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边珝,字待价,华州郑人也。珝,晋天福六年,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直洪文馆。汉乾祐初,为右拾遗,加朝散大夫。泽州饥,奉诏视民田。周广顺元年,迁右补阙。三年,转起居舍人。显德二年,改库部员外郎。丁外艰,服阕,授职方员外郎,知通州。珝课鬻盐于狼山,岁增万余石。宋初,诣卫州视秋稼及掌京仓。建隆二年,兄玕自河南令入为吏部员外郎,复以珝为洛阳令。兄弟迭尹赤邑,时人荣之。乾德初,召为仓部郎中。蜀平,命珝知三泉县。开宝初,迁职方郎中,监京兆曲务,又掌永安军榷货,奏徙务扬州。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诏珝案鞫,尽得其实。乃富民以私憾诬告尉,即反坐之。就命权知州事,仍兼榷货务。罢郡,又兼掌酒税盐矾务。未几,丁母忧,起复,知州事。会征江表,兼领淮南转运使。金陵平,知江北诸州转运事。太宗即位,迁吏部郎中。召还,赐金紫,充广南转运使。初至,桂州守张颂卒。颂,濰州人,藁葬城外。旧制不许以族行,仆人乃分匿其家财,珝召官吏悉追取之,部送其柩归濰州。又属郡守与护军有忿隙者,但奏令易地,不致之于罪衅。太平兴国五年,代归。拜右谏议大夫,领吏部选事。七年,移知开封府。明年夏,卒,年六十三。珝精力有吏材,帝方欲倚用,及闻其卒,叹息数四,赙其家绢四百匹,钱二十万。珝一子早卒,以其从子俊为尉氏主簿。兄玕至金部郎中,从子仿至殿中丞,倚为比部员外郎。

(节选自《宋史·边理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
B.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
C.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
D.有富民诉广陵尉谢图杀其父/本部收尉囚之/官吏推劾累三百日/狱未具/州以状闻/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褐,指入仕为官,《世说新语》中“绍惧不自容,将解褐”的“解褐”就是此意。
B.右拾遗,“拾遗”字面意思是捡起他人遗漏,其谏言及监察职能与左、右补阙相近。
C.江表,指长江以北地区,相对于中原地区,它地处长江之外,南方六朝统称江表。
D.金紫,“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唐宋后指金鱼袋及紫衣,唐宋的官服和佩饰。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珝才能卓越,历任多项职务。他在狼山征缴卖盐税,增收颇多。曾任校书邮、朝散大夫、职方员外郎等职。
B.边珝专心努力,颇有做官才干。后来皇帝想要任用他,却听到了他去世的消息,皇帝为此感到十分遗憾。
C.边珝防微杜渐,善于解决矛盾。他所管辖地区的吏属有嫌怨,于是上奏朝廷,让他们互换地方任职,而不至于获罪。
D.边珝身居要职,但仍关心同僚。充任广南转运使,后有官吏死去,边珝安排属下为其追回家财,并护送灵柩。
【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丁外艰,服阕,授职方员外郎,知通州。
(2)诏珝案鞫,尽得其实。乃富民以私憾诬告尉,即反坐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08 06:53: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郭进,深州博野人。少贫贱,为钜鹿富家佣保。有膂力,倜傥任气,结豪侠,嗜酒蒲博。其家少年患之,欲图杀进,妇竺氏阴知其谋,以告进,遂走晋阳依汉祖。汉祖壮其材,留帐下。
周广顺初,移淄州。二年,吏民诣观察使举留。是秋,迁登州刺史。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显德初,移卫州。卫、赵、邢、洺间多亡命者,以汲郡依山带河,易为出没,伺间椎剽,吏捕之辄遁去,故累岁不能绝其党类。进备.知其情状,因设计发擿之,数月间剪灭无余,郡民又请立碑记其事。进尝于城四面植柳,壕中种荷芰,后益繁茂。郡民见之有垂涕者,曰:“此郭公所种也。”
初,开宝中,太祖令有司造宅赐进,悉用筒瓦。有司言:旧制,非亲王公主之第不可用。帝怒曰:“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亟.往督役,无妄言。”进有材干,轻财好施,然性喜杀,士卒小违令,必寘于死,居家御婢仆亦然。进在西山,太祖遣戍卒,必谕之曰:“汝辈谨奉法。我犹贷.汝,郭进杀汝矣。”其御下严毅若此。然能以权道任人,尝有军校自西山诣阙诬进者,太祖诘知其情状,谓左右曰:“彼有过畏罚,故诬进求免尔。”遣使送与进,令杀之。会并人入寇,进谓诬者曰:“汝敢论我,信有胆气。今舍汝罪,能掩杀并寇,即荐汝于朝;如败,可自投河东。”其人踊跃听命,果致克捷。进即以闻,乞迁其职。时田钦祚护石岭军,恣.为奸利诸不法事,进虽力不能禁,亦屡形于言。进武人,性刚烈,战功高,钦祚以他事侵之,心不能甘,自经死,年五十八,钦祚以暴卒闻。太宗悼惜久之,赠安国军节度,中使护葬。
(选自《宋史·列传·卷三十二》,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备知其情状 备:准备
B.亟往督役     亟:急切、立刻
C.我犹贷汝     贷:宽恕
D.恣为奸利诸不法事 恣:肆意
【小题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
B.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
C.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
D.会群盗攻劫居民/进率镇兵平之/部内清肃/民吏千余人诣阙/请立屏盗碑/许之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进倜傥任气,喜欢结交豪杰侠士。有人认为他是祸患,想谋划杀他。竺氏暗中知道了阴谋,把这事告诉了郭进。
B.郭进智勇双全,在做卫州官员的时候,带兵剿灭了依山傍河的汲郡亡命之徒,得到了百姓的高度赞美。
C.郭进性情残暴,无论是士卒还是家里的婢仆,稍有违背命令,郭进都会置之于死地,因此也被太祖批评。
D.郭进大度宽容,能用权谋驾驭他人。对于诬告自己的军校,他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没有立刻处置他。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进控扼西山十余年,使我无北顾忧。我视进岂减儿女耶?
(2)其人踊跃听命,果致克捷。进即以闻,乞迁其职。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綦崇礼字叔厚,高密人,后徙潍之北海。祖及父皆中明经进士科。崇礼幼颖迈,十岁能作邑人墓铭,父见大惊曰:“吾家积善之报,其在兹乎!”
初入太学,诸生溺于王氏新说,少能词艺者。徽宗幸太学,崇礼出二表,祭酒与同列大称其工。登重和元年上舍第,调淄县主簿,为太学正,迁博士,改宣教郎、秘书省正字,除工部员外郎,寻为起居郎、摄给事中。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拜中书舍人,赐三品服,进用之速,近世所未有,高宗犹以为得之晚。
移兵部侍郎,仍进直学士院。御笔处分召至都堂,令条具进讨固守利害。崇礼奏:“谍传金人并兵趣川、陕,盖以向来江左用兵非敌之便,故二三岁来悉力窥蜀。其意以谓蜀若不守,江、浙自摇,故必图之,非特报前日吴玠一败而已。今日利害,在蜀兵之胜负。”又奏:“君之有臣,所以济治。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忠于国者,不计一己之毁誉,惟天下之治乱是忧;洁其自者,不顾天下之治乱,惟一己之毁誉是恤。然效力于国,其实甚难,世未必贵;窃名于己,其为则易,且以得誉。二者有关于风俗甚大,是不可不察也。”
以宝文阁直学士知绍兴府。刘豫导金人入侵,扬、楚震扰,高宗躬御戎衣次吴会。崇礼以近臣承宁方面,谓:“浙东一道为行都肘腋之地,备御不可不谨。”密疏于朝,得便宜从事。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疚心夙夜,殆废食寝。及春,帝还,七州晏然不知羽檄之遽。期年,上印绶,退居台州。卒年六十,赠左朝议大夫。
(选自《宋史》,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B.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C.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D.臣效实用/则君享其功/臣窃虚名/则君受其弊/实用之/利在国/虚名之/美在身/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墓铭是一种悼念性的文体,属于韵文,用于对死者的赞扬、悼念等。
B.太学是古代的国立大学,始设于汉代,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C.祭酒指古代飨宴时酹酒祭神的长者,后亦用来泛称年长或位尊者。
D.博士是古代的官职名称,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传授经学。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綦崇礼幼年非常聪明,颇有才华,他父亲认为这是自家多年积善之报。他刚入太学时便得到众人的赞赏。
B.綦崇礼进士及第之后步入仕途,被快速提拔重用,由县主簿到中书舍人三品之位,其升迁速度是近世所没有的。
C.綦崇礼在以宝文阁直学士的身份任绍兴知府时,刘豫引领金兵入侵,綦崇礼便趁机秘密向皇帝进言,从而得到好处。
D.綦崇礼认为浙东是要害之地,在皇帝亲征吴会时,悉心治理浙东,早晚操心,几乎废寝忘食,卓有成效。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试政事堂,为制诰三篇,不淹晷而就,辞翰奇伟。
(2)于是缮城郭,厉甲兵,输钱帛以犒王师,简舟舰以扼海道。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飞至孝,母留河北,遣人求访,迎归。母有痼疾,药饵必亲。母卒,水浆不入口者三日。家无姬侍。吴玠素服飞,愿与交欢,饰名姝遗之。飞曰:“主上宵旰,岂大将安乐时?”却不受,玠益敬服。少豪饮,帝戒之曰:“卿异时到河朔,乃可饮。”遂绝不饮。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子云尝习注坡,马踬,怒而.鞭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卤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遣妻问劳其家;死国者,则育其孤。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与谋,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信、勇、严,阙一不可。”调军食,必蹙额曰:“东南民力,耗敝极矣。”荆湖平,募民营田,又为屯田,岁省漕运之半。帝手书曹操、诸葛亮、羊祜三事赐之。飞跋其后,独指操为奸贼而鄙之,尤桧所恶也。张所死,飞感旧恩,鞠其子宗本,奏以宦。李宝自楚来归,韩世忠留之,宝痛哭愿归飞。世忠以书来谂,飞复曰:“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世忠叹服。襄阳之役,诏光世为援,六郡既复,光世始至,飞奏先赏光世军。好贤礼士,览经史,雅歌投壶,恂恂如儒生。每辞官,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然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卒以此得祸。
(节选自《宋史·岳飞传》)
【小题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岳飞对将士们关爱有加的一组是
①课将土注坡跳壕,皆重铠习 ②卒有疾,躬为调药
③凡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之   ④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⑤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或以子婚其女 ⑥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A.①⑤⑥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④⑥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这里指黄河,朔,为北方,河朔,是泛指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故中国河朔书画院取此意定名。
B.漕运,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将征自民间的部分财物经陆路和水路解往京师成其指定地点的运输方式。
C.跋,是一种相当于“序言”的文体,写在书籍或文章的后面,多用来评价内容或说明写作经过。
D.投壶,古人宴饮时的一种游戏,将箭授入查中,投中多者为胜,《醉籍亭记》中“射者中”即是对此游戏的描写。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东南民力,耗散极矣”这些言论,体现了岳飞崇高的思想境界。
B.岳飞对母亲非常孝顺,他曾亲自到河北迎接母亲归来;母亲生病时,他亲事汤药;母亲去世后,他多日口不进食。
C.岳飞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严格训练,严肃纪律,赏罚分明。训练出一支有胜无数,坚不可摧的岳家军。
D.岳飞以国家利益为重,如“均为国家,何分彼此?”;但是他性格正直刚烈,争论时不屈服于人,因此蒙受灾祸。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起字万卿,淄州邹平人。生而丰下,父意异之,曰:“此儿必起吾门。”因名起。幼敏慧如成人。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举进士,授将作监丞。擢著作佐郎,累迁户部度支判官。真宗北征,领随军粮草事,寻为东京留守判官,判登闻鼓院。以右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封泰山,摄御史中丞,所过得采访官吏能否及民利病以闻。东封还,近臣率颂功德,起独以居安为戒。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擢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起听断明审,举无留事。真宗尝临幸问劳,起请曰:“陛下昔龙潜于此,请避正寝,居西庑。”诏从之,名其堂曰继照。起尝奏事殿中,适仁宗始生,帝曰:“卿知朕喜乎?宜贺我有子矣。”即入禁中,怀金钱出,探以赐起。从祀汾阴,权知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风烈,数赐书褒谕。拜给事中,进礼部侍郎。起素善寇准,尝与寇准过同列曹玮家饮酒,既而客多引去者,独起与寇准尽醉,夜漏上乃归。明日入见,引咎伏谢,真宗笑曰:“天下无事,大臣相与饮酒,何过之有?”准且贬,起亦罢为户部郎中,又降太常少卿。后复为礼部侍郎,以疾请知颖州,徙陈州。卒,赠礼部尚书,谥安惠。起性周密,凡奏事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家藏书至万余卷。起能书。弟超,亦能书,集古今人书并所更体法,为《书苑》十卷。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
【小题1】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诺诸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
B.初/贺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已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 从之。
C.初置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己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之。
D.初/齊纠察刑狱司/因命起/起乃请诸己决而事有所枉/及官吏非理榜掠者/并听受诉从 之。
【小题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古代表示官职任免、升迁、调动等的词语中,“署、摄、权”均有“暂时代理”的意思。
B.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科举等,长官为礼部尚书。户部掌管户籍、财政 等。
C.我国古代以铜壶滴漏计算时间,夜漏就是深夜时分。
D.庙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真宗、仁宗。而谥号是除帝王外,其他 大臣、贵族、士大夫等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或褒或贬。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起关注民生,思虑长远。他把采访官吏能力大小及百姓疾苦报知朝廷;东封还朝后,皇上 近臣都歌功颂德,唯有周起认为应该居安思危。
B.周起为人谨慎,做事周密。凡是上奏事情以及书面应答宫中的文书,周起随后就烧掉草稿, 他的言语看法,外人没有知晓的。
C.周起后来担任礼部侍郎,礼部尚书,后因病请求担任颖州知府。
D.周起交好寇准,受到牵连。他一向与寇准关系好,寇准将要被贬官,周起也被连续降职。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意知卫州,坐事削官,起才十三,诣京师讼父冤,父乃得复故官。
(2)封泰山,摄御史中丞,所过得采访官吏能否及民利病以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罕字师言,以荫知宜兴县。县多湖田,岁诉水,轻重失其平。罕躬至田处,列高下为图,明年诉牒至,按图示之,某户可免,某户不可免,众皆服。西方用兵,仍年科箭羽于东南,价踊贵,富室至豫贮以待鬻。罕白郡守倍其直市之,而令民输钱。旁州闻之,皆愿如常州法。累迁户部判官。修太宗别庙,中贵人大虑材,将一新之。罕白是特岁久丹漆黯暗,但当致饰耳,榱栌皆如故,唯易一楹,省缗钱十万。出为广东转运使。侬智高入寇,罕行部在潮,广州守仲简自围中遣书邀罕,罕报曰:“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遂还惠州。州之恶少年正相率为盗,惠人要罕出城,及郊,遮道求救护者数千计。罕择父老可语者问以策,曰:“吾属皆有田客,欲给以兵,使相保聚。”罕曰:“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乃呼耆长发里民,补壮丁。募有方略者,许以官秩、金帛,使为甲首。久之,无至者。有妇人诉为仆夺钗珥,捕得之,并执夺攘者十八辈,皆枭首决口置道左,传曰:“此耆长发为壮丁不肯行者也。”观者始有怖色。乃简卒三千,顺流而下。将至广,悉众登岸,营于南门。智高临观,相去三十步,见已严备,不敢犯。罕徐开门而入,智高遂解去。徙知潭州。为政务适人情,不加威罚。有狂妇数诉事,出言无章,却之则勃骂,前守每叱逐之。罕独引至前,委曲徐问,久稍可晓。乃本为人妻,无子,夫死,妾有子,遂逐妇而据家资,屡诉不得直,因愤恚发狂。罕为治妾而反其资,妇良愈,郡人传为神明。监司上治状,敕书褒谕,赐绢三百。徙知明州,以光禄卿卒,年八十。
(节选自《宋史·王罕传》)
【小题1】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仍年科箭羽于东南     科:征收
B.罕报曰 报:上报
C.乃简卒三千  简:挑选
D.出言无章    章:条理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别庙,指皇家于太庙之外另立的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家庙。
B.缗钱,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C.转运使,指主管运输事务的最高中央行政官职,后来权力有所分散。
D.属,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类似的词语还有“辈、等、曹、侪”等。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罕征税讲公平。在宜兴为政期间,针对百姓的声诉,他按照标示的地图,根据百姓田地位置的高低来决定是否免交租赋,让人心服口服。
B.王罕为政讲方法。因西部用兵,致使箭羽价格连年上涨,他让郡守用双倍价格购买,让百姓只需向官府交纳购买箭羽的钱,最终解决了这一问题。
C.王罕治军有谋略。为解广州郡守仲简之围,他通过惩罚抢劫犯的方式来震慑众人,并借此选拔士兵,然后带兵进驻广州,让侬智高知难而退。
D.王罕处事有耐心。有个病妇多次上诉事情都被之前的郡守喝退,只有王罕耐心询问,弄清原委后对事情进行了妥善处理,妇人也恢复了清醒。
【小题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家亦受困,非不欲归,顾独归无益,当求所以相济者。
(2)有田客者如是,得矣,无者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