无别。中枢冥冥而决,诸臣瞆瞆而任。至失地丧师,中枢纠督抚以自解,督抚又互相委以谢愆,而疆事不可问矣。”帝纳其言,下所司详议。十五年请召还建言谴谪诸臣,乃复给事中阴润、李清、刘昌,御史周一敬官。肯堂迁大理丞,旋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
总兵郑鸿逵拥唐王聿键入闽,与其兄南安伯芝龙及肯堂劝进,遂加太子少保、吏部尚书。曾樱至,言官请令樱掌吏部,乃令肯堂掌都察院。肯堂请出募舟师,由海道抵江南,倡义旅,而王由仙霞趋浙东,与相声援。乃加少保,给敕印,便宜从事。芝龙怀异心,阴沮之,不成行。
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城中兵六千,居民万余,坚守十余日。城破,肯堂衣蟒玉南向坐,令四妾、一子妇、一女孙先死,乃从容赋诗自经。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四》,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B.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C.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D.顺治三年/王败死/肯堂飘泊海外/六年/至舟山/鲁王用为东阁大学士/八年/大清兵乘天雾集螺头门/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海去/属肯堂城守/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都督是军事长官或者领兵将帅的官名,有的朝代地方最高长官亦称为“都督”,相当于节度使或者州郡刺史。
B.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C.“吏部”居尚书省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在唐宋明清时期负责科举考试和授官。
D.敕,在古代,就是与皇权联系在一起的,例如“敕令”即“皇帝下的命令”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肯堂读书仕进,受到重用。他通过科举考试中了进士,历任知县、御史和巡抚等官职,受到了重用。
B.张肯堂忠于职守,敢于谏言。他多次就军事等问题向皇帝上书进言,即使受到皇帝的追责惩处,也不气馁。
C.张肯堂投身战事,坚持不懈。他请求招募水军;从海路到江南以和唐王呼应,在唐王死后仍坚持作战。
D.张肯堂气节刚烈,最终殉国。他率军守城十多天,在清军破城后,穿着官服让家人先死,然后写诗自尽。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崇祯七年,擢御史。明年春,贼陷凤阳,条上灭贼五事。
(2)今岁燕、秦,明岁闽、粤,道路往返,动经数千,程限稽迟,多逾数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曹震,濠人。从太祖起兵,累官指挥使。洪武十二年,以征西番功封景川侯,禄二千石。从蓝玉征云南,分道取临安诸路,至威楚,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云南平,因请讨容美、散毛诸洞蛮及西番朵甘、思曩日诸族。诏不许。又请以贵州、四川二都司所易番马,分给陕西、河南将士。又言:“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请以泸州至建昌驿马,移置峨眉新驿。”从之。二十一年,与靖宁侯叶升分道讨平东川叛蛮,俘获五千余人。
  寻复命理四川军务,同蓝玉核征南军士。会永宁宣慰司言,所辖地有百九十滩,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诏震疏治之。震至泸州按视,有支河通永宁,乃凿石削崖,令深广以通漕运。又辟陆路,作驿舍、邮亭,驾桥立栈。自茂州,一道至松潘,一道至贵州,以达保宁。先是行人许穆言:“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帝以松州控制西番,不可动。至是运道既通,松潘遂为重镇。帝嘉其劳。逾年复奏四事:一,请于云南大宁境就井煮盐,募商输粟以赡边。一,令商入粟云南建昌,给以重庆、綦江市马之引。一,请蠲马湖逋租。一,施州卫军储仰给湖广,溯江险远,请以重庆粟顺流输之。皆报可。
  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善政自誉,蓝玉败,疾谓与震及朱寿诱指挥庄成等谋不轨,密诏论逆党,以震为首,并其子炳诛之。
(选自《明史·曹震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B.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C.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D.四川至建昌驿/道经大渡河/往来者多死瘴疠/询父老/自眉州峨眉至建昌/有古驿道/平易无瘴毒/已令军民修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番,即西羌,族种最多,自陕西历四川、云南西徼外皆是,其散处河、湟、洮、岷间者,古为国患尤剧。
B.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亦指供传递公文用的马。如:后数日驿至。(《后汉书·张衡传》)
C.奏,常称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等。封建时代下级对上级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如:拔刀斫前奏案。
D.密诏,秘密的诏书,一般表述是古代皇帝或者太后、太子等皇族直系权力人员紧急或秘密留下的文书和口谕。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震跟从太沮起兵,屡立战功。曹震跟随太祖起兵,累积功劳被任命为指挥使。因征讨西番有功封为景川侯,食禄二千石。后跟蓝玉征讨云南,降服元平章、阎乃、马歹等人,讨伐平定了东川叛蛮,俘虏五千余人。
B.曹震受诏治理河滩,顺利疏通。诏令曹震治理疏通滩堵塞,他到泸州视察,看到了有条河直通永宁,于是凿石削崖,加深、扩广河道,达到通漕运的目的,又开辟陆路,兴建驿舍邮亭,架桥立栈,量后通达保宁。
C.曹震创建松潘重镇,积极建议。曹震治理运道畅道,松潘成为重镇,太祖嘉奖曹震的功劳。过了一年,他又上奏了四件事:掘井煮盐、运粮固边、粮钱换马、免马湖租、顺江送粮等。他的奏请得到了允准。
D.曹震治蜀善政有誉,未得善终。曹震在治蜀中,管理良好很有声誊,因蓝玉叛逆事情败露,有人妒忌他,就污告蓝玉曾与曹震和朱寿诱使指挥庄成等图谋不轨。密诏追论逆党,曹震与儿子曹炳一同被杀。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松州地硗瘠,不宜屯种。戍卒三千,粮运不给,请移戍茂州,俾就近屯田。
(2)震在蜀久,诸所规画,并极周详。蜀人德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