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金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午除夜

元好问

暗中人事忽推迁,坐守寒灰望复燃。

已恨太官余麯饼,争教汉水入胶船

神功圣德三千牍,大定明昌五十年。

甲子两周今日尽,空将衰泪洒吴天。

(注)①金天兴三年(1234年)一月十日,金哀宗在蒙古与南宋的夹击之下,自缢身死。除夕之夜,元好问被蒙古军羁押在山东聊城,独坐斗室之中,感慨万千,写下了此诗。②麯饼:《晋书·愍帝纪》:“京师饥甚,太仓有麯数十饼,麴允屑为粥以供帝。”③胶船:传说周昭王南攻楚国,准备渡过汉水,当地人以胶粘船以进,至中流,胶溶船解,周昭王遂滑水而死。④大定明昌:是金鼎盛时期。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人事”“推迁”表现了金朝灭亡的事实,“忽”字表现了其灭亡速度之快。
B.第二句,“坐守”表现了诗人被羁押的处境,又运用比喻表现了诗人的强烈愿望。
C.颔联用典,用“已恨”“争教”联结,以晋愍帝和周昭王类比哀宗;痛切之感,溢于言表。
D.颈联回顾了全盛时期的金朝;“三千牍”言哀宗功绩已记载于史册,“五十年”言时间之久长。
【小题2】后人评价元好问的诗歌“笔笔皆为血泪,字字饱含悲愤”。请结合本诗简要概括。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05-28 10:32: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直院①庄夏举自代。
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边事纤悉为尽力。丘寿隽代与之为帅,金人犯六合,扬州闭门设守,咨夔亟诣寿隽言曰:“金人忌楚,必未至扬,乃先自示弱,不特淮左之人心动,而金人且骄必来矣。第当远斥堠,精间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若金人果来犯,某当身任之。”寿隽愧谢。已而金人果遁。山阳兼帅事青州张林清献铜钱二十万缗,咨夔谓宜以所献就犒其军,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帅乃令输其半,林清亦不复来。
与之帅成都,请于帝,授咨夔籍田令、通判成都府。与之为制置使,首檄咨夔自近,辞曰:“今当开诚心、布公道,合西南人物以济国事。”卒不受,惟以通判职事往来效忠,蜀人高之。寻知龙州。州岁贡麸金,率科矿户,咨夔曰:“将奉上乃厉民乎?”出官钱市之。江油之民岁戍边,复苦军饷,为请于制、漕司免之。毁邓艾祠,更祠诸葛亮,告其民曰:“毋事仇雠而忘父母。”
后擢殿中侍御史,会王定入台察,力诋蒋重珍,咨夔乃按定疾视善良,乞罢之。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时咨夔口疡已深,复上疏谓当引咎悔过,且乞祠。帝曰:“卿在朝多有裨益,何轻去?”帝勉留之,迁吏部侍郎兼给事中、奏:“比徇私成俗,化实未更,所恃以一公铄万私者,独陛下耳,而好乐营缮,亲厚近属。”上在位逾一纪,国本未立,未有敢深言之者,咨夔乞择宗室子养之,并为济王立后。   (节选自《宋史·洪咨夔传》,有删节)
(注)①宋代入翰林学士院而未授学士职者称“直院”。②台察:御史台察院的简称。御史台是唐代中央设置的相对独立的监察机构,御史台以御史大夫为长官,两位御史中丞为辅佐,下设台院、察院、殿院。
【小题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
B.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
C.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
D.越三日/左迁定/而擢咨夔中书舍人/寻兼权吏部侍郎/与真德秀同/知贡举/俄兼直学士院
【小题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斥堠,也作“斥候”,古代的侦察兵,据传起源于汉代。分骑兵和步兵,一般由行动敏捷的军士担任,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兵种。
B.淮左,淮河以东,姜夔在《扬州慢》称扬州为“淮左名都”。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如“江左”即指长江以东的地区。
C.乞祠,古人自请退职的一种说法,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请求赐予“奉祠”之职,以享受其俸禄。
D.纪,古时的一种记时方式,十年称为“一纪”。如李商隐《马嵬》诗中“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洪咨夔在金人南侵六合、扬州形势危急时,不同意守帅丘寿隽闭城防守的做法,提出虚张声势的计策,最后金人不攻而遁。
B.洪咨夔虽感念崔与之的知遇之恩,但在崔与之做制置使后发文让他靠近自己以为心腹时,洪咨夔以当下应该联合西南人才来成就国家大事为由推辞。
C.洪咨夔请求罢免刚进入御史台察院的王定,主要是因为王定极力诋毁忠臣蒋重珍,朝廷随即贬谪了王定,洪咨夔也随之被提拔重用。
D.洪咨夔在皇上在位多年,国家法令还未建立,而大臣们无人敢上书直言的情况下,上奏章给皇上指出了国家近来徇私成风的恶俗。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第当远斥堠,精问探,简士马,张外郡声援而大开城门,晏然如平时。
(2)咨夔谓宜以所献就犒其军,如唐魏博故事,使无轻量中国心。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于成龙,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七年,授直隶乐亭知县。八年,署滦州知州。以罪囚脱逃降调,乐亭民列其善政,两叩阍吁留,下巡抚金世德勘实,得复任。十八年,擢通州知州。
二十一年,擢江宁知府。二十三年,上南巡至江宁,以成龙廉洁,传谕嘉之,擢安徽按察使。二十五年,擢直隶巡抚。谕询:“畿辅重地利弊应兴革者,宜先?”成龙奏:“盗为先。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有司明知而莫敢深究。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既抵任,疏言:“弭盗之方,在力行保甲,民间已遵行。惟旗下庄屯向不属州县,本旗统领远在京师,仅有拨什库①在屯,未能约束。应令旗人与民户同编保甲,拨什库、乡长互相稽察,盗发,无问劫为旗为民,协力救护。得盗,赏;藏盗、纵盗,罚。”下部议行。先后捕治旗丁沈颠、太监张进升及大盗司九、张破楼子等,置于法。
三十三年,召京师。疏言运河、黄河堤卑薄者,均宜加筑高厚。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又计河工所费繁多,请开捐例②,减成核收;并推广休革各员,上至布政使,皆得捐纳。上召成龙入,问:“开捐例得无累民?”成龙奏:“无累。”上曰:“捐纳之人,岂尽殷实?大约称贷者多,不脧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成龙乃请罪。上问:“尔尝山东巡抚靳辅③,谓减水坝不宜开,今何如?”成龙曰:“臣彼时妄言,今亦视辅而行。”廷臣议成龙怀私妄奏,当夺官,上命留任,仍兴举简要各工。
三十七年,命以总督衔管直隶巡抚事。三月,请修永清、固安旧堤,挑浚浑河淤沙。十月竣工,诏赐名曰永定河,建庙以祀。三十八年,上南巡,临阅高家堰、归仁堤诸处,以增筑疏浚事宜,谕令筹办。寻以病乞假,命在任调治,遗医往视。三十九年,卒,赐祭葬如例,谥曰襄勤。
(取材于《满汉名臣传》)
注释:①拨什库:清代官名。②捐例:清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③靳辅:清代治河专家。
(二)
公治乐亭前后十余年,清白如一日。凡井间苦乐,利弊沿革,士民贤不肖,皆周知无遗。或兴、或除、或宽、或猛,无不深惬于情……去之日,绅士饯于署,旗民送于野,老幼拥马首涕泗长流不绝。公陨涕慰劳,遣之不去,有送至通州始还者。
(取材于王士祯《如山于襄勤公年谱墓志铭》)
【小题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盗为先 弭:消除
B.召京师 诣:到,往
C.尔尝山东巡抚靳辅 短:缺少
D.以病乞假   寻:不久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宜先 大王来
B.无问劫为旗为民   又间令吴广之次旁丛祠中
C.上人之力而敝之
D.今何如 三餐而反,腹犹
【小题3】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奸恶之徒,仗旗下名色,窝藏匪类
奸诈险恶之人,倚仗旗人的名义,私藏坏人
B.嗣后有如此者,臣当执法治之
我的后代有这样的人,我定当执行法律惩治他们
C.河防各设专员,而无顾此失彼之虞
河防各处设置负责人,从而没有顾此失彼的忧患
D.不削百姓,则逋负何由而偿
(如果)不剥削百姓,那么拖欠的债务用什么来偿还
【小题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B.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有擢、赐等;表示贬谪的有降、署等。
C.谥号是君主时代帝王、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事迹所给予的称号。例如于成龙谥号“襄勤”。
D.古代有干支纪年、年号纪年、生肖纪年等纪年方法,文中所提及的“康熙七年”为年号纪年。
【小题5】请在横线上分别填写两个恰当的四字词语,评价人物在治理河道中的表现。
于成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康熙帝: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于成龙在任职期间曾受到处分,而百姓两度向朝廷申请挽留他,请结合两个文段,简要说明他受百姓爱戴的原因。