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地理

题干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原产于美洲雨林地区,其适宜生长在年均温22-26℃,年降水量1500-2000毫米,相对湿度不低于90%的温暖湿润气候区。可可叶片宽大而薄,易受风害。在加纳,可可的经济地位比黄金还重要,被誉为“绿色的金子”,是国家创汇的首项商品,多年来占据出口创汇排行榜之首。每年10月到次年1月是塔马利可可的收获季节,当地农户一般将可可豆晾晒在太阳下,而非机械烘干,自然晾晒的可可豆约7-8天即可干燥。加纳可可加工率较低,原料大部分出口。

(1)分析加纳种植可可的有利气候条件。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塔马利居民自然晾晒可可豆的可行性。
(3)评价库马西作为可可加工、贸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4)为减轻大风对加纳当地可可树的危害,提出合理化建议。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综合题 更新时间:2018-05-01 08:03:0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豆属一年生草本作物,喜暖,生长温度为20℃~25℃,开花结英期适宜的温度为20℃-28℃,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但品种退化严重,大豆出油率低,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资料显示,美国大豆主要销往中国,贸易金额达124亿美元/年。因此,大豆是中美贸易谈判的重要筹码。今年4月美国无端挑起中美贸易摩擦,无理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为反制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中方已把大豆列入加征关税清单。中国对美国大豆筑起贸易壁垒,将重创正处在艰难复苏时期的美国农业。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且巴西大豆含有更高的蛋白质。中美贸易摩擦将使巴西从中受益。下图为美国大豆出口数据图。表2为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


(1)分析中、美分别成为世界最大大豆进口国和出口国的原因。
(2)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同时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
(3)专家推测,中国对美国大豆征税短期内中国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会有一定波动,但影响轻微,而对美国大豆种植业将产生毁灭性打击。请说明专家推测的理由。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①说明巴西大豆产业快速增长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启示。
②简析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比美国大豆竞争力强的原因。

同类题4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16年8月5日至21日,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安第斯山区铜、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丰富,其中铜矿储量占全球的60%,当地大量开采铜矿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图为南美洲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 : A为里约热内卢,B为库里蒂巴(巴拉那州的首府)的月均温(℃)和月降水量( mm)资料。

材料三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桑蚕养殖和生丝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继中国之后的第二大生丝出口国,临近里约热内卢的巴拉那州是巴西目前最大的桑蚕种植养殖基地,巴西国内丝绸消费极少,90%以上的生丝供应出口。巴拉那州政府对蚕丝业十分重视,始终把蚕丝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又从日本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企业管理方式,为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缫丝生产线,生丝质量水平一直在世界的前列,巴州的桑园主要分布在缓坡丘陵地上。桑蚕的饲养适宜的温度为20℃一30℃,养育周期约40-60天,需要投入较大的劳动量。
(1)分析甲地沿岸夏季海雾多发的原因。
(2)简述安第斯山区铜、锡、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丰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比较A和B两地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A的气候成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与中国太湖相比,巴拉那州发展桑蚕养殖的优势条件?
问题②:巴拉那州进一步发展蚕丝加工业的优势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