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专美,字翊商,京兆万年人也。远祖出姑臧大房,不以才行相尚,不以轩冕为贵,虽布衣徒步,视公卿蔑如也。少笃学,重节耿拗,以父枢唐昭宗时常应进士举,为覆试所落,不许再入,专美心愧之,由是不游文场。伪梁贞明中,河南尹张全义以专美名族之后,奏为陆浑尉,秩满,改舞阳令。后唐天成中,安邑榷盐使李肃辟为推官,时唐末帝镇河中,见其醇雅,心重之。末帝一日曾宴于衙署,专美亦预坐,末帝曰:“某夜来梦主上召去,何也?”客无对者,专美屏人谓曰:“将来必为嗣主。”由是愈重焉。末帝留守长安,奏为从事,及移镇凤翔,迁为记室。末帝即位,除尚书库部郎中,赐金紫,充枢密院直学士。初,末帝起自凤翔,大许诸军厚赏。洎至洛阳,阅内库金帛不过二三万,寻又配率京城户民,虽行捶楚,亦所获无几,末帝忧之。会专美宿于禁中,召而让之曰:“卿士人子弟,常言有才术,今致我至此,不能度运以济时事,留才术何施也!”专美梗言奏曰:“臣才力驽劣,属当兴运,陛下猥垂录任,无以裨益圣朝,然府藏空竭,军赏不给,非臣之罪也。臣思明宗弃代之际,是时府库滥赏已竭,继以鄂王临朝,纪纲大坏,纵有无限之财赋,不能满骄军溪壑之心。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今宜取见在财赋以给,不必践前言而希苟悦之。”末帝然之。及其行赏,虽不惬于军士,然洛阳户民获免鞭笞之苦。寻迁兵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高祖入洛,以例除名。三年,复授卫尉少卿,继迁鸿胪、大理卿。开运中,以病卒,时年六十二。

(节选自《旧时代·李专美传》)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B.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C.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D.国之存亡/不专于赏/须刑政立/于上行于下赏/当功/罚当罪/则理道也/若不改覆车之辙/徒困蒸民/存亡未可知也/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覆试”,古代考生应试中,有的考试分二场,第一场叫初试,第二场叫做覆试。
B.“榷盐使”,唐官名,因政府对食盐垄断,特置榷盐使,掌池盐专卖及查禁私盐。
C.“金紫”本指“金印紫绶”,借指高官显爵。后也指金鱼袋及紫衣,用来指代贵官。
D.“迁”一般跟“转迁、迁调、右迁、迁除”一样指调职,“左迁、迁谪”指降职。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专美出身高贵,视权力如粪土。虽出自姑臧大房,他却从不把自己的才华和令品行当成荣耀,不把做高官当作尊贵,认为王公贵族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B.李专美性情耿直,重视名声节操。他因为父亲李枢在唐昭宗时曾经考进土,在覆试落第,不能够第二次参加考试,心里十分愧恨,于是不再进入考场。
C.李专美奏对得宜,受到末帝器重。末帝在一次筵席上间众宾客某夜的梦做何解时,只有李专美给了末帝满意的解释。末帝即位后,让他进枢密院任职。
D.李专美熟知国事,敢于抗言直谏。专美对末帝表明国库空虚,军队赏赐不能供给,非自己的罪过,纵然国家财力无限,也不能满足骄横军队的贪欲之心。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而让之曰:“卿今致我至此,不能度势以济时事,留才术何施也!
(2)今宜取见在财赋以给,不必践前言而苟悦之。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文言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5-25 12:45: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和凝,字成绩,郓州须昌人也。其九世祖逢尧为唐监察御史,其后世遂不复宦学。凝父矩,性嗜酒,不拘小节,然独好文士,每倾赀以交之,以故凝得与之。而凝幼聪敏,形神秀发。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凝曰:“丈夫当为知己死,吾未得死所尔,岂可去也!”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瑰由此得免。瑰归,戒其诸子曰:“和生,志义之士也,后必富贵,尔谨事之!”因妻之以女。
天成中,拜殿中侍御史,累迁主客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知贡举。是时,进士浮薄,喜为喧哗以动主司。主司每放榜,则围之以棘,闭省门,绝人出入以为常。凝彻棘开门,而士皆肃然无哗,所取皆一时之秀,称为得人。晋初,拜端明殿学士,兼判度支,为翰林学士承旨。高祖数召之,问时事,凝所对皆称旨。天福五年,拜中书待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高祖将幸邺,而襄州安从进反迹已见。凝曰:“陛下幸邺,从进必因此时反,则将奈何?”高祖曰:“卿将何以待之?”凝曰:“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全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高祖以为然。是时,郑王为开封尹,留不从幸,乃授以宣敕。高祖至邺,从进果反,郑王即以宣敕命骑将李建崇、焦继勋等讨之。从进谓高祖方幸邺,不意晋兵之速也,行至花山,遇建崇等兵,以为神,遂败走。出帝即位,加右仆射,岁馀,罢平幸事,迁左仆射。汉高祖时,拜太子太傅,奉鲁国公。显德二年卒,年五十八,赠侍中。
凝好饰车服,为文章以多为富,有集百余卷,尝自镂板以行于世,识者多非之。然性乐善,好称道后进之士。唐故事,知贡举者所放进士,以己及第时名次为重。凝举进士及第时第五,后知举,选范质为第五,后质位至宰相,封鲁国公,官至太子太傅,皆与凝同,当时以为荣焉。
(选自《旧五代史•和凝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独好文士 礼,以礼对待
B.以故凝得与之 游,交往
C.吾未得死所尔 恨,怨恨
D.凝棘开门   彻,通“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后必富贵,尔谨事之   尔勿忘乃父之志
B.高祖数召之,问时事   次进
C.不意晋兵速也   沛公军
D.高祖将邺 妇女无所
【小题3】对文中斜体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B.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C.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D.举进士/梁义成军节度使贺瑰辟为从事/瑰与唐庄宗/战于胡柳/瑰战败/脱身走/独凝随之反/顾见凝/麾之使去。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凝自幼聪明,考取进士后,被贺瑰召为从事。当瑰战败逃走时,他不离不弃,独自跟随,并临危不惧,射杀追兵,救了瑰的性命,忠勇可敬。
B.和凝知人识人,为国选拔人才,自信又有胆识,在担任贡举之职时,他敢于破旧规,拆掉荆门,打开省门,所录取的进士均为当时才名杰出之士。
C.和凝深得晋高祖的喜爱,多次被召见询问时事,他有远见卓识,料定已有反心的安从进必将趁高祖幸邺时谋反,于是帮助高祖预先谋划,平定叛乱。
D.和凝作为主考官,乐于行善,喜欢提携在科举考试中排名靠后的进士,如所选进士及第第五名的范质,后来当了宰相,时人都为和凝此举感到荣耀。
【小题5】翻译下面语句。
(1)已而一骑追瑰几及,凝叱之,不止,即引弓射杀之。
(2)先人者,所以夺人也。请为宣敕十余通,授之郑王,有急则命将击之。

同类题2

   王清,字去瑕,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称于乡里。后唐明宗领行台,置步直军,清预其募,渐升为小校。明宗即位,历严卫、宁卫指挥使,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天福三年,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改奉国军都虞候。六年,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八年,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九年春,契丹南,围其城,清与张从恩守之,契丹退,以城功,继迁军额。

开运二年春三月,从杜重威北征,解阳城之围,加检校司徒。是岁秋七月,诏遣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十一月,从杜重威收瀛州,闻契丹大至,重威率诸军沿滹水而西,将保常山,及至中渡桥,契丹已屯于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军不能解。时戎王至,留骑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灵都城其山足,涉滹沱之浅处,引众而南,至赵郡,凡百余里,断我飞挽,且扼归路。清知势蹙,谓重威曰:“军去常山五里,守株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入常山,必济矣。”重威可之,遣宋彦筠俱行。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 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通鉴》:清谓其众曰:“上将握兵,坐观吾辈困急不救,此必有异志。吾辈当以死报国耳!”众感其言,莫有退者,至幕,战不息。契丹以新兵继之,清及众士尽死,由是诸军皆夺气。)契丹寻于所战之地,筑一京观。及汉高祖即位,使人平之,赠清太傅。是岁,清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招魂以葬之也。

【小题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九年春,契丹南 牧:侵略
B.以城功,继迁军额     干:攻打
C.自故灵都城其山足     缘:沿着
D.入常山,必济矣 期:约定
【小题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诏遣皇甫遇援粮入易州    谷鱼鳖不可胜食
B.请步兵二千为前锋 勇气闻于诸侯
C.坐观吾辈困急不救 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D.守株此,营孤食尽 受任败军之际
【小题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B.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C.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D.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军无寸刃以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小题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清年少时勇敢力大,品性温和,为乡邻称道。从军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被逐步提拔,先后担任指挥使,奉国军都虞侯等职务。
B.天福年间,王清参与平定范延、安从进等人的叛乱与张从恩固守邺城,成功抵御契丹的进攻,功绩卓著。
C.在危机之时,王清分析战争形势,认为不可守株待兔,坐视军队孤立无援,于是,他主动请缨担任先锋,也赢得了杜重威的认可。
D.瀛洲之战中,契丹屯兵滹水北岸,留精兵与王清的军队对抗,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并分兵渡过滹水,结果粮道与归路均被契丹阻断。
【小题5】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
(2)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
(3)请写出文言翻译的六种方法。(方法与规律提炼学法题)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天复初,应博学弘词,居第四等,授武功县尉,转运巡官,迁左拾遗、殿中侍御史。庄宗入汴,素闻琪名,因欲大任。同光初,历太常卿、吏部尚书。三年秋,天下大水,国计不充,庄宗诏百僚许上封事,陈经国之要。琪因上疏曰:臣闻王者富有兆民,深居九重,所重患者,百姓凋耗而不知,四海困穷而莫救,下情不得上达,群臣不敢指言。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何议而不臧?庄宗深重之,寻命为国计使,垂为辅相,俄遇萧墙之难而止。琪虽博学多才,拙于遵养时晦,动而见排,由己不能镇靖也。以太子太傅致仕。长兴中,卒于福善里第,时年六十。

(节选自《五代史·卷五十八列传十》)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B.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C.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D.今陛下以水潦之灾军/食乏阙焦/劳罪己迫切/疚怀避正殿以责躬/访多士而求理/则何思而不获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辟,征召。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文中含义为“任命官职”。
B.同光,与文中“天复”都是用以纪年的年号,古代帝王“改元称帝”都有独立的年号。
C.吏部尚书,官名,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是吏部的最高长官,为中央六部尚书之首。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与《张衡传》“上书乞骸骨”中“乞骸骨”之义略有不同。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光逢,字延吉。曾祖植,岭南节度使。祖存约,兴元府推官。父隐,右仆射。光逢与弟光裔,皆以文学德行知名。(《旧唐书》: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光逢幼嗜坟典,动守规检,议者目之为“玉界尺”。唐僖宗朝,登进士第。逾月,辟度支巡官,历官台省,内外两制,俱有能名,转尚书左丞、翰林承旨。昭宗幸石门,光逢不从,昭宗遣内养戴知权诏赴行在,称疾解官。驾在华州,拜御史中丞。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光逢持宪纪治之,皆伏法,自是其徒颇息。改礼部侍郎、知贡举。光化中,王道浸衰,南北司为党,光逢素惟慎静,虑祸及己,因挂冠伊洛,屏绝交游,凡五六年。门人柳璨登庸,除吏部侍郎、太常卿。(《唐摭言》云:光化二年,赵光逢放柳璨及第,后三年不迁,时璨自内庭大拜,光逢始以左丞征入。)入梁为中书侍郎、平章事,累转左仆射兼租庸使,上章求退,以太子太保致仕。梁末帝爱其才,征拜司空、平章事。无几以疾辞,授司徒致仕。(《唐摭言》云:光逢膺大用,居重地十余岁,七表乞骸,守司空致仕。)居二年,复征拜上相。
同光初,弟光允为平章事,时谒问于私第,尝语及政事,他日,光逢署其户曰“请不言中书事”,其清净寡欲端默如此。尝有女冠寄黄金一镒于其室家,时属乱离,女冠委化于他土。后二十年,金无所归,纳于河南尹张全义,请付诸宫观,其旧封尚在。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搢绅咸仰以为名教主。天成初,迁太保致仕,封齐国公,卒于洛阳。诏赠太傅。
(节选自《旧五代史·卷五十八》,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B.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C.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D.光裔/光启三年进士擢第/累迁司勋郎中弘文馆学士/改膳部郎中知制诰/季述废立之后/旅游江表以避患/岭南刘隐深礼之/奏为副使/因家岭外/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知制诰,官名,掌管起草皇帝诰命,以他官掌诏、敕、策、命者称为兼知制诰。
B.江表,长江以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南方六朝都泛称江表。
C.坟典,是《三坟》、《五典》的合称,后来泛指古代的典籍。
D.行在,也称行在所,指天子所在的地方,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光逢世出名门。他的曾祖父赵植,曾经担任岭南节度使;他的祖父赵存约,曾经做过兴元府推官;他的父亲赵隐,也曾官至右仆射。
B.赵光逢一贯谨慎宁静。唐朝光化年中,南北司结党,赵光逢辞官到伊洛隐居,五六年断绝交往;入梁为官,七次上表请求朝廷,允许自己退休。
C.赵光逢做事深谋远虑。在改任礼部侍郎、知贡举时,赵光逢放柳璨及第,所以柳璨受朝廷重用后,赵光逢凭借老师的身份得以回到朝廷担任要职。
D.赵光逢清净寡欲,端正沉默。弟弟赵光允到家中拜访谈到政事,赵光逢在门上题字提醒,女道士寄放黄金在他家里,二十年后,金子原封没动。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有道士许岩士、瞽者马道殷出入禁庭,骤至列卿宫相,因此以左道求进者众。
(2)两登廊庙,四退邱园,百行五常,不欺暗室,搢绅咸仰以为名教主。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钱镠,杭州临安县人。少善与槊,喜任侠,以解仇报怨为事。唐乾符中,事于潜镇将董昌为部校。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唐僖宗在蜀,诏董昌讨伐,昌以军政委镠,镠率士进攻越、润州,平江、浙。除董昌浙东节度使、越州刺史,表镠代己为杭州刺史。唐景福中,昌渐骄贵,自言身应符谶,又为妖人王百艺所诳,僭称尊号,乃于越州自称罗平国王,年号大圣,伪命镠为两浙都将。镠不受命,以状闻,唐昭宗命镠讨伐。乾宁四年,镠率浙西将士破越州,朝廷嘉其功,赐镠铁券,又除宰臣王溥为威胜军节度。
镠于唐昭宗朝,位至太师、中书令、本郡王,食邑二万户。梁祖革命,以镠为尚父、吴越国王。同光中,赐玉册、金印。镠在杭州垂四十年,穷奢极贵。钱塘江旧日海潮逼州城,镠大庀工徒,凿石填江,又平江中罗刹石,悉起台榭,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镠学书,好吟咏。江东有罗隐者,有诗名,闻于海内,依镠为参佐。镠尝与隐唱和。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镠亦怡然不怒,其通恕也如此。镠虽季年荒恣,然自唐朝,于梁室,庄宗中兴已来,每来扬帆越海,贡奉无阙,故中朝亦以此善之。
镠以长兴三年三月二十八日薨,年八十一。镠初事董昌,时年甫壮室,性尚刚烈。时有儒士谒于主帅,已进刺矣,见镠稍怠,镠怒,投之罗刹江,及典谒者将召,镠诈云:“客已拂衣去矣。”迨于晚岁,方爱人下士,留心理道,数十年间,时甚归美,斯亦近代之名王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世袭列传二》,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B.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C.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D.属天下丧乱/黄巢寇/岭表江淮之盗贼群聚/大者攻州/郡小者剽闾里/董昌聚众/恣横于杭越之间/以遏黄巢之冲要/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射”是指射箭。《周礼》中记载,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分别为礼、乐、射、弈、书、数。
B.节度使,官职名。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节是当时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全权印信者,便可全权调度,故称节度使。
C.铁券,是君主专制时代皇帝赐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允其世代享有优厚待遇及免死罪的一种特别证件。
D.食邑,指我国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盛行于周。后随分封制度废弛而意义不断演化,唐宋时作为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镠军事才能突出。他年轻时征战黄巢,后又奉旨讨伐自立为王的董昌,均获得了胜利,
B.钱镠治国有略。他治理钱塘潮造福百姓,但是也极尽奢华之能事,大兴土木,使得百姓颇有微词。
C.钱镠赏识人才。罗隐素有诗名,他委以职务,并同他诗文唱和,即使罗隐出言不逊也一笑了之。
D.钱镠年轻时刚烈任性,会因为小事置人于死地。至晚年逐渐留心处理事情的方法,体爱下士,获得了美誉。
【小题4】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广郡郭周三十里,邑屋之繁会,江山之雕丽,实江南之胜概也。
(2)隐好讥讽,尝戏为诗,言镠微时骑牛操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